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吝嗇楚王不肯交保護費,左良玉縱兵大掠武昌一個月

吝嗇楚王不肯交保護費,左良玉縱兵大掠武昌一個月

【崇禎十五年十二月初四】

李自成明明知道平賊將軍左良玉駐守在襄陽,並且擁有二十萬大軍,依然率兵前往,說明他有必勝的信心。

李自成方面對左良玉的看法是不斷變化的,這一點從他們對左良玉的稱呼上就能看出來。最早他們稱呼左良玉為「左爺爺」,後來慢慢變成「左家軍」,朱仙鎮大戰之後,就很輕蔑地稱呼他為「左家小子」,輩份上從爺爺變成了兒子。

吝嗇楚王不肯交保護費,左良玉縱兵大掠武昌一個月

左良玉聽說李自成要來襄陽,十分緊張。《綏寇紀略》記載,左良玉在樊城大造戰船。當地人痛恨左良玉軍隊淫掠,把他的戰船一把火燒掉,熱情迎接李自成。

左良玉乾脆搶奪商船,放棄了樊城,把兵力集中到漢江南岸,構造水寨,又派重兵守衛江中的淺灘、沙洲。

戰鬥打響,毫無懸念,「賊趨白馬渡,良玉移營扼之,江水淺及馬腹,賊死數千,渡如故。」

李自成的人馬實在太多了,殺死幾千人也抵擋不住,十萬多人蜂擁過江。左良玉只好放棄襄陽,連夜沿著漢江南下。

十二月初四,李自成佔領襄陽,並向南進軍到承天,也就是今天湖北的鐘祥一帶,「傍掠諸州縣」,補充糧草。

離開襄陽之後,左良玉首先向南退往武昌。

明朝建國二百多年,獨特的藩封制度決定了許多繁華城市都是親王的藩地。武昌也不例外,這裡住著一位楚王。

第一代楚王朱楨是朱元璋的六兒子,而崇禎年間的楚王名叫朱華奎,萬曆八年繼承王爵。

吝嗇楚王不肯交保護費,左良玉縱兵大掠武昌一個月

武昌這個地方物產豐富,但因為身處內陸,明朝建國以來一直太平無事,守衛一向鬆懈,因此李自成、張獻忠一直都在圖謀這一區域。

現在左良玉率領幾十萬大軍退到武昌,《綏寇紀略》中說,左良玉前去拜見楚王朱華奎,與他商量軍事。楚王擔心左良玉留在武昌不走,侍候不起這位大爺,將來後患無窮,所以「嘿不應」,就是笑而不語,不正面回應左良玉。左良玉不再自討無趣,帶領人馬離開武昌。

《明史·左良玉傳》中的說法是,左良玉前去拜見楚王朱華奎,開口就討要二十萬將士的軍餉,並且許諾說:「我為王保境。」

楚王沒有回答,他的心中一定會想:「你有二十萬人馬,如果你真能保境,為什麼沒有保住襄陽?」

楚王不肯出錢,左良玉也不客氣,「縱兵大掠,火光照江中。宗室士民奔竄山谷,多為土寇所害。」

吝嗇楚王不肯交保護費,左良玉縱兵大掠武昌一個月

左良玉在崇禎十五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抵達武昌,一直鬧騰到第二年一月中旬,方才離去。城中百姓躲到山上,望見大兵離開,奔走相告:「左兵過矣!」

百姓們慶幸自己逃過一劫。左良玉率兵向東移動,指向南京和江南富庶之地,沿途縱兵大掠,《豫變紀略》中說:「雞犬無所留,千里一空,江左大震。」

江變(之三)於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