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期末考試,如果你家孩子考試作弊了……

期末考試,如果你家孩子考試作弊了……

又到了「期末考試大型災難片」上映的時候了,

小編以前也是很怕期末考的。

萬一沒考好

少不了被爸媽一頓胖揍!

雖然孩子們調侃期末考試是大型災難片,

但是小編萬萬想不到,

考場真的成了兇殺案的現場。

1月9日12點多,福建莆田仙游金石中學一位女學生頸部被刺傷,救護車及時到達現場,但還是搶救無效身亡。

網友爆料稱,「死者林某某就讀於仙游縣金石中學九年級,在9號中午12點多的時候,她班級里的同學拿了一把很大的彈簧刀進入學校,到教室就直接捅向林某某」。

還有網友表示,「殺人學生學習很差,當天下午班級考試,殺人學生要看死者的答案,死者不給看。」

只是因為考試沒有幫助同學作弊

這個年輕的生命就這樣逝去

多麼令人痛心。

期末考試的成績固然重要

但是孩子的心理與身體健康更重要。

小編見過不少家長

因為孩子考得不好就打罵孩子

先不說這種教育方式是否有效

如果家長在暴怒中對孩子下了重手

那會造成什麼後果呢?

身體上的創傷

大人的力量是遠遠高於小孩的承受能力的。

有些家長生氣時,抬手就向孩子打去,更甚者還會抓起身邊的掃把、樹枝、尺子等工具打孩子。

如孩子認錯態度良好則罷,如孩子「犯犟」,則很可能是越打越氣,越氣越打,甚至失去理智不能自控。

不少家庭悲劇就是這麼造成的。大多打孩子的家長要理智一些,他們認為,孩子總歸要打,但頭打不得,打屁股沒事,小屁股肉厚打不壞。

事實上,屁股照樣是可以「打壞」的——輕者,孩子皮下血腫,神經受損,重則,殃及內臟(如腰部的腎臟等)或由於廣泛性出血而引起休克。

要知道,孩子的小身體是非常嬌嫩的,又怎能夠經得起成人的掌心和拳頭?

心理上的創傷

幼兒的神經系統十分脆弱,粗暴的態度及打罵恐嚇,都會使他的精神高度緊張、恐懼,甚至引發心裡障礙。

1、軀體不適

有的孩子精神上受了刺激表現為軀體的不適。比如,孩子突然發熱,患感冒(由於驚嚇引起的更常見)。有的孩子會嘔吐,訴說肚子疼,有的孩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甚至腹瀉。

2、遺棄感

一些父母在打罵恐嚇孩子之時,常使用「不要你了,扔了算了!」等語言,別小看這不經意的氣話,卻可能給孩子心靈上留下較深的創傷。

3、恐懼感

一個孩子每到夜晚就大哭大鬧、精神緊張,常常緊抱大人不放,呼吸急促,面帶恐懼表情。原來,他的父親嚇唬他說:「鬧吧,天一黑就有妖怪,讓妖怪把你帶走吧!」開始孩子還鬧,當父親的竟裝起了妖怪,把孩子嚇得馬上老實了。

但自此,孩子便落下了明顯的心理障礙。對3歲前的孩子而言,神經發育尚不完善,恐嚇或粗暴的態度都會使孩子出現夜驚、過度緊張及恐懼狀態。

4、自暴自棄

別看是3歲前的孩子,經常被責罵或挨打,也會因此而感到自己「不行」而自暴自棄。他們本來可以將某事做好,但偏偏不做或乾脆去搞破壞。這些孩子還可能表現出遇事冷漠,行事膽怯等。

5、逆反心理強

不難發現,那些經常挨打的孩子比較「犟」,父母讓他幹什麼,他偏偏不幹,連挨打時都可能「不屈服」。有的人認為,是因為孩子太擰才挨打,其實,挨打時,別看小孩子,你打他,他也會不服的,這種不服而產生的反抗便以犟的形式表達出來。

6、暴力性

經常挨打的孩子,他會模仿家長打他那樣去打別人,父母打他時表現得越粗暴,孩子對小朋友也就越粗暴。

7、說謊行為

孩子被打後,可能暫時被鎮住了,但由於怕挨打,他們會漸漸不敢對父母說實話,或者找理由來擺脫挨打,久之,便會養成說謊話、不誠實的惡習。

8、仇恨心理

對3歲前的孩子來說,他對父母的依戀性很強,一般不會產生仇恨心理,但如果父母總是對孩子施暴,孩子漸漸就會在感情上與父母疏遠,日後可發展為仇恨父母。

如何正確的教育孩子

1、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於生計的同時,母一定要抽出時間來多了解孩子,與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師多多溝通,盡量對孩子在學校和家庭中的表現有一個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誤解。這樣一旦孩子真有不聽話的時候,也能比較明白應該如何去引導孩子。

2、耐心傾聽孩子

如果是氣急攻心的父母,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通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打罵。此時,父母應該先冷靜下來,嘗試來傾聽孩子耐心,問問孩子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當父母的心思已經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並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也許就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並且也已經釋放掉了很多負面的情緒。

3、修正對孩子的期望

有些父母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標準來要求孩子。要知道,孩子年齡還小,有好動、固執、健忘等表現都很正常。父母如果真的要對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慮孩子的成長狀況,不要總是拿「放大鏡」去看待孩子的表現。

4、對孩子放下身段

有些父母總喜歡在孩子面前保持威嚴,習慣用以上對下的態度來對待孩子。對此教育專家建議,父母要對孩子真正放下身段,從內心尊重孩子,不要用命令的口氣跟孩子說話,將孩子當作成人一樣給予尊重。不要總是對孩子說「不」,而是要給孩子選擇題,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如果孩子的年齡足夠大,表達能力沒有問題,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提出解決方案或替代辦法。

5、同孩子做協商

不要總是要求孩子按照父母的心意去生活,那麼不只是孩子痛苦,就連父母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當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協商,各退一步就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6、盛怒時不管教孩子

在極度憤怒的狀況下,父母肯定無法以理性的方式來管教孩子。所以,當父母無論如何也平靜不下來的時候,父母要暫時離開現場,或是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別的事,等自己平靜下來以後,再和孩子好好談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你紅茶 的精彩文章:

驚呆了,吃糖也會導致近視!3-12歲的孩子尤其要注意

TAG:如你紅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