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無名墓多次被盜掘,殘存的壁畫、陶俑、石棺均指向隋朝首位太子!

無名墓多次被盜掘,殘存的壁畫、陶俑、石棺均指向隋朝首位太子!

無名墓多次被盜掘,殘存的壁畫、陶俑、石棺均指向隋朝首位太子!

這處墓地十分奇怪,首先,墓地在當地的縣誌和史料中並沒有相關記載,村民也幾乎沒人聽說過這裡。
這處墓地和其他未開發的墓地一樣,長眠了1400多年。但,2004年底,當陝西省考古研究所團隊進到墓地裡面的時候,卻發現,這個先前並不為人所知的地方,地下寶藏已有十之八九被盜掘!

無名墓多次被盜掘,殘存的壁畫、陶俑、石棺均指向隋朝首位太子!

盜不走的,有大面積的壁畫,還有體積巨大的石棺,以及在壁龕中僥倖殘存的兩百多件彩繪陶俑!

無名墓多次被盜掘,殘存的壁畫、陶俑、石棺均指向隋朝首位太子!

值得指出的是,壁畫中位於第一個過洞兩側的兵器架上,共有18桿戟。在墓地中,兵器的數量和墓主的身份地位關係密切,考古專家根據數量分析,墓主人應當是楊姓隋朝皇室成員,生前可能做過太子,或被追授為太子!
不過,由於隋朝在歷史上只有37年,隋朝墓葬也並未形成完整的制度、在考古本墓地時,也未發現相關文字資料,這都讓考察墓主身份,增加了難度。

無名墓多次被盜掘,殘存的壁畫、陶俑、石棺均指向隋朝首位太子!

根據歷史記載,隋朝楊姓皇室祖籍弘農華陰,他們的遠祖之一「關西夫子」楊震就在華陰。因此後代隨葬在祖先墓附近也是很常見的事兒!

無名墓多次被盜掘,殘存的壁畫、陶俑、石棺均指向隋朝首位太子!

墓道壁畫《出行儀仗圖》,畫工技藝高超、保存較為良好,代表了隋代人物畫的藝術水準。

無名墓多次被盜掘,殘存的壁畫、陶俑、石棺均指向隋朝首位太子!

墓地由七個過洞、六個天井、四個壁龕、磚券甬道和墓室組成,文從沈夢了解,這是目前為止所發現的等級最高、規模最大的隋代墓葬。

無名墓多次被盜掘,殘存的壁畫、陶俑、石棺均指向隋朝首位太子!

與此同時,所發現的石棺,全長2.9米,寬1.5米,高1.5米,由蓋板、南北壁板、東西檔板和底板組成,據悉,這也是目前國內發現的最大石棺。據分析,石棺內部的隨葬品數量龐大,但全部被洗劫一空,實在可惜!

無名墓多次被盜掘,殘存的壁畫、陶俑、石棺均指向隋朝首位太子!

在墓室里發現了墓主人的遺骨,據探測研究表明,墓主人年齡當在35到55歲……這也進一步印證了,墓主人應該是隋朝首位太子楊勇!

無名墓多次被盜掘,殘存的壁畫、陶俑、石棺均指向隋朝首位太子!

諸多線索,集中將此墓地主人指向了隋朝皇室、尤其是隋朝第一位太子楊勇。
當然,由於史料並未記載相關內情,在沒有更多可靠資料問世之前,似乎也只能說這可能是太子楊勇的墓地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通鑒 的精彩文章:

陳永貴、郭沫若、一勞模、一作家長眠於此,22個國家元首來此參觀
雷鋒和陳永貴書法手跡,字風格完全不同,卻都用一生書寫了傳奇!

TAG:歷史通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