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修建故宮的樹從哪來的?那麼重的木材,古人是怎麼千里迢迢運到京城的?

修建故宮的樹從哪來的?那麼重的木材,古人是怎麼千里迢迢運到京城的?

曾經,太和殿可供遊人自由出入,只有那人人都想坐一下的金鑾寶座一直被圍欄保護著。現在,越來越多的遊客湧入故宮,出於文物保護的需要,太和殿的四周也被護欄包圍。於是,人們只能通過敞開的大門,向太和殿內張望,以領略天子大殿的威嚴。

透過熙熙攘攘的人群,向太和殿內望去,大殿空空蕩蕩,寶座空空蕩蕩,和門外的熱鬧景象互為反襯。只有那六根蟠龍金柱、六十六根朱紅大柱排列整齊地佇立在寶座四周,像是在替代往日的文武大臣們,拱衛著至尊的寶座,追憶著逝去的王朝。

望著這七十二根巨柱,人們不由會問:柱子啊,你們本來自何方?又是如何來到這裡?

現在,在四川邛崍、峨眉山等地,每天有不少裝備齊全的隊伍蜂擁進山,挖河道、刨樹根,只為尋找一塊金絲楠。金絲楠收藏熱興起之後,越來越少、也越來越珍貴的金絲楠成為尋寶者們的獵物。對於他們來說,只要到手一塊金絲楠,再多的投入、再辛苦的付出也會得到加倍的回報。

然而,誰又能想像,明代故宮的建築用材,居然主要使用的都是楠木,而且是楠木中最珍貴、最令當今人們所追捧的樹種——金絲楠。

即使在歷經六百年不斷重建和修繕之後,文淵閣、樂壽堂、太和殿等重要建築中仍有大量金絲楠的傢具和飾物,可謂金絲楠的寶庫。誰又能想像,在大約六百年的四川、湖廣等地,楠木和另一種適用於建築使用的樹木——杉(sha1)木曾大片地生長,其中最古老的已生存千年萬年。那是何等生意盎然的景象。

楠木是中國和南亞特有,馳名中外的珍貴用材樹種。

在我國產於四川、雲南、貴州、湖北等地。它富有香氣,為建築之良材。

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這樣寫道:「楠木生南方,而黔、蜀諸山尤多。其樹直上,童童若幢蓋之狀,枝葉不相礙,茂似豫章,而大如牛耳,一頭尖,經歲不調,新陳相換。……干甚端偉,高者十餘丈,巨者數十圍,氣甚芬芳,為梁棟器物皆佳,蓋良材也。」杉木,常綠喬木,高可達30米以上。木材色白或淡黃,木紋平直,結構細緻,易加工,不易朽,不易受白蟻蛀食,在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同樣有所述及。

四川出產楠木、杉木的歷史由來已久,早在《戰國策》中就開始有了記載。唐代蜀中古楠很多,中唐時巴州刺史嚴武的門客嚴俊和曾為巴州光福寺古楠作詩:「作宇由來稱棟樑」。

但截止到明代之前,蜀地的楠杉大樹很少受到驚擾,更未被大量採伐作為宮殿用材。自明朝開始,在蜀地規模性的楠杉開採才正式開始。這一輪又一輪的開採,使那些楠杉林原本生機盎然的景象逐漸遠去,再也不復從前的風采了。

據史料記載和現存明代宮殿實物,明朝宮殿的木材基本使用楠木,門樓的木材則以楠木為主、杉木為輔。由於古人對建築防雷知識不了解,導致故宮內最高的太和殿等建築頻遭火災,再加上自然老化、地震、兵災等因素,明代的故宮經常需要大量楠杉作為重建和修繕的木料。

所以,明代在四川一般規模的采木從未間斷,而大規模集中采木共有三次。從故宮開始修建的用了四年,也就是1406年,第一次大規模采木已經開始,朝廷派工部尚書宋禮親臨四川監督采木工作,前後持續共九年。

當時,在馬湖府山采木的人們曾目睹這樣的奇蹟發生:「一夕,木忽自行達於坦途。有巨石峭然當其沖,夜聞吼聲如雷,石劃自開,木由中出,無所齟齬。度越險岩,膚寸不損,所經之處,一草不掩」,說的是本來砍倒的大木要砍樹開道,才能艱難地運出山外,但一天晚上,一棵大木忽然自己從山上衝到山下,中途衝破攔路的巨石,發出如雷的巨響,外表卻沒有受到一點的損傷。更為神奇的是,一路上沒有壓壞一根草木。於是永樂帝特封馬湖府山為「神木山」,立祠祭祀,並命學士胡廣撰寫了碑文。

到永樂十四年,也就是1416年,翻越重山、輾轉千里的楠杉大木都已被運抵北京,第一批采木接近尾聲。大臣們望著堆積如山的木料感嘆:「良才巨木,已集京師」。

可以想像,工匠們望著這些如此眾多的上等巨木,心中將會如何地躊躇滿志?次年,故宮的宮殿建造正式開始,這第一批開採的巨木也從此第一次托起了故宮的殿堂。

第一批采木的成果十分卓著,乃至於一百二十多年內,明代對故宮的歷次重建和修修補補都有存料可用。但到了嘉靖二十年也就是1541年,太廟因火災燒毀;十六年後,三大殿及其所有樓、門、廊廡全部因雷擊起火而燒光,乃至於嘉靖帝只好在端門上朝。這時,木廠中的存料已經用完,於是明代第二次大規模采木開始。

但這一次的采木,開始面臨一個巨大的困難。那就是蜀地靠近水源的巨木都已經被采完,即使人們進到深山裡,也才勉強採到周長達到一丈的楠木、杉木兩千多根,良材的急劇減少使嘉靖帝同意「求其次」,就是降低標準,這才採到楠木、杉木一萬多根。

3年後,大臣們向皇帝請求:「三省之民,暴露三年,無有休息」、「懇乞興工罷采,以休荊蜀之民」,說的是四川、湖廣、貴州的人民連續三年采木,十分辛苦,請停止采木。於是,在皇帝的首肯下,第二批的大規模采木才算結束。

到了嘉靖帝孫子,明神宗萬曆帝這一代,故宮又遭遇大火。萬曆二十四年也就是1596年三月初八,坤寧宮起火,延燒乾清宮和全部後三宮的門廡。為了重建,明代的第三次大規模采木開始,差官奔赴四川、貴州、湖廣三省採辦大木,共採到5600根大木運到北京。

兩宮火災短短一年後,三大殿又起火災,這一次損失慘重,整個外朝殿、門、廊廡都被燒毀。

從此,明代第四次,也是最後的一次大規模采木開始。此時,明王朝已是晚年的光景,距離覆滅僅有47年,皇帝不理朝政、百官黨爭不斷、人民流離失所,乃至於采木的經費都籌不足。本計劃要采兩萬四千多根,最後大大縮水,只採了八千多根。

清朝入主中原後,故宮同樣面臨著重建和修繕的問題,但限於明代連年採伐下,易於運輸、離溪水、河流近的木材已經被砍光,四川、貴州、湖廣三省的楠木、杉木面臨著越來越大的運輸困難,因此由朝廷官辦的楠木、杉木開採的規模大大減小,而是主要採取從市場購買的形式獲得楠、杉。

不僅如此,在楠、杉越來越難以獲得的情況下,康熙帝特意傳旨:著停止採取,不足部分,酌量以松木湊用。因此,楠、杉在故宮的黃金時代已經結束,清代宮殿的建築用材,越來越多地開始使用東北松木。

如今,楠木這一珍貴的樹種資源已近枯竭,並成為倍受尊崇的收藏極品。即使在故宮,在最宏大、最尊貴的太和殿中,我們眼前所看到的朱紅大柱和蟠龍金柱,其材質也早就在清朝的重建中換成了松木。但是我們可以想像,在永樂十八年,也就是1420年,故宮剛剛建成時的樣子。

那時,從四川、貴州、湖廣等地輾轉運來的楠木、杉木,在匠人們的巧手雕琢和精心處理下,又以各自不同的形態重新團聚在太和殿。它們有的是立柱,有的是房梁,有的是椽子,有的是寶座,有的是斗拱。也許,在我們幻想著太和殿內天子大朝的景象之時,這些來自深山的神木們也在回想著自己的故鄉。那裡,依舊人跡罕至,那裡,依舊鳥語蟬鳴……

文章:微游紫禁城

音頻:微游紫禁城

圖片:網路

轉載請後台聯繫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聲音頻館 的精彩文章:

頤和園裡慈溪太后曾經的寢宮
皇帝為了翹班都幹了哪些事

TAG:心聲音頻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