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產經典老劇《走向共和》:看晚清第一重臣李鴻章的傳奇一生

國產經典老劇《走向共和》:看晚清第一重臣李鴻章的傳奇一生

在豆瓣,有這樣一部神劇,它的評分高達9.6分,常年盤踞在國產劇排行榜第一的位置,但卻屢次被刪減、下架,這究竟是因為什麼?如今,我們每天都面對著無數的肥皂劇,觀眾朋友們也常常喊著國產無好劇,但究竟是無好劇還是好劇不被人知道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重溫這部經典老劇。

至於因何被禁,坊間流傳著這樣一個版本:因為本劇顛覆了人們對於傳統歷史的認知,尤其是對李鴻章的認知。李鴻章,這位極具有爭議性的歷史人物,在多數人心中,他是貪沒國家巨款的盜竊者、是一系列不平等條約簽訂的始作俑者、是冥頑不化的誤國者! 但另一邊,梁啟超先生在為李鴻章所寫的傳記中,用這樣一句話表達了自己對李鴻章的評價:「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

在《走向共和》一劇中,張黎導演和王冰老師卻又為我們塑造了一位講求實幹、精於世故、想要以一己之力挽救大清於水火的李鴻章。在劇中,他為了學習西方的先進經驗,興洋務、辦學堂、修鐵路,為國家注入新鮮的血液。為了提高軍事實力擴充軍備,肅軍紀、抓腐敗、想盡千方百計籌備軍資。甲午戰敗,他在古稀之年親赴日本談判,即便遭遇暗殺,也仍然毫無懼色,甚至以此為由讓日本人在賠款上做出讓步。簽訂不平等條約之後,面對國內的唾棄與非議,他即使悲憤卻只能默默擔負,到最後竟然只落得含恨而終的下場。

歷史長河浩浩蕩蕩,中堂大人究竟是善是惡?是功是過?相信歷史終會給出一個公正的評價。小編才疏學淺,就不多說了。

關於這位中堂大人的趣事還有很多,您若是感興趣的話,可以在評論中留言與小編進行互動。若是對文章有不同的看法或意見,也可以留言或私信小編。我們明天見,謝謝。

最後,為大家送上《走向共和》中的部分經典台詞,希望您能夠喜歡,別忘了點贊哦。

李鴻章:伏念臣受知最早,蒙恩最深,每念時局艱危,不敢自稱衰病,惟冀稍延余息,重睹中興。齎志以終,歿身難暝。現值京師初復,鑾輅未歸,和議新成,東事尚棘。根本至計,處處可虞。竊念多難興邦,殷憂啟聖。優讀迭次諭旨,舉行新政,力圖自強。慶親王等皆臣久經共事之人,此次復同更患難,定能一心協力,翼贊計謨,臣在九原,庶無遺憾。至臣子孫,皆受國厚恩,惟有勖其守身讀書,勉圖報效。屬纊在即,瞻望無時,長辭聖明,無任依戀之至。謹叩謝天恩,伏乞皇太后,皇上聖鑒。謹奏。

張之洞:四書五經,開篇便是中庸,因為高明莫過中庸,那是做人做事的根基呀……儒家的精神是入世,要有理想,有抱負,要進取不解,但儒家之經典中庸,卻融入了道家的精神,這又是何以然啊?是因為辦事難啊,你光是一個勁的冒進,撞了南牆不回頭,這死了也於事無補。所以還要有點出世的道家精神,所謂,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情。志存高遠,卻又不拘泥於眼前的小事雜事亂事,這才能以坦蕩的胸懷干成大事,這才是中庸。

慈禧:要是我的生日過寒磣了,不僅我的面子沒地方擱,朝廷的面子也沒地方擱,同治中興以來的氣象都跑哪去了?這樣一來,不單洋人瞧不起,連老百姓也瞧不起。洋人瞧不起你,他就敢欺負你,老百姓瞧不起你,他就不服你,這樣就會出事,祖宗的基業就會毀於一旦。

李鴻章:身懷利器,殺心自起……讓若有了生殺之權,就嗜殺無忌,有了行政之權就作威作福,有了度支之權就為己斂財。甚至有一點小小的權力,比如說縣衙的差役,收稅的小吏,官員的隨從,如果把權力都用的無所不用其極,那真的是國將不國啊……一個當權者有了權力,第一要緊的什麼?不是運用權力,不是濫用權力,而是要遏制自己的權力欲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事經 的精彩文章:

康熙,乾隆,雍正,你覺得他們誰的歷史功績最大呢?

TAG:小事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