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老子《道德經》第二章助讀

老子《道德經》第二章助讀

不管我們讀誰的書都要有懷疑的精神,哪怕是被我們公認的聖賢之作。我的今天來讀老子《道德經》的第二章,老子的書無疑也是聖賢之書了,其中第二章的全文如下: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這段經文字數雖然不多,但如果只是通讀一遍,它的內容是不好理解的。從其內容的結構上分析,這段經文共包含了兩個不同層次的推理和論證。「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己;天下皆知善之為善,欺不善已」,是一個論證和推理,故字後面「有無相生、難易相成……前後相隨",則是這一推理和論證的結論。這是這段經文中第一層推理和論證。

這一層的推理和論證又構成為全章的另一個推理和論證的推理部分,「是以」後面「聖人處無為之事,……是以不去」,則是這另外一層的推理和論證的結論。

我們現在要思考的問題是,這兩個推理和論證是如何實現的?我們先來看看它的第一個論證和推理的過程,「天下皆知之美之為美,斯惡已;天下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這是前提,「有無相生……前後相隨」這是結論。為什麼都知道美之為美,然後就有無相生了呢?

我們都知道了美之為美的標準和定義,那麼相反的丑的標準和定義也就同時的被確定了下來。「已」就是完成的意思。比如,我們給美定了一個標準或下了一個定義,與之相反的內容不就是丑的標準和定義嗎。其實這個關係就是現代邏輯學裡所說的肯定即否定。也就是說當我們給善下了定義,其實也就等於給惡下了定義。比如,我們說不隨地吐痰是好的個人習慣,不就等於是說隨地吐痰就是不好的個人習慣。所以諸如有無、難易、高下、前後等範疇都符合這個肯定即否定的邏輯關係,當我們定義了有也就等於定義了無,知道了什麼是前也就等於知道了什麼是後,這就是「有無相生、難易相成、……"的原因。這樣看來,這第一層推理和論證的過程是成立的。

第一層的推理和論證給我們明確了一個關係,即善惡、美醜、高下、難易等概念都是相互生成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知道了其中的任何一方,也就等於知道了它的對方。實際上這個關係就是肯定即否定這一邏輯關係。但是這個關係與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是怎麼聯繫在一起的呢?

似乎行不言之教還好理解些,因為根據前邊建立的那個關係,講善也即講惡,講對也即講錯,只要給老百姓講了什麼是仁義道德,也就等於告訴了他們以不仁不義不道不德的知識。這就意味著只要我一張嘴,就有善惡是非的爭論出現,說了還不如說,這可以理解為聖人行不言之教。

那行無為之事又該如何理解呢?我們做如下的分析,如果一個社會組織的成員被引導著去追求富有這樣一個目標,那麼由於社會資源是有限的,所以當該社會組織的一部分成員由於佔有較多的社會資源而成為富有的社會成員時,相反的那些不能夠佔有較多社會資源社會成員便必然的成為該社會組織中的貧窮的社會成員了。這樣,富有的成長促使了或者生有了貧窮的完成。這是一個怎樣的結果呢?一個整體的社會組織,由於追求富有的目標而被分化為性質截然對立的兩個社會階層,從而產生了貧富的兩極分化和鬥爭,也就導致了不利於社會團結的必然結果。當一個政治家,帶領人民追求國家富強時,該國家的強大便是別國弱小的原因,也即是強大生成了弱小。這樣在一個以國家為單位的更大的社會集團中,便有了強國和弱國之間的對立和鬥爭。這樣又會導致怎樣的結果呢?強國要吞併和欺辱弱國,弱國要爭做強大,列國爭霸,戰亂不息,百姓遭殃。如果一位君王,吞併列強,天下一統,使得天下沒有了國與國之間爭鬥,消彌了戰爭,使人民過上了安定的社會生活,但是他因功而居,稱王稱帝,自謂孤寡,分配權力,成立政府,設置官員,統治百姓。這樣,有權者或者統治階層生有了無權者或被統治階層,於是社會便因此而被分化為統治者與被統治者這樣一組對立的社會勢力,便有了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的對立和鬥爭,也就有了階級鬥爭和官民矛盾。而這兩者之間的對立和鬥爭最終還是導致社會崩潰解體的根本原因,從而使人民安定團結,安居樂業的社會局面僅僅是暫時的現象而已。回憶一下,中國歷代王朝循環的歷史,這一結果是如何的清晰而明顯。如果我們向人民大講仁義道德,那麼也就等於告訴了人民以不仁、不義、不道、不德的知識,有了這些知識,也必然會促使發生這樣的行為,所以道德仁義的知識也會促使與之性質截然相反的行為的發生。所以,追求財富的目標必然會導致社會集團的貧富的兩極分化;攫取權力必然會導致官民矛盾和階級鬥爭,並最終導致社會集團的解體;窮兵黷武會導致戰亂不息,民不聊生;道德仁義的說教會導致思想的分化和行為法則的混亂。所以老子將統治者的政策與作為,即聚斂財富、攫取權力、仁義禮教和窮兵贖武,由於會導致不利於社會安定團結的必然結果,看作是有為,因而聖人「不處之」。而所謂的「聖人處無為之事」,即是指理想的統治者以不聚斂財富、不攝取權力、不仁義禮教和不窮兵贖武的政治策略和政治作為,老子的原話是,「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令見可欲」。所謂的「行不言之教」是指,聖人以身教人民以法則,但不要教導人民以是非對錯的知識,使人民對於法則只知道遵循而不要問是非對錯,因為有對就有錯,有是就有非,知識(即是非對錯的知識)是導致社會法則混亂的根本原因之一。

富有會生成貧窮,高貴會生就卑賤,德會生有不德,所以統治者愈追求財富丶權利丶禮教,社會矛盾卻愈深刻,天下就越難治,為什麼呢?就是因為貧富、貴賤、善惡之間仍舊滿足肯定即否定的邏輯關係,所以貧富相生,貴賤相因,善惡相成。所以聖明的統治者就不以財富、權力、禮教為終極目標,目的是不使社會組織分化分裂,只求貢獻於社會,雖有大功但不稱孤道寡,雖擁有天下卻不收斂難得之貨,身教萬民以法則卻不口講仁義道德。這就是行無為之事的道理。這樣看來第二層推理和論證也是成立的。

有了以上的思考我們就可以將這段經文翻譯如下:天下人都知道美的事物之為美的標準是什麼,那麼相反的丑的標準和丑的事物也同時的也被確定下來了;人們都知道善的意義是什麼,那麼相反的惡的內涵和定義也同時的就被確定和完成了,這也同時的就有了惡的行為發生的根據。所以諸如有無、難易、長短、高下、前後等的這些範疇都是相互生成的,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富裕會生就貧窮,強大會生就弱小,高貴會生就卑下,官生民,帝王生百姓,是生非,對生錯,德生不德。這樣社會組織便會生有了分化,從而產生了矛盾、對立和鬥爭。最終還會破壞社會安定團結的局面,促使社會組織的解體。所以聖人為政治民,不聚斂財富、不貴難得之貨、不攫取權力、不稱王稱帝、不自謂孤寡、不封侯拜相、不窮兵黷武、不仁義禮教,使民能安居樂業,社會團結。這即是「聖人處無為之事」的具體內容。聖人教導萬民以安居樂業的法則,使人遵行之實踐之,但不告知人們以善惡是非的知識。所以聖人制定法則使人民遵循效法,但卻不傳授諸如因為這是「善」的、「對」的,所以我們必須要遵循它的這類知識。這即是「行不言之教」的具體內涵。因為,有「善」就有「惡」,有「是」就有「非」,有「對」就有「錯」,所以有了善惡是非的知識,法則就不容易被牢固的遵守了。所以「聖人行不言之教,處無為之事。」

所以讀書一定要多問個為什麼,不是聖賢書就句句真理,凡道理都要經過邏輯思辨的檢驗,我們一定要知道它們為什麼要這樣說,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紅振 的精彩文章:

還原一個真實的《易經》——《周易探源》一書的結束語

TAG:李紅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