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經文正義 老子《道德經》第三章

經文正義 老子《道德經》第三章

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貨,使民不盜;不令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解釋:尚賢則民爭是怎樣的一個道理呢?我們說尚賢即意味著統治者從被他統治的百姓當中選擇出一部分成員來,由於他們符合了某個特定的智力和體力的標準,而稱他們是賢明之士,並給予他們一定的政治權力和分配他們以一定的經濟財富,從而使他們協助統治者來統治百姓。那麼,很顯然,百姓中的另外一部分成員由於不符合這個特定的智力和體力的標準便被認為是愚昧之士,自然也將得不到統治者分配給賢明之士的那些權力和財富的待遇了。這樣一來,由於統治者的尚賢政策,使得作為一個整體的人民分化為兩個獨立的部分,即賢士和愚士。由於統治者給予的不同等待遇,賢士將獲得權力和財富,而愚士則將一無所有。賢士有權有勢又有財富,所以富有而尊貴;愚士則無權無勢又缺衣少食,所以貧乏而卑賤。由於經濟地位和政治權力的分化,便發生了賢士和愚士之間的矛盾和對立,甚至是仇視和鬥爭。歷代的官民矛盾和階級鬥爭便是這一道理的實際例證。人們都嚮往權力和財富,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夠得到它們。這樣,為了獲取功名利祿,除了需要天資和勤奮之外,必然的還會有人與人之間的競爭和鬥爭。所以,統治者的尚賢政策便是導致社會成員之間競爭和鬥爭的根源。所以,尚賢則民爭。反之,不尚賢則民不爭。同一原理,如果統治者採取貴難得之貨的政治策略,就會激勵社會成員對於財富佔有慾望,進而爭搶財貨。由於社會資源是有限的,那些佔有較多社會資源的成員便自然的成為富有的社會成員了。而那些不能夠佔有社會資源或是佔有較少社會資源的成員便成為貧窮的社會成員了。這樣一來,由於統治者貴難得之貨的政策,便使得作為整體的社會組織中發生了貧窮和富有的兩極分化。這樣的社會愈益發達,社會資源便會愈集中,貧富之間的差距和矛盾便日益加深加大。富到應有盡有,窮到一無所有,那麼貧窮和匱乏者只能通過掠奪和偷盜的方式和途徑來獲取他們賴以生存的生活資料了。所以,貴難得之貨則民盜。反之,不貴難得之貨則民不盜。如果統治者整日過著不勞而獲的生活,沉湎於聲色犬馬之中而不知往返,便會導致人們對於他們的羨慕和妒忌,激發人們對於不勞而獲,聲色犬馬生活的嚮往與渴求,從而激化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的矛盾。所以令見可欲則民心亂。反之,不令見可欲則民心不亂。

通過以上的討論使我們認識到,統治者的「尚賢」,「貴難得之貨」,「令見可欲的」為政政策,會促使社會集團內部的兩極分化,深化階級之間矛盾,從而增加了不利於社會團結的因素,使社會集團內部充滿了矛盾,對立和鬥爭,一旦社會矛盾被激化到足夠的程度,社會集團便由於自身內部的矛盾的不可調解而自我解體了.這是與政治家和統治者們治理國家和社會的政治初衷截然相反的結果.統治者必須要通過社會集團內部的團結來實現國家和社會長治久安的目標.然而政治家們所慣常使用的策略,諸如「尚賢」,「貴難得之貨」,「令見可欲」之類,卻是破壞社會集團內部團結的根本原因。

不尚賢,即統治者不採用尚賢的政策去治理社會,這樣一來被統治的百姓便不再會有賢、愚、智、不肖的人為劃分,由於統治者不再因為某些特定的素質而給部分人群分配特權和財富,從而使得該社會集團的公民實現了政治權力和經濟財富上的絕對平等。每一個公民在權力和財富上具有同等的社會地位,於是便不再會產生公民之間的對立和競爭。天資好的人不再為天資差的人妒忌和羨慕,天資差的人也不再被天資好的人鄙視和嫌棄,社會上不存在精英層和非精英層的人為劃分,沒有人因為權力和財富而高貴,也沒有人因為沒有權力和財富而卑戝。雖然人與人之間仍然存在著智力和體力上的先天差異,但是社會不會因為某些人獃痴和羸弱而遺棄他們,也不會因為某些人天資聰慧和體力過人而分配特權和財富。人人都是平等的,就是說每個人都分配有同等的社會權力,都分配有等量的社會資源,所以便沒有了有權者和無權者的對立,也沒有了貧和富的分化,從而便杜絕了使人們發生仇視和鬥爭的社會根源。所以,不尚賢則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即統治者採用不以稀有之物為貴的策略去治理社會,而所謂的稀有之物即是指通常被理解為代表財富的金銀玉石之類。若統治者以之為貴,因其代表財富而爭搶之、掠奪之,則必然會導致全體社會成員對其佔有的慾望。反之,統治者不以之為貴,則社會資源便不再會有貴賤的人為劃分。於是社會資源中不再會因為其中的一部分稀有或貴重而被競相爭搶,即使被擁有也不會因為其多寡而被視為財富的標誌,物因其性而為人所用,但沒有人因為某些物品稀有和貴重而爭搶之、聚斂之。所以社會上不存在財富的概念,也不存在標誌財富的物品。於是便不存在偷盜搶奪這樣的行為發生,所以不貴難得之貨則民不盜。統治者如果不因為能夠治理社會的能力而感覺高高在上,也不認為應該擁有最高的權力和最多的財富,而是甘願和百姓過同等的社會生活。不去過不勞而獲、歌舞昇平,奢侈靡爛的生活,就不會引起人民對他的那種生活的向望與渴求,進而發生爭奪那些權力和財富的行為。既然做皇帝是那麼好,皇位自然就人人都想坐,所以有史以來皇位就是輪流坐的。所以令見可欲則民心亂而難治。反之,不令見可欲則民心不亂而可治。可欲即是指可以激發人們慾望的事物,在這裡即是指權力、財富和不勞而獲的生活方式這些東西。

「尚賢」、「貴難得之貨」、「令見可欲」這些為政策略由於是以破壞社會團結為前提的,所以便不可能實現社會長治久安即天下清靜的政治目標的。正是這些政策才是導致天下紛亂的根本原因,所以稱這些策略是有為的。反之,「不尚賢」,「不貴又難得之貨」 ,「不令見可欲」 這些為政策略,卻能消彌人與人之間的社會差異,從而實現人與人之間社會地位上的絕對平等,使人類進入大同社會,而實現天下清靜的政治目標。所以稱這些策略是無為的。但是現世的統治者們的為政,皆是以「尚賢」、「貴難得之貨」和「令見可欲」為基礎的。因為他們不願意放棄權力、財富和虛榮,所以社會不能長治久安,不能得天下清靜太平。而若使天下太平清靜,使人類社會大同,則必須反其道而行,「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 ,「不令見可欲」 即要求為政者以身做則放棄權力、財富和虛榮這些東西,進而引導全體社會成員放棄這些不利於社會團結的事物,這才是聖人之為無為的基本內容。所以為無為不是不為,而是指為「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 ,「不令見可欲」 的不以破壞社會團結為基礎的政治策略。

所以,聖人治理社會,他的目的就是要使人民只知道溫飽和強健體魄,而不去引導他們的慾望和志向。使百姓無知識從而不發生慾望,而這裡的知識,不是指別的什麼內容,而只是指權力、財富和虛榮這些破壞社會團結的知識和內容。「不尚賢」使人民無知於權力,「不貴難得之貨」 使人民無知於財貨,「不令見可欲」 使人民無知於不勞而獲、奢侈淫亂的生活方式。這樣,社會上便沒有了權力、財富和多欲這些事物,從而也就沒有了由於權力和財富的不平均分配而導致的人與人之間在政治和經濟地位上的不平等現象,沒有了有權者和無權者的對立和鬥爭,沒有了貧富的兩極分化,沒有了高低貴賤的區別和對立,從而實現了人與人之間在政治權利和經濟地位上的絕對平等,也就消滅了社會上競爭、盜搶和暴亂這些行為和現象。從而使天下得清靜太平,即所謂的為無為而無不為。即使某些「智者」知道「尚賢」、「貴難得之貨」 、「令見可欲」 的為政方法,也不敢去採取這些政策,以此使人類社會實現大同。

統治者不以尚賢的策略去治理社會,則社會集團就不會發生精英層與非精英層、當權者與非當權者的分化和對立,從而也就不會發生高貴與貧賤的分化和對立,從而便不會發生社會成員對於功名利祿的追逐和競爭;統治者不以稀有和貴重的物品為財富標誌的策略去治理社會,不主動引導社會成員去爭搶和佔有稀有或貴重的財貨,則社會資源在百姓的眼中便不會發生貴賤的分別。由於不形成財富的概念,也就沒有私有財產的觀念和事物,所以便不會有人將某種社會資源據為己有,從而也不會發生偷盜和爭搶社會資源的行為;統治者不去爭權奪利,不去攫取財富,不去過不勞而獲、歌舞聲平、奢侈淫亂的生活方式,不因為自己治理社會之功而稱孤道寡身輕百姓,不因為自己功高而聚斂財富過極盡享樂的生活,這樣百姓便無從獲知權力、財富和不勞而獲的知識,從而也就不會發生對於這些事物的嚮往和追求,所謂無知則無欲。所以聖人治理社會就是要使百姓但求溫飽而不去思想,強健筋骨而不要有所志向,消彌權力、財富和不勞而獲的生活方式的知識,沒有功名利祿,便不會有對於功名利祿的追逐和競爭;沒有難得之貨便沒有對於稀有和貴重財貨的爭搶和佔有;沒有朱門酒肉臭和貧寒無一物的強烈對比,也不會有百姓對於安逸和淫樂的嚮往和追求,正所謂無知則無欲,以此使百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使那些多知多欲者不敢有所做為。以無為的策略去治理社會,可以消彌社會集團內部的矛盾和鬥爭,使人人平等,從而團結和睦,從而使社會得以清靜太平而進入大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紅振 的精彩文章:

還原一個真實的《易經》——《周易探源》一書的結束語

TAG:李紅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