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歌妓一唱歌劉禹錫和白居易就想哭

歌妓一唱歌劉禹錫和白居易就想哭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李煜

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聲。

——白居易《問楊瓊》

最近讀陶淵明的《晉故征西大將軍長史孟府君傳》,其中記載了一段故事非常的有趣。晉明帝的駙馬桓溫問名士孟嘉:「酒有何好,而卿嗜之?」孟嘉笑而答曰:「明公但不得酒中趣爾。」又問:「聽妓,絲不如竹,竹不如肉?」答曰:「漸近自然。」

這句話最早出自於清代李漁的《閑情偶記》:「聲音之道,絲不如竹,竹不如肉,為其漸近自然。」

這裡的「絲」,指的是絲弦樂器,比如琵琶。「竹」指的是管樂,比如竹笛。而「肉」,指的是我們的喉嚨——也就是人聲。由此可見古人的音樂觀:絲弦不如蕭笛,最佳乃是人聲,這是因為它一步步更加合乎天地萬物自在生長的道理。

在公元8世紀初,唐王朝出現了「開元盛世」,當時的經濟、文化一度發展到鼎盛,詩歌創作領域也湧現了一大批優秀的詩人,寫下了內容異常豐富的詩歌,這些詩人當中,李白和杜甫沒事兒愛喝點兒小酒、王維和孟浩然喜歡縱情山水,而白居易和劉禹錫這對好朋友呢就樂意聽歌妓唱曲兒,古人唱歌未有曲調先有情,一不小心就能把這兩個大老爺們兒給唱哭了。

有一次,「詩豪」劉禹錫去李紳家裡喝酒,沒錯兒,就是那個寫「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作者,他叫家裡的歌伎杜韋娘為劉禹錫唱歌,一曲下來老劉居然熱淚盈眶,感動地提筆為杜韋娘寫了一首詩——《贈李司空妓》:「高髻雲鬟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閑事,斷盡蘇州刺史腸。」沒想到這春風一曲,竟惹得我們的蘇州刺史如此傷心,還順便創造了一個成語——司空見慣。

劉禹錫以浪子之身被朝廷流放至「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歸來,當年的老相識就只有一個歌手何戡了:「舊人唯有何戡在,更與殷勤唱渭城」。由此可見,老劉跟這個歌手的感情肯定非常之深。看到劉禹錫回來,何戡當即為他演唱了一首王維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二十多年前離開這裡的往事彷彿歷歷在目,可謂是肝腸寸斷。

劉禹錫還有一個來自西涼的歌手朋友叫做米嘉榮:「唱得涼州意外聲,舊人唯數米嘉榮。」宋朝人曾經描述西涼人為「關西大漢,銅琵琶、鐵綽板」,那他唱的歌自然也應該有著「欲飲琵琶馬上催」的慷慨激昂。而米嘉榮本身就是一個技藝高超出類拔萃卻遭人冷落的老藝人,反觀劉禹錫的一生,在政治上,是鬥爭的一生、反抗的一生,是在被打擊中不斷反擊的一生。劉禹錫之所以如此喜歡米嘉榮,興許是因為在他的身上多多少少看到了一點自己的影子吧。

劉禹錫相對來說可能更偏愛男歌手,而他的好朋友「天下第一快活人」白居易,那是非常地樂意為女歌手轉身!明州於駙馬家有一個歌妓叫「一串珠」,駙馬大概是覺得她的聲音好比《琵琶行》中的「大珠小珠落玉盤」那般動聽所以給她取了這個名字吧。「一串珠」一開口,白居易就立馬為她轉身了,作了一首《寄明州於駙馬使君》的詩:「何郎小妓歌喉好,嚴老呼為一串珠。海味腥咸損聲氣,聽看猶得斷腸無。」你看,這歌也是把白居易的腸子都唱斷了。

當時唱歌比較出名的還有御史娘子田順郎,劉禹錫誇她:「天下能歌御史娘,花前葉底奉君王。九重深處無人見,分付新聲與順郎。」一首詩誇的不過癮,又作了一首:「清歌不是世間音,玉殿嘗聞稱主心。唯有順郎全學得,一聲飛出九重深。」就是說田順郎這音律只應天上有,一聲唱出,聲遏九重。這種優質女歌手白居易自然也會為其轉身,不作詩肯定是說不過去的,於是便有了:「戛玉敲冰聲未停,嫌雲不遏入青冥。爭得黃金滿衫袖,一時拋與斷年聽。」嘖嘖,聽御史娘子的歌白居易的腸子估計也斷了一回。現在,我們也用」戛玉敲冰「這個詞來形容一個人的聲音響亮動聽有節奏。

白居易喜歡女歌手,其實女歌手更喜歡唱白居易的詩,那時候請歌妓來家裡唱歌,會唱《長恨歌》的話那都是要漲價兒的。後來這事兒讓白居易知道了,高興得不得了,還給元稹寫了封信顯擺:「自長安抵江西三四千里 ......士庶僧徒孀婦處女之口,每有詠仆詩者」,意思就是說「從長安到江西三四千里路,無論是讀書人、老百姓、和尚士兵還是小寡婦大姑娘都會唱我的詩啊。」這在當時可以說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了。

但是如果讓白居易來挑選唱《長恨歌》的人,我想他肯定會選何滿子——「世傳滿子是人名,臨就刑時曲始成。一曲四詞歌八疊,從頭便是斷腸聲。」何滿子是當時最擅長唱斷腸之聲的,不過何滿子唱不了他的「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了,因為這位歌手已經被長恨歌的男主角唐玄宗給殺掉了。也不知道這個女歌手犯了什麼罪,被判以極刑,她想以新曲抵死罪,皇帝不允許,於是在臨刑前一曲高歌,使得「蒼天白日黯然失色」——這情景頗有嵇康臨刑前的那曲廣陵散。

廣陵散成了千古絕唱,何滿子也流傳為大唐斷腸曲。古人唱歌飽含深情,聽歌的人也是說斷腸,真斷腸。而現今,能唱哭你的歌手,怕是少之又少了。

白居易死後,唐宣宗寫詩誇他說:「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嘖嘖,這要是讓老白知道皇帝如此誇獎自己的《琵琶行》和《長恨歌》,估計棺材板兒都摁不住了吧!

後記:

每個人的一生,難免會遇到苦痛掙扎,希望無論生活多麼的不如意,你都能夠學會苦中作樂,就像劉禹錫和白居易一樣,在人生不得志時,可以在音樂里覓得知音~歡迎下載天籟K歌APP,聆聽心聲。

下周,我們將會繼續與您分享《古代十大歌妓》的趣事,記得關注我們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白居易 的精彩文章:

白居易最經典的一首詩,道出我們多年來的心聲!
李白杜甫白居易敬仰的詩人,王安石:有詩人以來無此句者

TAG:白居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