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每個盆景都是一首無聲詩 當盆景藝術遇上詩歌美哭了

每個盆景都是一首無聲詩 當盆景藝術遇上詩歌美哭了

每一個盆景都是一件獨特的藝術品,是一首無聲的詩,是一幅立體的畫,美得不可方物,堪稱無價之寶。當盆景藝術遇上詩歌藝術,那是一種怎樣的交融?「無聲勝有聲,無形勝有形」,「詩中有景,景中有詩」。真的是醉了。

盆景始於我國東晉,至隨唐時發展形成一門藝術。發展至今形成五大流派:揚派盆景、蘇派盆景、川派盆景、嶺南派盆景和海派盆景。盆景藝術是中國藝術寶庫的一塊瑰寶,是文人墨客的案頭小寵,也是他們吟詩作畫的「主角」。廢話不多說,隨小編一起去看看那些美得「驚天地,泣鬼神」的盆景吧。

紅楓盆景

紅葉枝頭俏,片片飄落滿地相思。看到這個紅楓盆景,你是不是想到了杜牧的《山行》呢?「停車做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杜牧——《山行》

在夕暉晚照下,楓葉流丹,層林如染,真是滿山雲錦,如爍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還要火紅,還要艷麗!看著盆景吟著詩,穿越到詩中的地方,光是想像一下,也足以陶醉。這樣的賞景品詩方式你試過嗎?美哉美哉!

紫藤盆景

這神秘而優雅的紫藤盆景,一棵紫中帶藍,燦若雲霞,宛如夢幻。一棵紫中帶白,散發著高貴典雅的氣息。

李白——《紫藤樹》

「紫藤掛雲木,花蔓宜陽春。密葉隱歌鳥,香風留美人。」這紫藤盆景雖不似詩中高大的紫藤樹,但其美卻是一樣的,能留住美人的腳步的美是怎樣的?

白居易——《太湖石》

「煙翠三秋色,波濤萬古痕。削成青玉片,截斷碧雲根。風氣通岩穴,苔文護洞門。三峰具體小,應是華山孫。」這是白居易品賞山水盆景後發自內心讚美的詠嘆。白居易不僅是個詩人,他還是個盆景迷呢,潛心自栽盆景幾十年,孜孜不倦,盆景已經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

山水盆景只用幾塊石頭,幾株樹樁,就可表現千山萬壑,氣象萬千的山水。唐代詩人白居易品賞山水盆景後發自內心讚美的詠嘆:

山水盆景

「小松未盈尺,心愛手自移。蒼然澗底色,雲濕煙霏霏。栽植我年晚,長成君性達。如何過四十,種此數寸枝。得見成蔭否?人生七十稀。」這首詩就是是白居易自栽松樹盆景幾十年的心得和感悟,通過詩表達對松樹盆景蔚然成林,蔥蘢突兀,富有強盛生命力的歌吟。

梅花盆景

謝宗可——《潘梅》

梅花作為四君子之首,歷來都是吟詩作畫的佳品,梅花盆景就更不用說了。以梅做成的盆景蒼勁典雅、骨幹清秀、曲欹多姿,疏影橫斜,花開之時幽香宜人。「只為東君甘自屈,不教枉點百花魁。」

山石盆景

這是一個山石盆景,山石盆景也是許多大文豪愛不釋手的。

蘇軾——《取彈子石·養石》

蘇東坡不僅詩人,還是賞石家。蘇東坡還親自製作盆景,且往往觸景生情,詩興勃發,對入畫的盆景加以吟詠。「我持此石歸,袖中有東海。置之盆盎中,日與山海對。」看來,盆景也能給詩人以靈感。看到盆景,你是否也有想作詩的衝動呢

菖蒲盆景

菖蒲一般都長在水邊,品種很多,本是一種很普通的野草,兩千多年來,一直被人們說得神乎其神。《呂氏春秋》說,冬至後五十七天,菖蒲開始生長,為百草之先,是農人開始春耕的標誌。正是有了這一點,作為野草的菖蒲,才會引起人們的重視。「清泉丘缶相發揮,高僧野人動顏色。盆山芬然日在眼,此物一來俱掃跡。」陸遊對菖蒲的喜愛不言於表。

陸遊——《菖蒲》

淡紫色的丁香,猶如美人,彎下身側,婀娜多姿。戴望舒的丁香姑娘映入腦海。

戴望舒——《雨巷》

「撐著油紙傘, 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著 一個丁香一樣的 結著愁怨的姑娘。」這是怎樣的一種古典之美、幽靜之美、優雅之美。安靜的美女子,淡雅高貴的丁香,美人如花,花如美人。

康熙《詠御制盆景榴花》

盆景不僅深受文人墨客喜愛,在宮廷中也佔有一席之地。你看,康熙也是個盆景迷。

石榴盆景

「小樹枝頭一點紅,嫣然六月雜荷風。」看著珊瑚襯托下的榴花的嬌艷欲滴,康熙也詩興大發了。

植物家說:植物能凈化空氣;美學家說:植物能凈化心靈;盆景家說,盆景是凈化空氣又凈化心靈的藝術。好的盆景能讓人神遊物外,氣盪腸回。「不事公卿不辱身,悠然物外葆天真。長年甘作花奴隸,先為梅花忙一春。」願你盆景藝術帶給你的不止是視覺驚艷,更有心靈的共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年古城 的精彩文章:

TAG:千年古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