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民網評:狗仔隊們製造的娛樂新聞,該管管了,以揭發明星瑕疵的方式獲取十萬+,也涉嫌新聞敲詐、侵犯他人名譽等,為法律所不容

人民網評:狗仔隊們製造的娛樂新聞,該管管了,以揭發明星瑕疵的方式獲取十萬+,也涉嫌新聞敲詐、侵犯他人名譽等,為法律所不容

Hint: 關注牛津法律提問,24h內回復

原標題:人民網評:狗仔隊們製造的娛樂新聞,該管管了!

明星八卦應接不暇,重磅爆料引發熱議,新聞反轉刷新三觀……如今打開社交平台,娛樂信息無孔不入,隨之而來的問題著實令人擔憂。近日,因持續傳播炒作導向錯誤、低俗色情、民族歧視等違法違規有害信息,微博熱搜榜被下線整改。與此同時,治理炒作明星緋聞、過度消費明星隱私的娛樂圈亂象,也刻不容緩。

藉助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娛樂彌散整個社會成為現代生活的常態,這背後,狗仔隊可謂「功不可沒」。從「周一見」的噱頭賺足眼球,到遊走在法律邊緣的偷拍令明星膽戰心驚,再到以圖片視頻的「實錘」讓明星人設崩塌,這些年狗仔隊的壯大不僅讓「娛樂圈紀委」這樣的稱號名聲鵲起,更讓炒作明星緋聞成為炙手可熱的生意。撕下明星一些不堪面具,的確起到監督作用,但此類娛樂信息的過載,消耗的是當下最寶貴的注意力和時間資源。對年輕人來說,作為互聯網原住民,接受太多此類娛樂信息無疑會造成認知和觀念的偏差。

如果說泛濫的娛樂信息助長「娛樂至死」的困境,那麼過度關註明星隱私,則容易形成窺探欲的扭曲價值。一方面公眾人物並不代表沒有隱私。從狗仔隊拍攝明星死亡現場引發爭議,到公布家人照片擾亂明星生活,公眾人物的隱私權雖然有一定讓渡,但隨意用來滿足獵奇心理,不僅讓明星不堪其擾,長期以往助長的是日益卑劣的手段、損害的是公眾人物與大眾的正向反饋。另一方面,為了製造轟動效應而大肆炒作隱私緋聞、製造精神鴉片和文化垃圾,影響了良性的文化氛圍。一些明星道德上的瑕疵被狗仔隊曝光後廣泛傳播,放大了負面影響,也誤導了公眾價值觀。

進一步來看,當下所謂的曝光不少已超出輿論監督的底線,在「流量至上」的思維模式下,裹挾著利益交換,一些狗仔隊的存在日益成為互聯網藏污納垢的角落,不僅嚴重污網路空間,更是違法亂紀的行為。紙媒時代,通過所謂獨家爆料獲取更大發行量,身處互聯網浪潮,這一利益鏈條被前所未有的延伸。釋放一些邊角小料吸人眼球,令當事人倍感壓力,明裡暗裡讓對方公關以獲取巨額利益;明星與狗仔隊的相互利用,敲擊鍵盤就可以製造熱度、貶損對手,以揭發明星瑕疵的方式獲取十萬+,由此帶來巨額商業利益……這些行為違背互聯網的行為準則,也涉嫌新聞敲詐、侵犯他人名譽等,為行業所不恥、法律所不容,必須下大力氣整改。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須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如今,互聯網是提供精神文化食糧的重要途徑,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倡導講品味、講格調、講責任,這是提升互聯網產品供給質量的題中之義。加強互聯網綜合治理體系,營造晴朗的網路空間,就必須讓娛樂新聞從「流量至上」「利益至上」的桎梏中擺脫出來,回歸到新聞報道的正常軌道。對於平台來說,要平衡商業利益訴求和社會責任義務,對於娛樂從業者來說,必須正視行為的邊界與導向。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治理娛樂圈亂象,亟待相關部門主動作為。互聯網並不是法外之地,社會治理向網路空間延伸,考驗著治理能力和水平。圍繞網路規則明確、網路精神塑造、網路行為規範,近年來《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管理規定》等搭建了網路空間治理的四梁八柱,與此同時,進一步劃清網路炒作、明星隱私曝光的底線,進一步提高規定操作性,還需在嚴格執法中落實。此外,針對利用炒作明星緋聞、過度消費明星隱私的牟利行為,相關部門要加大打擊力度,讓利益熏心的跳樑小丑暴露真面目,給娛樂圈降降溫、把把脈、治治病。

波茲曼在《娛樂至死》中的追問在當下令人深思:我們身嘶力竭所追捧的娛樂會不會親手葬送自己?面對娛樂圈亂象,呼喚法治也需要重塑價值,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滋養人心、滋養社會,為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路空間。以法治強化底線,以價值引領未來,唯有如此,才能從過度消費明星隱私的誤區中走出,在新時代激蕩網路治理新氣象。

牛津律師團公告

來源: 人民網綜合 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侵權必究。部分圖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註明出處,並同時完整轉發文章所有文字、圖示及二維碼,並不得改變文章結構,否則將視為未經許可的不友善的侵權行為,我們將提示微信客服予以刪除。本號對所載文意持中立態度;遇法律問題,請您諮詢專業律師為妥。

GIF

其實,法律就在你身邊 ? 法律格言

法律的生命不是邏輯而是經驗。――北京金禹律所

【法律諮詢or商務聯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牛津法律研究 的精彩文章:

TAG:牛津法律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