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潭柘寺(上)康熙為何金鏈鎖鴟吻?

潭柘寺(上)康熙為何金鏈鎖鴟吻?

在北京西郊門頭溝區東南部的潭柘山麓,有一座潭柘寺,因寺後有龍潭,寺前有柘樹,故而得名。

它是北京地區最早修建的一座佛寺。

潭柘寺始建於晉,名嘉福寺。唐代叫龍泉寺,金代叫大萬壽寺,明代又復叫嘉福寺,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改名岫雲寺。但俗稱潭柘寺,現存建築為明清遺物,寺院面積121公頃。

潭柘寺四面環山,九峰擁立。寺內泉水終年潺潺,山門外南山坡上的上下塔院共留存75座僧塔,在一片綠樹叢中,掩映著寺院紅牆。

潭柘寺的建築格局十分完美,建築等級高貴以及獨特的建築特點,在某種意義上,它可以說是故宮的一個縮影。

人們參觀潭柘寺,必須要去的就是大雄寶殿。該殿的殿頂正脊兩端,各有一巨型琉璃鴟吻(Chīwěn),是元代遺物,上系金光閃閃的鎏金長鏈。

鴟吻,龍的九個兒子之一,它口潤、嗓粗、喜吞,遂成殿脊兩端的吞脊獸,有依託它滅火消災之意。

但是,為何要把這兩隻鴟吻用金鏈鎖住呢?

據說,潭柘寺的這兩隻鴟吻,是青龍潭老龍的心意,就是讓鴟吻保該寺平安。

明朝的時候,潭柘寺里道行高深的達觀方丈想去四川峨眉山朝山,但擔心山高路遠,途遇不測,就到潭柘寺西北角的龍王殿燒香跪拜,祈求神龍保佑,果然,當天半夜時分,大雄寶殿屋頂上的鴟吻變成兩條龍遊了下來,腰身如茶碗口一般粗細,渾身鐵青,看去像神龍一樣,寺中僧人當下趕忙跪拜,稱呼它們叫「大青爺」、「二青爺」。大青二青第二天護送達觀方丈上了路,逢山開道,遇水搭橋,往返三年,保護達觀方丈一路平安無事。回到寺廟以後,龍子又化作鴟吻,站在大雄寶殿的殿頂正脊兩端,保護著潭柘寺的眾僧侶。

但是,這兩個龍子淘氣,有時也騰雲駕霧而去,到五湖四海玩耍嬉戲,寺僧也無可奈何。

到了清代,康熙帝初游潭柘寺的時候,忽然間烏雲密布,電閃雷鳴,康熙帝朝大雄寶殿的屋脊望去,就見兩端的鴟吻呼雲喚雨,大有騰雲駕霧之勢。原來康熙皇帝是「真龍」,而龍子是「神龍」,面對著真龍駕到,神龍怕見真龍,就急著躲避。

康熙皇帝見此情況,擔心破壞了潭柘寺的風水,急忙命人打造了四條粗大的鍍金鏈子,把龍子鎖住,從此兩位龍子就再也無法飛走,永遠在此守護著寺院,神龍也只能被真龍所管轄,聽從「真龍天子」的命令了。

康熙帝死後,鴟吻不停地哀求,寺僧心軟,就將金鏈解開。沒有了束縛,鴟吻又鬧出事端來了。傳說乾隆皇遊玩潭柘寺,這一天,乾隆帝坐在流杯亭北面的寶座上,寺中僧人都陸陸續續到皇上面前討封。「龍子」自恃保護寺廟有功,加上「真龍天子」到了,應該現身朝拜,於是從大雄寶殿的殿頂下來,曲曲折折來到乾隆皇帝的寶座下。兩位龍子使出神法,現出本相,整個身軀變得水桶一般粗大,口呼「萬歲」,向乾隆帝討封領賞。

乾隆帝一見大驚失色,指著眼前的大長蟲喊道:「兩條蠢蟲,供眾之物!」金口玉言,誰能不聽?當下兩位龍子又變小了,低著頭順著流杯亭下的水槽向南爬去。第二天中午,眾僧人和附近百姓領到從大銅鍋里盛出的舍粥,放到嘴邊一喝,覺得是又黏又香,越吃越愛吃。吃到後來,粥鍋見底,大傢伙兒朝鍋底一看,見鍋里盤著一堆像羅圈一樣的蛇骨頭。原來龍子遵從「真龍天子」的「聖旨」,自己爬到銅鍋里當了「供眾之物」。

事後,乾隆帝又想,鴟吻並非凡物,雖成「供眾之物」,難免不會投胎轉世,再起禍端。於是,就在殿頂正脊兩端再塑巨型琉璃鴟吻兩隻,用兩條金鏈鎖起來,以示「真龍」神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熙 的精彩文章:

他是清朝史上第四位皇帝,14歲親征,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苦情能晉級」的戲碼自古就有,清朝的江蘇考生哭來了一個狀元

TAG:康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