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鍛煉,耐力性項目更合適
近年來,全民健身的熱潮湧涌,有一些老年人也開始像年輕人一樣挑戰極限。但根據老年人的生理特點,體育鍛煉適合耐力性項目,而不宜進行速度性項目。
在耐力鍛煉項目中,老年人最常採用有:步行、健身跑、游泳、自行車、太極拳、太極劍,有條件的還可以射門球、高爾夫球等。那老人該如何掌握適宜的運動量呢?
健身跑
健身跑也就是慢跑,是老年人進行有氧運動中最簡易的運動項目。
剛開始慢跑時,速度要慢,距離要短,可從每分鐘跑50~70米開始,跑與走交替,以走作為休息,剛開始5分鐘/次休息為宜,1~2周後可增加到120米/分鐘的速度,經過1~2個月鍛煉後,跑步時間可逐漸延長多20分鐘,每周鍛煉3~5次即可。
慢跑的運動量,首先要看運動後的身體反應。
鍛煉合適的反應是:運動後心情舒暢,精神愉快,感到輕度疲勞,但無持久性氣短、胸悶和心悸等感覺。食慾有所增加,睡眠質量改善。晨起脈搏數比較穩定,血壓正常或原有高血壓者血壓有逐漸下降趨勢。反之則表示運動量過大,應調整鍛煉量或暫停跑步。
其次,測量跑後即刻的脈搏。
當跑後即刻的脈搏數在180減年齡這一範圍內時,而且運動後30分鐘內脈搏數基本可恢復到跑前的正常水平,這說明運動量是合適的。比如60歲的健康老人,跑後最高脈搏數應掌握在180-60=120次左右。
步行
近年來,步行成為最普及的鍛煉項目之一,對老年體弱者尤其適合。
美國運動醫學會建議,身體健康的老人,每次行走20~60分鐘,每周3~5次。
據國內經驗,步行速度3000~4000米/小時為小運動量,剛開始鍛煉的老年人,宜從小運動量做起。5000米/小時為中運動量,6000米以上/小時屬大運動量。脈搏可達到100~110次/分鐘,步行40~50分鐘/天,就可以達到鍛煉的目的。
(來源:健康諮詢報 2018年1月29日 第8版)
更多內容推薦
GIF
健康微店
到當地郵局訂購,郵發代號為1-61。


TAG: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