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於賡哲:唐代女性擁有古代其他朝代女性所沒有的自由

於賡哲:唐代女性擁有古代其他朝代女性所沒有的自由

有那樣一個時代,女人們雖然仍然要聽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可以大膽對擇婿提出條件,做出選擇;有那樣一個時代,婦女們在家庭里可以操持門戶,可以大膽發聲,佔據主動地位。這個時代就是唐朝。

唐代婦女最出彩的除了那些名人以外,還有那些普通婦女,她們一起構成了一道別具特色的風景線,所以這一講要講一講她們的歷史。

一、日常生活的時代特色

唐代婦女相對來說比較自由,這也體現在她們的日常生活里,主要有如下幾個方面:

1.經常拋頭露面

隋唐婦女沒有那麼多禁忌,「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這個概念她們是沒有的,所以在社交領域內隋唐婦女有很大的活動自由。杜甫的名詩《麗人行》中的「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描述的就是上巳節婦女們出外遊玩的場景。女人和男人一樣可以出外踏青、跨馬遊玩。看球賽,逛戲場,甚至做生意都是很常見的事情。

2.有與異性交往的自由

隋唐婦女的婚姻雖然也按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來進行,也屬於包辦婚姻,但是自由度還是比其他朝代要大一些,起碼家長會徵詢女兒的意見,女孩子也會用各種方式看一看自己的未來夫婿長什麼樣,難看不難看。女子還有決定權。有一個小故事。唐玄宗時期宰相李林甫家裡有六個女兒,都逐漸到了婚配年齡,怎麼選女婿呢?李林甫就在自己平常辦公的那個廳外面開了一個小窗,讓這六個女兒悄悄躲在這個窗戶後面,他說,凡是有年輕的士子來我們家說事的時候,你們可以在窗戶後面悄悄看,看中哪個給我說。所以人們給這個窗戶取了個名字叫「選婿窗」。說是包辦婚姻,但最起碼你自己得先有個大方向,有個主意嘛。唐代傳奇小說中自主擇婿的故事還有不少,可見女孩子還是有一定的選擇權的。

日常生活里,婦女和異性交往也沒有那麼多禁忌。舉個極其簡單的例子,好多人都會背白居易的《琵琶行》,還記得那裡面的情節嗎?江州司馬聽到有人彈琵琶,想跟彈琵琶的女子攀談一下,於是就「移船相近邀相見」,那女子竟然也同意了,然後就有了後面的女子痛說家史。這大半夜的,你一個小女子,他一個大老爺們兒,說聊天就湊到一起去,事後寫成詩,也不怕人說閑話?這說明什麼呢?說明唐朝男女之間交往是比較普遍、比較自由的,所以當時人都覺得沒什麼。

3.性格自由奔放且有主見

隋唐女性多性格自由奔放且有主見,穿男裝,著胡服,縱馬馳騁,甚至還彎弓射箭,總之男人幹什麼她們幹什麼。甚至於還出過女將軍,還有女商人。比如一個叫俞大娘的人,是搞運輸的,擱在今天就叫作物流行業領軍級人物——擁有巨型航船,號稱「俞大娘船」,光船工就數百人,婚喪嫁娶都在上面,小城堡一樣。

唐代婦女為什麼這麼厲害呢?這跟中原文化吸納了游牧民族文化有關。

南北朝時有一個人叫顏之推,本是南朝人,後來到了北方,先是當北齊的官,後來又當了北周的官,所以對大江南北的文化差異就有直觀的感受。他寫了一本書叫《顏氏家訓》,他說江南的婦女,循規蹈矩,甚至輕易都不和娘家來往。而北方呢,風氣截然不同。他描述說北方婦女太彪悍了,走親訪友毫無拘束,甚至打官司、代子求官、為丈夫訴冤,那真是能撐起半邊天來,所以顏之推使用了這樣四個字來形容北方民風——「婦持門戶」(《顏氏家訓》卷上《治家篇五》),女人都是管家掌權的。北方這幅景象是文化大融合之後的結果,所以顏之推緊跟著說了這麼一句話:「此乃恆、代之遺風乎?」意思是,這恐怕是鮮卑族的遺風吧?他說對了,受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影響是隋唐婦女地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擇偶與結婚

說到結婚,唐代人結婚一般是在什麼年齡?在隋末時期,由於戰亂的影響,人口大量地減耗,其中包括死亡的,也包括脫離政府戶籍控制的逃戶。在這種情況下,唐政府特別重視婚姻,要求老百姓要及時婚配,要趕快繁衍人口。唐太宗就下詔書規定,凡是男的年齡在二十歲以上,女子年齡在十五歲以上的,都應該結婚。而且他還不忘那些鰥夫和寡婦——你們喪偶也有一段時間了吧,這個服喪期也過了吧,既然過了,趕緊結婚吧。然後他還跟政府說,你們地方各級政府聽好了,我要把這個作為衡量你們政績的標準。唐政府就這樣殷切地希望老百姓趕緊結婚。《周禮》原本規定男子應該是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這個規定看起來更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但是唐代時的標準遠低於此數。根據考古發現的墓誌進行統計,唐代男子的成婚年齡一般在二十歲以上,女子成婚年齡平均是十五歲。二十七歲出嫁都算到極品的年齡了,是不可想像的!在今天「剩男」「剩女」「剩鬥士」一抓一大把的時代,不知道大家看了這個數據會做何感想。

那麼,唐代婦女有哪些擇偶標準呢?當然,有門第、有一定經濟實力、長得帥的男人較受歡迎,這一點古今同理。但是,唐代還有另外一個特別的標準,就是高度重視男人的才華。唐太宗時期有個叫薛萬徹的將領,驍勇善戰,太宗皇帝將自己的妹妹丹陽公主嫁給了他,結果,丹陽公主心裡老大不樂意。怎麼回事呢?原來薛萬徹雖然名氣大,驍勇善戰,但是卻沒有多少文化,所以公主心裡不樂意。尤其有一次聽說唐太宗跟手下人說「薛駙馬村氣」,也就是土氣的意思,這下子公主不幹了,連續好多天不和丈夫坐同一張席子。唐太宗聽說了,啊?因為我的緣故我這妹妹和妹夫鬧分居啊?那就彌補一下吧,於是他特地請兩口子到宮中做客,吃飯喝酒,還和薛駙馬玩握槊。握槊又叫雙陸,是那時的一種棋類遊戲,下棋時太宗故意讓著薛駙馬,而且還把隨身佩帶的刀子輸給了他,那意思就是給公主看,薛駙馬智商也是很高的哦,很有才的哦……這下子見效了,出了宮門,薛駙馬騎上馬就要走,公主在後面招呼:「來,和我坐一輛車,咱回。」

唐代自打武則天在科舉里加試雜文以來,文采便成為安家立命的資本,所以文采也成了女孩子眼中的擇偶標準之一。《唐語林》記載了一個詩文決鬥的故事。有個叫李郢的小夥子,聽說鄰家有女初長成,而且容貌秀麗,他就來求婚,沒想到還有一家來競爭的。這下子女方家為難了,選哪家啊?最後決定出個難題——誰先送來一百萬彩禮錢就嫁給誰。沒想到這兩家行動都很迅速,同時湊夠了一百萬。這怎麼辦?最後還是女孩子自己來拍板:乾脆你們各自賦詩一首吧,看詩文優劣來決定。這下子李郢得意了,為什麼呢?他有才啊。果然詩文一寫,女方家判定李郢勝出。你看,多文雅,多文明,西方情敵決鬥用手槍用劍,咱們用詩文。

還有個著名的《霍小玉傳》,記載了一個叫霍小玉的清倌人的愛情故事。清倌人就是賣藝不賣身的藝伎。霍小玉雖然自小命苦,但是容貌美麗,而且很有才華。這樣的女孩子很看重男人的才華。她心目中的男神是誰呢?是一個叫李益的人,詩文譽滿天下。霍小玉雖然沒見過他,但是早已經心嚮往之,最後通過媒人將李益引到了自己家。剛開始是她母親與李益寒暄,霍小玉羞得不敢抬頭,最後還是她母親說:「汝嘗愛念『開簾風動竹,疑是故人來』,即此十郎詩也。爾終日吟想,何如一見?」意為你不是愛念這兩句詩嗎?這位就是作者十郎啊,見面感覺如何?霍小玉低著頭說「才子自然有貌」。李益趕緊敬酒,後來兩人有了一段愛情故事。這就是才華吸引女性的典型故事。

當然了,父母之命也是要聽的,但是家長會給女兒講道理。再講一個故事,有個官員韋詵,嚴於律己,很廉潔,選女婿也要選有才幹、清正廉潔的。很多名門望族來求婚,他都不答應,覺得那些都是紈絝子弟。有一天,是個休息日,沒事幹,他登上高樓眺望,忽然見不遠處有一戶人家正在後院埋東西。他問別人:那是誰家啊?回答說:「參軍裴寬家。」後來見了裴寬,韋詵問他:你那天埋什麼東西呢?裴寬回答說:「我立誓不搞貪污受賄。那天有人來拜訪我,給我留下一些鹿肉就走了,我來不及追,所以就把鹿肉埋起來,以免違背了自己的誓言。」韋詵一聽,哎呀,這不就是我要找的女婿嗎?於是請裴寬到自己府上做客。第二天,裴寬來了。他又高又瘦,穿著低級官員的綠色袍服,晃呀晃的,韋家人看到了一陣鬨笑,立即給他了一個外號「碧鸛鵲」,意思就是一隻綠色的鸛鳥。韋詵女兒當然也不樂意,韋詵就跟她講道理:人愛護女兒,就要為她選擇有賢德的女婿,而不是看現在富貴與否,尤其不可以貌取人。最後韋氏女嫁給了裴寬,事實證明這個選擇很正確,裴寬事業很成功,官當得很大,而且很廉潔,在朝野上下極有威望,唐玄宗以「心似晉水清」來形容他。可見這女婿選得有多好。

但是必須承認,那個時代門第觀念還是比較強的。婚姻當中,女性雖然有一定的自主權,但還是要服從於當時的門第觀念。唐初舊門閥大族雖然已經衰落,但是社會名望依舊,山東崔、盧、李、鄭諸族都特別矜持,誰要是能和他們聯姻那簡直就光榮極了,所以這些舊士族架子都非常大,宰相來求婚也不一定答應。唐太宗、武則天都曾經試圖打擊這些舊士族,壓制他們的驕狂,但是沒辦法,在這件事上社會觀念很難扭轉。舊士族政治上沒什麼力量了,但在婚姻市場上仍然很受歡迎,全社會都仰慕人家,所以這些大族嫁女時要的彩禮也比別人高得多。

俗話總說「皇帝女兒不愁嫁」,但這話擱到唐朝不一定啊。唐文宗曾經想把自己兩個公主嫁給士族,結果人家都躲著,不接招。當時唐文宗無奈地說了這麼一句:「民間修昏姻,不計官品而上閥閱。我家二百年天子,顧不及崔、盧耶?」(《新唐書》卷一七二《杜兼傳附中立傳》)民間把士族門第看得比我李唐家官品還重要,我李家當了二百年皇帝了,婚姻這方面竟然還不如崔氏、盧氏這些舊士族嗎?

這裡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從中可以看到當時人是看重皇家還是舊士族家。唐宣宗時期,萬壽公主要出嫁,唐宣宗下令選擇良婿,宰相白敏中薦舉新科狀元鄭顥。鄭顥本來正在向范陽盧氏求婚,那是大士族啊,正在等待迴音,而且據說很有希望。結果此時傳來消息,皇帝要你當駙馬,這下子鄭顥崩潰了,不得已遵從君命成為駙馬,從此一生記恨白敏中。後來白敏中去當地方官,臨走前向唐宣宗表達了自己的憂慮:「我當年把鄭顥推薦為駙馬,這小子記恨我啊,我怕一旦離開京城,他就會在您面前進讒言,我可就死無葬身之地了。」唐宣宗呵呵一笑:「你以為這些年鄭顥還少告你了啊?」他命人把一沓子奏摺給白敏中看,全是這些年鄭顥告他的。唐宣宗說,你放心吧,他告你我從來就沒信過。通過這個故事,大家就可以看出當時人們的婚姻觀念。

但是唐人反對門第觀念的也不少,他們相信緣分能超越門第,月老的傳說就是唐代出現的。據說有一個叫韋固的人,在月光下遇到了一位老人,只見這位老人鶴髮童顏,仙風道骨,正在月下看書。韋固覺得奇怪:「這麼暗,您看的是什麼書啊?」老人回答說:「這不是人間的書,是管理天下姻緣的書。」韋固一聽,仙人啊,趕緊行禮。又問,您囊中是何物啊?老人回答:這是紅繩,一旦用這個紅繩牽住男女雙方,那就姻緣註定,「雖仇敵之家,貴賤懸隔,天涯從宦,吳楚異鄉,此繩一系,終不可逭()」 (《定婚店》)。意思是,就算是仇敵,身份貴賤差異極大,天南地北,我這繩子一旦連上,註定就是夫妻。這裡提到了,只要緣分到了,身份不應該是阻礙。這還頗有點現代思想呢。

擇偶確定了,就該結婚了。唐人結婚要走六道程序,稱為六禮:

(1)納采:男方請媒人向女方提親。

(2)問名:男方詢問女方名字及出生年月日時辰。

(3)納吉:卜問吉凶。

(4)納徵:男方向女方送納聘財,雙方婚約成立。

(5)請期:男方向女方家長請示婚禮具體日期。

(6)親迎:正式婚禮。

正式婚禮的時候熱鬧極了,咱們可以和今天的婚禮比較一下。

第一,新郎率領親族騎馬至女方家,高聲朗誦「催妝詩」,催促新娘打扮停當,上車至男家。這相當於今天的接新娘。而且接新娘時還有「障車」——娘家人攔住男方車馬要紅包,如果新郎有才氣,還要讓他當場寫「障車文」。現在接新娘時不也是一大堆新娘的閨蜜、姐妹攔門嘛,圖的都是個熱鬧喜慶,大家樂一樂。

第二,下婿。據說除部分地區之外,現代已經沒有這個風俗了。什麼叫下婿呢?就是給女婿一個下馬威,女婿進門,娘家婦女們一擁而上,劈頭蓋臉一頓打。當然是輕輕地打,但是有點警告的意思在裡面:你別想欺負我家姑娘,我們可不是好惹的。

第三,轉席。到了男方家,新娘下車時腳不能著地,而是以彩色氈褥交替轉前,新娘行走一步,就有人把後面的氈褥挪到前面去,腳始終踩在上面,寓意前程似錦。

第四,走到門口後,新娘要從門口的馬鞍上跨過去,或者坐一下,寓意平平安安。據說現在某些地方還有這種風俗。

第五,擺酒宴。親戚朋友圍坐在一起,甚至還有樂舞助興。

古代婚禮就是昏禮,是在黃昏結婚,一直持續到夜間,取黃昏陰陽交合之意。當年太平公主結婚時,點了大量火把照明,以致把大路兩旁的樹烤死了不少。現代一些地區結婚是在中午,那是明朝以後才出現的習俗。

古代新郎和新娘正式見面前,新娘要蓋著蓋頭。但是唐代沒有蓋頭這一說,而是用扇子遮著新娘的臉。新郎要想見新娘的面,要當眾吟誦一首《卻扇詩》,詩做得好,新娘子才把扇子放下來,夫妻正式見面。可見唐人對才氣有多重視,這時候還不忘吟詩。

新娘子進門了,算是婆家人了,這時候家庭責任就需要你承擔了。唐代詩人王建寫的《新嫁娘》是這樣描述新媳婦的:

三日入廚下,

洗手作羹湯。

未諳姑食性,

先遣小姑嘗。

意思是說,新娘子嫁過來三天就要開始伺候公婆了,那時管婆婆叫作「姑」。這首詩里的新媳婦小心翼翼,做了一道羹湯,害怕不合婆婆口味,先把小姑子叫進來嘗一嘗。那時的婦女,坦白說,負擔不輕,家裡家外都需要她們操勞,更何況還要生兒育女。女人真的不容易。

不過怕老婆是隋唐男性很普遍的一種「美德」。隋文帝就是有名的怕老婆,獨孤皇后很彪悍。唐高宗不也是怕老婆嗎?這裡講兩個小故事。

1.吃醋

據說宰相房玄齡的老婆就是個悍婦,不許房玄齡納妾。唐太宗有一次想給房玄齡賜個美人,老房不敢要。為什麼不敢要?家有河東獅子吼。唐太宗聽了之後說:「太不像話了,她能有多厲害?我的話她也敢不聽嗎?」於是把房夫人叫來,跟她說:「房玄齡是宰相,他這個級別有幾個妾那是很正常的,也是法律允許的,你別出來擋橫兒啊。」沒想到房夫人果然彪悍無比,竟然拒不從皇命。唐太宗令人拿了一杯酒給她,告訴她說:「這是鴆毒酒,你選吧,你是選聽從命令,還是選死,二選一!」沒想到房夫人連猶豫都沒猶豫,拿過酒杯咕咚咚就喝下去了。唐太宗都看傻眼了。其實那根本不是什麼毒酒,就是嚇唬她的,沒想到房夫人真的敢喝。最後唐太宗也沒招了,心想,這種女人自己都害怕,還別說房玄齡了。

這個故事有多個版本,還有版本說當事人不是房玄齡,而是另一個大臣任瑰,再往後世越傳越走樣,說是當時給那個女人喝的不是酒,是醋。其實唐代的醋還真的有一個別名叫「苦酒」。後來漢語里的「吃醋」就是從這裡來的。

2.降黃巢

晚唐時期有個宰相叫王鐸,皇帝命令他到外地去坐鎮,抵禦黃巢起義軍。結果他從京城出發的時候,沒有帶夫人去,而是帶了自己的姬妾前往。這下子捅了馬蜂窩,他的夫人也是著名的悍婦,鼎鼎有名。王鐸前腳走了,夫人聽說他是帶著姬妾走的,一股無名火直衝腦門,於是決定:你走哪兒我跟哪兒。她腳跟腳攆著王鐸就來了。王鐸剛到任所,正在指揮布置城防抵禦黃巢,忽然有人來報,夫人快到了。王鐸這下子傻眼了,怎麼辦?他對屬下說:「情況大不妙!黃巢正從南邊打過來,夫人從北邊殺過來了,我該如何是好?」他的屬下點點頭說:「嗯,不如降黃巢。」大家看,這夫人比黃巢還厲害呢。

這些故事聽著就是一樂。但是這種故事在唐代明顯比其他朝代多,反映出那個時代婦女的地位比較高,也比較有自信。

近年來不斷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出土的大量墓誌,向我們展示了另一幅畫卷:隋唐婦女三從四德的思想仍然是很濃厚的,與中國古代其他時代的婦女,沒有本質的區別。那些山東舊貴族,整天矜誇自己,說我們家的女兒懂禮儀。什麼叫懂禮儀?就是三從四德嘛,這是用來標榜的工具。由此可見,這是受推崇的。我們今天說隋唐婦女地位高,這也只是相對宋代以後而言的。

另外,就戀愛方式而言,唐代傳奇文學中有好多自由戀愛的故事。可是大家想想,那些故事之所以能被寫到傳奇文學當中,作為一種浪漫的象徵,恰恰說明它少。今天還有誰跑出去到處跟人說,我可是自由戀愛結婚的?就是因為唐代的時候自由戀愛少,所以稀罕,才能成為傳奇,就是這麼個道理。那時候婚姻的主流方式,仍然是家長控制下的包辦婚姻,只是婦女有一定發言權而已,所以也不可對這種自由戀愛做過高的估計。

但是即便如此,唐代女性仍擁有古代其他朝代女性所沒有的自由。她們的喜怒哀樂就是這個時代的喜怒哀樂,她們為這個時代增添光彩,也為這個時代做了一個註腳:這是一個文化燦爛、自信從容的時代,只有在這個時代里,女性才能煥發最大的活力,活躍在政壇、文壇和其他領域內。有了她們,唐代才如此迷人,我們也才能對這個時代魂牽夢縈。

摘自於賡哲《她世紀——隋唐的那些女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首陽讀書 的精彩文章:

總社6篇論文獲2017大學版協編輯論文徵選優秀論文

TAG:首陽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