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90%的人吃不起的瓜被他種到了中國,從老闆到農民,他花了14年
6月的新會,跟著太陽越來越晚離去的腳步,迎來了初夏。
一場淅瀝瀝的小雨過後,圓鼓鼓的「胖瓜」,活動著「靈活」的身子,把金黃色的小花擠走,佔據了整個大棚。
「嘿嘿,冠勇哥,『吃瓜小分隊1號』安全抵達。」聽著熟悉的聲音,我頭都不用回,就知道又是那幾個小饞鬼。
無奈的笑著嘆了口氣,摘了一個熟得剛剛好的網紋瓜,「走吧,我的『吃瓜群眾』。」
「蘇冠勇,你是不是腦子瓦特啦?好好的公司不管了,跑去種地!」我一邊切瓜,一邊笑著學朋友當初口氣。
而那個吃得最歡的人,連頭都懶得抬起來,只聽到他含糊不清的說,「知道你厲害了,誒,等會兒再帶我去湖邊遛遛唄,那地兒可真漂亮。」
「什麼湖,那叫水庫!都說了多少次了,能長點腦子不。」我放下刀,看著太陽慢悠悠的爬下山,幾隻白鵝歡快的游過水麵。
回頭想想,都14年了。
我是蘇冠勇,朋友眼裡的執著到可怕的「超級好吃佬」,想知道為啥這麼說,耐心點,接著往下看。
在很多人眼裡,我都是個特別不安分的人,大學讀的是電子工程的師範專業,畢業後,隨波逐流進了一家名校做老師。
教書育人,很完美對不,可我就不這樣想,這一切都太順了點吧,一點兒挑戰都沒有。
為了心中那團跳動的小火苗,我辭掉了老師的工作,考進了國土局,做信息主管。
等等,你以為這就完了?那你可就小看我了。
在國土局待了沒多久,我發現,這種朝九晚五的安逸生活實在不適合我有趣的靈魂,還是得做些有挑戰的事兒才行。
於是我偷偷辭了公職,跑到了海南做房地產策劃,為這事兒,家裡人可沒少說我,沒辦法,我只好又回了廣州。
在家呆不住,又不想過回以前的太平淡的生活,我開始自己創業,開了一家電子科技公司,賺到了第一桶金。
說了這麼多,估計你以為我的折騰也就到此為止了,但我要悄悄的告訴你,重頭戲才剛剛開始呢。
2004年,我遇到了人生中的摯愛——
日本T藤靜岡瓜
。還記得朋友送來的時候,我沒急著吃它,反而對著上面的木質的網紋研究了半天,這不是個水果么,怎麼還能有木頭般的手感。
沒看出個所以然,我決定先試試味道,一刀切下去,就能聞到清新的果香,可這對早已久經沙場的我來說,並不算什麼。
「也就這樣而已嘛。」我不屑的笑了笑,可接下來的那一口,徹底顛覆了我對蜜瓜的認知。
半透明的果肉軟綿綿的,不用嚼,輕輕一抿,就在嘴裡化成了甜蜜的果汁,瓜香在嘴裡、鼻腔里橫衝直撞。
朋友喊我吃飯,我充耳不聞,父母喊我睡覺,我無動於衷,此時,我只想安靜的做一個「吃瓜群眾」。
沒幾分鐘,一整個瓜就被我收入肚中,擦了擦嘴角殘留的果汁,還有些意猶未盡,趕忙打開電腦,想再定兩箱,可搜了半天都沒見著影。
不服氣,我乾脆來了個地毯式搜索,跑遍了國內國外的大街小巷,最後才在日本的一家高端超市裡見到了它。
可這一看,差點兒哭出來,包裝高端大氣上檔次的靜岡瓜上,上面標牌寫大大的幾個字——15000日元
(約873人民幣)
。如果是你,你買么?
「一個瓜快1000了?你乾脆去搶好了!」我憤怒的結了賬,回家就開始瘋狂搜資料,到底是什麼水果,網上買不到,還貴得這麼離譜。
原來,T藤靜岡瓜的祖籍在英國,1925年才引進日本靜岡縣,經過了將近一個世紀的培育改良,才達到現在完美的品質。
而因為表面獨特的紋理,也被稱為「網紋瓜」,這瓜可有點嬌氣,它必須生長在日照多,溫差大的環境里。
一年四季,還必須人工伺候著,而且為了保證吸收足夠的天然養分,每條瓜藤上,都只能留一顆果實。
因為產量低,外形高級、口感優秀,
T藤靜岡瓜被捧為「果王」,
每個的價格在4000~15000日元之間。
但因為價格感人,
所以在日本也很少有人買來自己吃,
大多是作為禮品贈送給親友。
這樣的頂級美味,竟然因為價格被埋沒了,抑制不住惋惜的心情,我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
把它種出來
。「你瘋了吧,我送你瓜可不是讓你去種地的!」剛和朋友說完這事兒,就被劈頭蓋臉一頓痛罵。
「什麼種地,這叫吃貨的終極修養,你不懂。」心虛的揮了揮手,我趕緊上網訂了張去日本的機票,生怕再被攛掇幾句就熄了火。
但到了日本之後才發現,他們早已把掌握的技術申請了專利,根本不外傳,更別提讓你引進中國了。
不過好在我找到了網紋瓜的種源,也算是對自己的衝動有了一個交代。
回國後,我找到了阿泉,想藉助他對土地的熱情,和農業上的專業知識,一起開發這塊神奇的「瓜礦」。
阿泉
阿泉是我認識了很久的朋友,家裡世代都是農民,和我們這樣在鋼鐵森林裡長大的人不一樣,他的童年,是在田野里度過的,是大自然的孩子。
和他反覆研究後,我們開始選擇合適的種植基地,從粵東找到粵西,最後把地點定在了江門新會的一個山谷里。
這裡的晝夜溫差高達十幾度,土壤肥沃,土層深厚,河網密布,氣候溫和,最重要的是,它有兩個保存完好的水庫,純凈的水質幾乎足以媲美紐西蘭。
在這種環境下生長的網紋瓜,絕對能達到最優秀的品質。
簽下了租約合同,吸了口氣,緊張的打了個嗝,「沒有回頭路了。」我告訴自己。
前期幾乎算是從零開始,對農業不熟悉的我,靠著自學,現在竟然也算是半個專業農民了。
可這一切努力,在現實面前都顯得微不足道,對產品的不熟悉,讓我們狠狠摔了幾跤。
濕度不夠,沒有漂亮的皸裂紋路,一個個歪瓜裂棗;土壤的溫度和空氣溫度過低,網紋瓜就停止生長;因為不打除蟲葯,甚至被蟲咬壞了大半。
虧一次就是幾萬塊,看著錢像水一樣嘩嘩的往外流,我開始感到迷茫,懷疑自己義無反顧來種瓜的選擇究竟是對還是錯。
只有在看著這樣美的田野時,才能感覺到輕鬆
鬱悶了好幾天,只能自己給自己「打雞血」,慢慢恢復正常後,重新審視問題,一個個解決,條件不夠,工具來湊,不僅每天泡在大棚里,還請來了日本專家來指導。
施肥、除蟲,剪枝疏果,測水份、濕度、溫度、糖度、做記錄,每條藤上,去掉次品,只保留最好的那顆網紋瓜。
幾年後,我們終於突破了技術關口,生產出了口感能媲美原產地出品的 T 藤靜岡瓜。
為了紀念來之不易的成功,我給它起了個名字——「一藤一玉」,代表著每條藤上,如玉一般珍貴的果實。
除了本身完美的口感,最特別的,就是它的吃法。
把瓜切半去瓤,加入10~15ml白蘭地,用勺子舀取果肉果汁,酒汁與果汁相互融合,酒香與果香完美配搭,最後再用吸管將果汁吸去,這種微醺的醉意,可得小心嘗試。
它還能與雪糕或者用西班牙伊比利亞火腿一塊兒吃,但無論哪種方法,都能讓你體驗到獨一無二的快感。
14年的努力,我又嘗到了熟悉的味道,軟糯香甜,入口即化。
恍惚間,我又回到了當時和朋友爭論的時候,「蘇冠勇,你是不是傻?」
質疑還在耳畔,但看著這滿棚的蜜瓜,聞著泥土的香氣,我知道,我找到了答案。
堅定的望著自己想去的方向,
一路的阻礙,
都是為了讓你的成功更輝煌。
好山好水出好果,一藤一玉網紋瓜
?? 蘇 冠 勇
我們已於1
月30號20:00
在國內最好的生活方式類眾籌平台開 始 吧
上線眾籌項目
更多詳情,歡迎掃碼添加小開了解
入群暗號: 網紋瓜
如果您有任何問題,快快添加小開的微信號吧


※日本設計師在中國的神級改造,看哭無數人,46㎡的老公房,卻裝下了患病家庭的尊嚴和希望
※50歲大叔,退隱深林,天天和4000隻雞一起,把秒殺人蔘的「仙草」當零食吃!
TAG:一人一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