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落枕了?當心是頸椎病!這3個方法學會,抬頭做人不是夢!分享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任清武教授
隨著現在社會的發展,電腦的普及,大多數人都喜歡坐在電腦前娛樂或是工作,久坐不動容易引發頸椎疾病。
很多人不太留意,其實頸椎病的危害是很大的,如果你經常落枕,就需要小心了!因為你可能患了頸椎病。
就目前看來,頸椎病是一種多發病,以前常在中老年人群中出現,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患上了這個疾病。想問下大家,這個疾病的臨床表現都有什麼?而且它的一般治療是怎麼樣的?
關於頸椎病你需要先知道這些
頸椎病是一種退行性病變。主要的改變是頸椎間盤變性、椎間隙變窄和椎體邊緣骨質增生,擠壓神經根,椎動脈、交感神經叢或脊髓,引起相應的臨床表現。多發生第頸椎及間隙,年齡多在40歲以上。
最初的癥狀常是頸部疼痛、僵硬,經休息癥狀減輕,活動過多時加重。如果是神經根受壓,頸部疼痛向一側或兩側上肢放射,頸部加壓試驗和上肢牽拉試驗陽性,同時感覺異常,運動無力。
如壓迫椎動脈或交感神經叢,可出現頭痛、眩暈、耳聾、耳鳴、出汗、瞳孔或心率異常,壓迫脊l時,可出現下肢不同程度的痙攣性癱瘓。
快速緩解頸椎疼痛的方法
1.按摩
立患者身後,用一指輕按頸部,找出最痛點,然後用一拇指從該側頸上方開始,直到肩背部為止,依次按摩,對最痛點用力按摩,直至感明顯酸脹即表示力量已夠,如此反覆按摩2~3遍,再以空心拳輕叩按摩過的部位,重複2~3遍。重複上述按摩與輕叩,可迅速使痙攣的頸肌鬆弛而止痛。
另外提供按摩治療法
(1)將左手或右手中、食、無名指併攏,在頸部疼痛處尋找壓痛點(多在胸鎖乳突肌、斜方肌等處),由輕到重按揉5分鐘左右。可左右手交替進行。
(2)用小魚際由肩頸部從上到下,從下到上輕快迅速擊打兩分鐘左右。
(3)用拇指和食指拿捏左右風池穴、肩井穴1-2分鐘。
(4)以拇指或食指點按落枕穴(手背第2、3掌骨間,指掌關節後5分處),待有酸張感覺時再持續2-3分鐘。
(5)最後進行頭頸部前屈、後仰、左右側偏及旋轉等活動,此動作應緩慢進行,切不可用力過猛。
2.熱敷
採用熱水袋、電熱手爐、熱毛巾及紅外線燈泡照射均可起到止痛作用。必須注意防止燙傷。
3.發生,頸、肩部劇痛,按摩天牖、風池、啞門、天柱、肩中俞、肩並、秉風,或乳突、發後、手三里等。經實踐,腫下是最佳穴位。用指壓法指壓,手到病除。如再配以上述穴位,療效更為理想。遇到有人落枕,多次使用此法,效果亦佳。
4.醋敷法
取食醋100克,加熱至不燙手為宜,然後用紗布蘸熱醋在頸背痛處熱敷,可用兩塊紗布輪換進行,痛處保持濕熱感,同時活動頸部,每次20分鐘,每日2至3次,兩日內可治癒。
5.聳肩縮頸
從心向下,聳肩縮頸,然後脖子慢慢轉到左邊看到肩,再從左邊慢慢轉到右邊,再轉回到左邊依次做七八次就行了。一下不能做七八次,可以少做,每天堅持活動一次。
頸椎病的中醫療法
頸椎病主要一保守療法為主,上面為大家介紹的方法,能夠有效的緩解頸部疼痛,但是廢起到根治的目的。
中藥膏貼療法,是治療頸椎病的有效方法,膏貼貼敷於皮膚表面,可透入皮膚產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經走絡,開竅透骨,祛風散寒等。貼於體表的膏藥刺激神經末梢,通過反射,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達到消腫,消炎和鎮痛的目的。
傳承400多年的傳統膏貼——明時通筋骨膏,因其良好效果被很多患者所認可。
它是採用純中藥熬制,擁有中藥香味,無刺激性氣味,也不傷害皮膚。據用過的患者反饋,96%以上都康復了,且沒有複發。
該膏貼已被國家認可,於2009年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國家鼓勵傳揚傳統中銀文化,很多國外友人都知道,只是郵寄不方便。但是國內就不同,用手機也能買到,不用出門都能使用。
頸椎病的日常護理妙招
1.避免長期低頭姿勢
要避免長時間低頭工作,銀行與財會專業人士、辦公室伏案工作、電腦操作等人員,這種體位使頸部肌肉、韌帶長時間受到牽拉而勞損,促使頸椎椎間盤發生退變。工作1小時左右後改變一下體位。改變不良的工作和生活習慣,如卧在床上閱讀、看電視等。
2.頸部放置在生理狀態下
休息一般成年人頸部墊高約10公分較好,高枕使頸部處於屈曲狀態,其結果與低頭姿勢相同。側卧時,枕頭要加高至頭部不出現側屈的高度,這就是頸椎病的保健方法。
3.避免頸部外傷
乘車外出應系好安全帶並避免在車上睡覺,以免急剎車時因頸部肌肉鬆弛而損傷頸椎。出現頸肩臂痛時,在明確診斷併除外頸椎管狹窄後,可行輕柔按摩,避免過重的旋轉手法,以免損傷椎間盤。
4.避免風寒、潮濕
頸椎病的保健夏天注意避免風扇、空調直接吹向頸部,出汗後不要直接吹冷風,或用冷水沖洗頭頸部,或在涼枕上睡覺。


※治療頸椎病的小竅門,你知道多少?
※頸椎康復之頸曲變直與頸後大包
TAG:頸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