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人冬天怎麼禦寒?比你高級太多!

古代人冬天怎麼禦寒?比你高級太多!

當現代人擁有暖氣、空調、暖寶寶、秋衣、羊毛大衣、羽絨服、雪地靴、耳套等等禦寒武器時,你有沒有想過,沒有這些取暖神器的古代人又是怎麼扛過每年數九寒冬的?

GIF

其實,早在舊石器時代,人類就已經會使用和控制火了。在這一時期的居住遺址內,還發現過用火的燒土面和灶坑,可以推斷,那時候的人們主要是通過燒火取暖。

春秋時期,開始使用器具燒炭取暖,用具的名稱叫做燎爐。燎爐一般附有炭箕,用來轉移火種和添加木炭。不過,此時的人們已經聰明了許多,禦寒取暖的方式也不僅僅是燒炭取暖這一種。

秦朝時,在貴族以及皇宮內又出現了「壁爐」「火牆」等用以取暖。考古學家在咸陽宮遺址的洗浴池旁邊發現有三座壁爐,其中兩座供浴室使用,第三層則接近最大的一室,應該是秦皇專用的。壁爐里主要是用燒炭來禦寒,並且將出煙孔放在室外,避免炭煙中毒。另外在秦興樂宮遺址中還發現了火牆的做法,即用兩塊筒瓦相扣,做成管道包在牆的內側,與灶相連通,已經具備了火炕、暖氣的雛形。

這種火牆一直沿用到了紫禁城。建築設計師們在紫禁城的宮殿內設計出空心的「夾牆」,也就是「火牆」。火牆下挖了火道,添火的炭口設於殿外廊檐底下。只要在炭口中燒上炭火,熱力就可順著夾牆溫暖整個大殿。火道還直通皇上的御床和太后妃子就寢的炕床下面,形成使整個宮殿溫暖如春的暖炕與暖閣。雖然聽著有些玄乎有些費勁,但其實,火牆與今天北方人家裡的炕類似。

除了火牆的運用,古代帝王還發明出一種獨特的取暖方法:用花椒塗牆。漢代的皇宮設有溫室殿,用花椒搗成的泥塗在四周牆壁保溫,再掛上錦繡壁毯、羽毛幔帳,鋪上豪華西域毛毯,這就是「椒房殿」

當然,這些取暖方式也只是貴族和皇帝才能享受得起。對於普通的百姓來說,只能在家裡布置一些簡易的火炕。開始人們是壘土為洞,支撐天然石板,在裡面點火後也可以防止火光竄出來釀成火災,後來人們將其與做飯的鍋灶相連通。

室內可以躲在炕上取暖,那如果出門可怎麼辦呢?而且在唐宋之前,並沒有棉花,也就沒有棉衣,又怎麼抗凍抗風?

如果留心影視劇里的穿著,就能注意到寒冬臘月時節,不論皇宮貴族還是平民百姓,都身著毛皮衣。從殷墟甲骨卜辭中的「裘」字也可以了解,古人最早是穿毛皮衣服來禦寒的。

新疆出土的古代裘皮衣和毛皮褲

古代的毛皮衣是有比較粗劣的,窮人富人的毛皮衣有天壤之別。貴族的一般是用羊羔皮、狐裘和貂皮等珍貴美觀的動物皮毛所製成,保暖效果極好。貂皮大衣由於十分珍貴,一般人是不允許著貂裘的,到明清時,官方輿服禮制仍有嚴格規定。

而老百姓們的毛皮衣更多是用鹿的毛皮、羊皮、狗皮製作的,如果連這些也消費不起,在棉花沒有普及之前,禦寒就只能靠麻衣,古人在袍子里填充亂麻或舊絲綿用以取暖,其實效果非常差。直到元明時,棉花逐漸部份取代絲麻。

明代佚名繪《南都繁會圖》(局部),圖中有多家專門經營從絲綢之路過來的「西北皮貨客棧」。

在唐代的時候,人們還發明了手爐,橢圓形的銅質爐內放火或者尚有餘溫的灶灰,爐子外加罩。可以捧在手上,也可以籠進袖內。外出走動時,拎著手爐,也相當於帶了一個移動的暖寶寶。

夜裡,還有「湯婆子」,比手爐略大,灌滿熱水後放進被窩取暖。直到現代,這兩樣東西仍然在一些地方使用,甚至咱們小時候都在爺爺奶奶的屋子裡見過。

用炭取暖也是古代禦寒常見的一種方式。在《琅琊榜》中,用炭燒火取暖就出現多次,那一個四四方方的炭盆,在梅長蘇的書房裡,也變得墨香悠然,古意雅緻起來。

宋代時,人們連為食物保溫的方法都想出來了。宋朝時的溫盤就是為此而特製的,它由上下兩層瓷構成,上層瓷薄,下層瓷厚,中間是空的,盤子兩側的頂部穿了一至兩個注水孔。向盤內夾層直接注入熱水即可達到保溫效果,可謂高效又環保。

不僅如此,元代時,雙層杯和熱水瓶也已經面世了。看看下圖的這款青花瓷熱水瓶,不僅和現在的熱水瓶形狀相同,就連隔層的原理幾乎都是一致的。更厲害的是,鄭和下西洋後,明朝和西亞的貿易通過海路連通,這款熱水瓶還隨著大部隊被運送到了西亞,順便造福了西亞的盆友們。

關於取暖,還有一個很奇葩的記載。話說唐玄宗的弟弟岐王李范,十分崇尚人體取暖,於是他將手放在妙齡少女手中,以體溫來取暖。而玄宗的另一個弟弟申王也不甘示弱,一到冬天,他就會讓宮女們團團圍坐在他四周,說是可以抵禦寒氣。

不過,縱觀歷史,還是不得不欽佩人類的智慧。時至今日,很多當初的取暖物品仍然還在使用中,另外一些也是基於前人的設計再進行改良。而幸運的是,今天的我們在取暖這件事上,不用再被分成所謂的階級,冬天也不再是一個難捱的季節。

來源:觀察者網、豆瓣、北京晚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石嘴山氣象服務 的精彩文章:

TAG:石嘴山氣象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