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書法家最怕看到這8句話!

書法家最怕看到這8句話!

2017年已經完全過去,過去這一年來,無論是書法愛好者還是書法家,都要思考這一年學到什麼,進步多少,得到什麼又失去了什麼?最近有人總結當代書法家現狀,濃縮成8句話,言辭犀利但又沒毛病,被刷屏,看看是哪8句話讓奮鬥在書法圈的書法家們,感到慚愧。

1滿紙唐詩宋詞,自己卻沒文化

文化是書法的根,很多人今天來個「上善若水」「博雅達觀」明天再寫個「開卷有益」「真水無香」。書法寫得是遒勁剛健,但是書家們知道這些詞的出處、更深層次的含義以及現實意義么?

2遍地都是「書法家」,卻找不到自己的家

「書法家」這三個字,不僅代表了會寫毛筆字,真正的稱之為家的書法大師,能夠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有著「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境界。而不是整天嚷嚷我是學王羲之、蘇東坡、米芾、趙之謙的,卻完全沒有自己的風格。

3滿街都是書協會員,卻少有經典佳作

中國現在有數萬計的書協會員,你說你對書法有多麼高深的領悟,為啥不著書立說、流芳百世呢?很多書法家,讓他們寫字,那是挽襟提筆、躍躍欲試,七個不服、八個不忿。但問問大家:寫過什麼正兒八經的理論文章,誰敢站出來?

4到處都是江湖大師,卻撐不起一個家

會寫幾個毛筆字,今兒找各大媒體做宣傳,明兒東拼西湊出本書,還非把一些書法名人拉上,事先也不跟人家商量商量?喜歡書法無可厚非,但必須理智,自己掂量掂量自己有幾下子三腳貓功夫。這些錢省下來,給家裡老婆孩子、父母置辦點東西,自己多買點文房用品下下功夫臨臨帖多好,您非要「扶貧」,你說誰有啥辦法?瞎子都能氣冒眼珠子。

5天天都是創作出新,可就是不臨帖

有些吃老底的書法家,守著二三十年前的底子不再前行,倚老賣老,尤其是那些江湖大師們,每天絞盡腦汁創作、出新,美其名曰:符合新時代的書法、道家、禪學、武術學、厚黑學…創新一定是在嚼透古典以後才能談的事兒,傳統都不會,創啥新哪?走還沒學怎麼地道呢,就要玩馬拉鬆了。不管是什麼真假書法家,還是少叫喚、多臨臨帖吧。

6人人都是書法家,書法學者卻一個不見

書法寫得不錯的在民間確實不少,可在當今地方書協里真正寫的好的卻極少見。心態不對,整天忙著和一些書法大佬拉關係入展,入展了、獲獎了就開始四處奔走,真正留給自己研習書法的時間根本沒有。這種狀態如果真出了大師才真正奇怪!真正的大家首先是學者!

7滿紙的《心經》,卻少了心性

書法家往往對《心經》都情有獨鍾:「一看落款:沐手抄經... 佛在心裡,不在手上。」佛是心性,不是手上的細菌。或者經常寫《蘭亭》,心裡真的有魏晉人的風流、風韻與風骨么?

8字字都是「真情流露」,卻沒有靈魂

書法之所以「神」,是因為她是藝術家性情表達的載體。但現在卻有很多人為了迎合市場、迎合某個群體,整天寫的東西甚至連自己都感覺乏膩,但卻趨之若鶩、樂此不疲。這不就是瞎子得眼病——怎麼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思考 的精彩文章:

書法創作,這些小細節才是硬道理
2018趙孟頫狗年春聯,字字春風!

TAG:書法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