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歲少女死亡的背後,有千萬個無形的殺手
網路暴力是什麼?
網路暴力是一種暴力形式,它是一類在網上發表具有傷害性、侮辱性和煽動性的言論、圖片、視頻的行為現象,人們習慣稱之為「網路暴力」。
網路暴力是網民在網路上的暴力行為,是社會暴力在網路上的延伸。
網路暴力有多可怕?
澳洲小女孩艾米從6歲開始拍攝廣告、當平面模特,是個小有名氣的澳洲童星。隨著她的名氣越來越大,網路上一些無緣無故的謾罵和惡意鋪天蓋地向她砸來。
「你滾蛋吧,這樣大家才開心。」
「長殘了吧,真丑!」
「你還是自殺吧,不過也沒人在意你是死還是活。」
「你可以快點去死,割腕失血過多就可以死,這是你應該要做的事情。」
可怕的是,這樣的惡意持續了整整八年。八年里,類似的惡毒詞句像刀子一樣,凌遲著這個原本明媚可愛的小女孩。
這些「網路噴子」們一天24小時都不間斷地攻擊她,只要她打開社交媒體,就能看到那些充斥著譏諷和辱罵的字眼。
即使她已經退出了熒屏,不再接拍廣告,網路上的暴力攻擊也並未停止。面對這樣的謾罵,即使是成年人都不堪重負,何況是還未成年的小女孩。
於是艾米變得更加沉默,只想遠遠逃離這個世界的惡意。即使如此,鍵盤俠們依舊不放過她,甚至直接攻擊她的親人朋友,用「人肉」這種粗鄙的方式,騷擾他們的生活。
終於,在艾米15歲生日的前兩天,她徹底崩潰,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而那些曾隔著屏幕肆無忌憚地讓她去死的人,終於如願以償。
而這個世界因為網路暴力而造成的悲劇,還少嗎?
28歲的喬任梁,無數次被躲在屏幕後的人們惡意抹黑,千瘡百孔的他本就十分脆弱,被兩次嚴重的網路暴力徹底壓垮,導致他抑鬱症加重而自殺。
誠然,明星擁有很多粉絲和較高的收入,讓很多無法平衡的人內心極度不滿。但這並不能成為網路暴力的借口,因為明星也是人,也承受著生而為人的壓力。褪去明星的外衣,喬任梁是一個笑起來陽光燦爛、有著可愛小虎牙的帥氣男孩,正值青春年華的生命瞬間凋落,令人惋惜。
你們還記得台灣獸醫簡稚澄懷么?那個溫暖善良,熱愛小動物的姑娘,她放棄大好前程,毅然選擇到一家偏遠的流浪動物收容所工作,因為負責給狗狗們進行安樂死,被各種動物保護人士網路暴力攻擊,最終用給動物注射安樂死的藥物自殺,生命永遠定格在了32歲。
這樣一位會一邊執行安樂死一邊流眼淚的天使,飽受內心的苦楚和輿論的霸凌離世,令人心痛。
人性的幽深和恐怖,在網路的「保護」下被無限放大——因為在這裡,他們被默認不需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於是把自己生活中的不滿發泄在陌生人身上,來怒刷存在感,以證明自己可悲的價值。
有時候,打破一個人平靜生活只需要往裡面扔一顆石子,而這顆名為「網路暴力」的石子卻往往有著核彈的威力,這些人性中沒來由的「惡」讓人承受多少痛苦。
如何應對網路暴力?
著名社會學家拉扎斯菲爾德與莫頓曾指出:「大眾媒介是一種既可以為善服務,也可以為惡服務的工具;而總的來說,如果不加以適當的控制,它為惡服務的可能性更大。」
網路暴力容易混淆事件的真假、侵犯當事人的權益,除了直接造成這些危害和影響,網路暴力行為的頻繁發生,更有可能影響網民的道德價值觀。如何來減少網路暴力,減少它帶來的這種「惡」,則需要我們所有人共同付出努力。
作為我們自己
當一個事件發生,我們需要更加理性的思考與克制的行為,不要成為盲目口誅筆伐的無數網民中的一員。因為在網路暴力中對於施暴者來說,可能只是過過嘴癮,發泄情緒垃圾,對於受害者來說,卻遭受到了不可彌補的精神創傷。
作為父母、學校
網民的低齡化也是一個趨勢,作為父母與學校,則有必要向孩子教授「網路禮儀」和互聯網安全的知識。就像教孩子們以友善和禮貌的方式對待他人一樣,也需要給他們明確的網路準則,告訴他們在網路交流中什麼是可以接受的,什麼是不能接受的,帶領他們進行思考。
作為政府、媒體
造成網路暴力的根本原因在於民眾的自我判斷力喪失以及缺乏素養,需要政府和媒體的正確引導。政府與媒體要保持高度的敏感性迅速做出反應,調查事件真相,完整、全面地展示整個事件的發生過程,消除一些流言、謠言,把握議題的主動權,對網民的非理性、盲從情緒給予理性及時的引導教育。
作為網站、立法者
在一切任性都不必追責,僅靠良知與底線來行事的地方,「惡」就變得非常普遍。基於現在的網路環境,亟需網站上的賬號實名制與相關法律的完善,在責任主體明確的情況下,網民發表言論便會有所顧慮,從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凈化網路環境。
如何避免成為受害者?
2017年8月12日晚上8時46分,微博網友爆出在南京南站的候車室里看到一個年輕男子竟然當眾猥褻一名小女孩。網友在譴責的同時,紛紛開始「人肉」照片中出現的男子。有爆料稱,照片中的男子疑似叫「李炳鑫」,是哈爾濱理工大學的學生。
於是網友紛紛轉發,奔走相告……網上輿情波濤洶湧,引起了當事人李炳鑫的闢謠和有關部門的深入調查。隨後,這個爆料被證明是假的,但李炳鑫早已經焦頭爛額,失去了往日的平靜生活。
在這個言論自由的網路時代,人人都可能成為網路暴力的受害者。日常生活里我們如何避免遭遇網路暴力,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預 防
儘管是在言論自由的網路時代,個人的謹言慎行在網路上也十分有必要,這是避免遭遇網路暴力最重要的一步。
此外平時注意不要在網上隨意留下自己的個人信息,保護好個人隱私,避免在遭遇網路暴力時由線上延伸到線下。
態 度
面對別人的無端謾罵,最好採取不理睬的方式。
憤怒地對侮辱性的電子評論或圖片做出反應,對那些實施網路暴力的人來說就是一種鼓勵,因為這正是他們期待的、覺得很有趣的反應,這種感覺也會使他們覺得自己很強大。最好的做法就是「舉報-拉黑-刪除」。
保護自己
如果網路暴力延伸到線下,侵犯了合法權益,一定要及時尋求法律途徑解決問題。
及時地保存設備上任何有關網路暴力的截圖,把相關的聊天內容、評論回復等都收集起來,將會是訴諸法律的重要證據。
真正的道德往往出於自律,即在不會受到任何外來懲罰的情況下,仍然憑自己的良知和信念說話做事。
如果每位網民都能發出理性客觀的聲音,面對網路暴力時堅決說「不」,這個世界將會變得更美好。
封面圖及配圖來源於網路
今日互動
關於網路暴力,你怎麼看?
歡迎留言分享~


TAG:青春朝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