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有流淚了?這部電影看完給人溫暖卻又讓人哭泣
有這麼一類片子,無論劇情如何,有沒有bug,一看準哭,眼淚稀里嘩啦的流,今天要圖解的就是這樣一部電影。
電影《天倫之旅》的英文名叫《Everybodys Fine》,聽起來就很樂觀的樣子,隨著片頭曲Catching a falling star的開場,男主角Frank在滿是綠意的院子里打理花草,一派輕鬆自然之感。
Frank的扮演者是羅伯特·德尼羅,有人對他的名字可能不熟悉,但只要看過《教父2》,《美國往事》,《噴怒的公牛》...一定會被他精湛的演技折服。
在這部劇里,他飾演的Frank是一位剛失去妻子丈夫,擁有4個兒女的父親,給電線塗保護層的工人。
他熱愛的他的家庭,可是在妻子去世的8個月時間裡,他發覺自己和孩子們的距離越來越遠。
年紀上去了,不再工作,妻子去世,兒女在遠方,他只好把時間用來打理園藝,雖然看似閑適,內心卻一直嚮往著曾經熱鬧的家庭氛圍。
孩子們約好這周末要回來看他,他迫不及待的去超市買上好的牛排,高檔的紅酒,希望藉由這個美妙的晚餐,給孩子們留下美好的回憶。
這裡有一段細節很戳人,他詢問店員推薦酒時說,我想給我的孩子們挑一些酒,店員略有驚訝的說,這些酒都是少兒不宜的,Frank笑著說,這是給我那些已經長大成人的孩子們。
對父母而言,無論自己的孩子是十歲還是三十歲,永遠都是那個需要保護的小孩啊。
為了讓聚會盡興,Frank甚至買了一台烤肉機,從前孩子還小時,他用玩具和鬼臉逗樂孩子,現在他用晚餐和驚喜討孩子歡心,從他戴著眼睛艱難的研究說書的樣子,就知道,這一定是一個深愛著孩子們的好父親。
然而,萬事俱備時,卻接到兒子Robert的電話。
他有事,來不了了。
Robert從小有音樂天賦,爸爸一直為他是個樂隊指揮而驕傲。
知道兒子不能來後,Frank很失落,然而更讓他難受的是,接二連三,他接到通知,孩子們都因為有事,來不了了。
從小就喜歡跳舞的女兒Rosie。
結了婚,有孩子的大女兒Amy,以及畫家小兒子David。
Frank非常失落,他沒有抱怨孩子們,掛了電話後默默的拷著牛排,本來滿懷期待的聚會落空,黯然神傷的樣子讓人心疼。
但是,想見孩子的念頭反而越來越強,於是他決定,既然孩子們不能回來,那我就去找他們,即使醫生勸阻他的身體不允許他坐飛機,出遠門。
妻子在時,總和孩子們保持著密切的聯繫,他負責賺錢養家,現在妻子走了,維持家庭的聯繫成了他的責任。
就這樣,Frank出發了,帶著對兒女的思念,對家庭的愛,以及一堆需要吃的葯...
在火車上,他像許多父母一樣,一聊天就忍不住講自己的孩子,講自己的過去。
作為電纜塗層工人,他勤懇工作,一周可以連續不斷包1000米長的電纜,工作幾十年,包了幾十萬米長,終於將孩子們撫養長大。
下了火車,坐上大巴,Frank奔向第一站——畫家兒子David。
然而,兒子不在家。他坐在門口等了很久。
準備離開的他無疑看到畫廊的櫥窗掛這一副畫,David畫的,然而怪異的風格卻讓他有些許陌生。
第二天一早Frank再次來到兒子的公寓,依舊沒人,他將一封信塞進他的門裡,決定去找結了婚的大女兒。
Amy作為廣告公司高層,不菲的薪資,寬敞的別墅,成績很好的兒子,恩愛的丈夫,至少在爸爸的眼裡,女兒一定是幸福快樂的,然而,初次拜訪,卻讓他疑竇叢生。
許久沒見女兒,Frank第一眼總會把她看成那個記憶中的小女孩,似乎時間還沒有過去那麼久,女兒還純真爛漫。
Amy告訴他兒子發燒了,工作焦頭爛額所以不能回家聚餐,然而通過孫子的回答,孫子根本沒有發燒,Amy在騙自己...
餐桌上一家人的氣氛也很奇怪,孫子明顯對女婿有敵意,不願意給他遞辣椒油。
而本來打算在女兒家住幾天,女兒卻很抱歉的說自己很多事沒辦法陪爸爸,總之,很奇怪。
臨走前,爸爸也遞給Amy一封信,然而忍不住盯著她問道:你快樂嗎?
Amy有些慌亂,然後回答,當然,當然...
父親似乎發現了什麼,但是什麼也沒有說,繼續前往下一站。
他去了Robert的排練廳。然而,大出意料的是,兒子並不是樂隊的指揮,而是敲鼓的。
在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總是與眾不同,是不普通的,就像Frank對兒子的預想,能指揮,能作曲,能搞自己的音樂,有光明的前途。
Robert說,事實上,自己從來沒那麼優秀。
Frank說,可是你受過專業的教育,你對自己失望了嗎?
Robert道,自己感覺很好,顯然是爸爸你失望了。
在一段對生活事業的交流之後,Frank顯然意識到,兒子和自己想像中的不一樣了,就當他想著和有幾天和兒子相處時,Robert卻說自己要去歐洲。
分別時Frank問了同樣的問題,你快樂嗎?
Robert說,很抱歉,我們不能共度一些時光。
Frank看著他,笑了笑。
兒子變成了兒時的模樣,或許在弗蘭克心裡,這四個子女都未曾長大。
鼓上留著他給Robert的信。
事實上,分別之後,Robert悄悄地跟著父親,看著他上了車,他和妹妹打電話通知父親的行蹤,他似乎也有事情瞞著父親。
Frank經過地下通道,看到一個無家可歸的年輕人,他同情的給了他錢,沒想到年輕人卻想搶他的錢。
惡劣的一腳踩壞了他的葯。
他只能撿起葯的碎片放在兜里。其中一個鏡頭讓人看了很心酸,就是他把最後一點藥渣從衣兜里倒出來,揀出裡面的衣服纖維,順著桌邊把藥渣推到手裡,倒進嘴裡,還舔了舔手心。
再次見到Rosie,她還是記憶中那個圓圓臉的小女孩。
租豪華的加長車去接父親,好像Rosie是最期盼父親出現的人,預定了天台的旋轉餐廳,她極力想讓父親開心。
弗蘭克顯然並不在乎什麼旋轉餐廳,一放下行李就趕緊拿出相機,給女兒拍照。
這時,門鈴響了,來訪者叫Jilly,托Rosie幫忙照顧baby。
吃晚餐時,Frank有點不開心,抱怨道,孩子們什麼事都跟媽媽說,從來不跟自己說點什麼。
Rosie解釋道,媽媽是很好的聆聽者,而你比較健談,容易擔心。
因為葯沒了,Frank需要趕回家,沒辦法多呆,Rosie給他買了機票,卻不知道父親不能坐飛機。Frank沒有提出異議。
分別時,同樣遞上寫得信。
弗蘭克在飛機上開始感到不適,在機上的洗手間里呼吸困難。
夢境出現,夢裡Frank終於將憋在心裡的話講了出來,嚴厲的質問孩子們:為什麼對自己撒謊?
原來弗蘭克發現了孩子們一直彙報著的幸福以及成功只是假象。
身為電線工的他對孩子們寄予厚望,大衛的畫畫天分讓他堅信這個他最愛的小兒子一定很有出息。然而子女們紛紛長大,事業有成的大女兒婚姻並不幸福,舞蹈演員的女兒居然是個同性戀,一直以為是樂隊指揮的兒子也只是鼓手而已,而最引以為傲的小兒子如今不知所蹤。
這一切都讓他備受打擊。
弗蘭克很難過。問孩子們自己改怎麼辦?
Rob回答,就當沒發生過就好。
原來媽媽一直都是這樣做的,報喜不報憂,順其自然。
經過搶救,弗蘭克醒了過來。三個子女齊聚在病床前。唯獨缺少David。
孩子們都盡量避開David的話題,Frank明顯知道有問題,要求他們實話實說。
在Frank的堅持下,女兒難過的說出事實:David死了。
內心悲痛萬分的老人還在拒絕接受這個事實。
老人始終不願相信自己已經失去了愛子。
Amy說道,老爸走的第二天,她就飛去了墨西哥。所以Amy才看似絕情的把老爸塞上了火車,
所以每個子女都在找借口不陪老爸過周末,是因為他們既擔心David又不知道如何面對父親。
Frank口中還在喃喃,不會是我兒子,不會是我兒子。
所有的語言都不足以形容老父親此刻的悲痛。他始終無法相信自己那麼優秀的兒子,居然會因為吸毒過量而死。
Frank塞進大衛門縫裡的信。被當成大衛的遺物一同寄了回來。原來老爸寫給每個子女的信,內容都一樣,就是讓子女們回家過聖誕節。
弗蘭克來到妻子的墓前,反省著自己多年來對子女教育的方式,是有問題的,他對孩子們的要求太多,導致孩子們見到他總是有壓力。所以這麼多年來,孩子們有什麼都會找媽媽說,而不是找爸爸說。他終於明白了原來與孩子相處困難的原因在哪裡了。
自己也意識到不能再把子女們當作小孩子一樣看待了。
弗蘭克回到紐約,想買下大衛的畫。
畫廊的工作人員告訴Frank,畫已經被買走了。但他們還存有大衛的幾幅畫作。
女孩挑選出來一幅。
很簡單的像孩子塗鴉的電線杆,還有捲曲的電話纜線。只有Frank知道那是什麼,,那是Frank一直引以為傲的職業。
Frank情緒震撼,內心翻江倒海,外表卻是強自鎮定。
在經歷一系列挫敗與痛失愛子的鑽心之慟後,一家人釋盡前嫌,終於擁有一個溫暖的聖誕聚會。
這就是父母吧,為了我們幾個孩子,奉獻自己的一生,思考的東西簡單又執著,希望他們成才,更希望他們平安幸福。
沒辦法評價每個人對親情的理解和做法,對孩子嚴厲,期望值過高是對是錯?報喜不報憂是對是錯?
只要這一切出於愛,能為愛理解所愛之人,就足夠了吧,不必分什麼對錯了。


TAG:空島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