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我國最後的世外桃源,進出需要穿洞,全村隱世百年自給自足

我國最後的世外桃源,進出需要穿洞,全村隱世百年自給自足

在中學時代,很多人都被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所著迷,都想去那裡看上一看。由於《桃花源記》的名氣,很多地方都以世外桃源的名義吸引遊客,可那些都充滿了大量的人工痕迹,根本算不上世外桃源。儘管桃花源是虛構的,可在我國雲南卻有一個真正的「世外桃源」。

壩美村位於雲南文山州廣南縣北部八達鄉和阿科鄉交界處,整個村子四面環山,沒有一條公路,村民們進出村莊主要是通過村裡的兩個天然的石灰岩溶洞,他們需要摸著岩壁趟水、撐竹筏、劃獨木舟、坐小船,經過幾公里長的幽暗的水洞才能進出,這是不是與《桃花源記》中所描寫的相符。

正是由於其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很難能夠與外界交往,所以壩美村長時期與世隔絕,處於半封閉的狀態,保存著良好的生活狀態,被人稱為「世外桃源」。

壩美村有著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地貌、溶洞、河流及村落,村民們需要坐船從溶洞兩側進出,隔著一個洞,兩邊的環境與生活狀態完全不同,出得洞口,眼前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門前是寬闊的田野、屋後有青翠修竹,跟《桃花源記》大致相同,也被很多人稱為「最後的世外桃源」。

壩美村裡的村民世世代代以農耕為生,現在都保存著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社會形態,村子裡男耕女織、男性女絹、雞犬相聞,他們的生產生活方式、風俗習慣、信仰崇拜等都較好地保存著壯族古老的傳統文化特徵。

壩美村的房屋也非常有壯族的特色,它的房屋以落地和半樓居兩種桿欄式風格為主,它的主要框架是以木塊為原料,在通過敷上泥巴、牛糞攔合成的粘土建造,這樣的建築非常通風、保暖。房子上層蓋瓦頂住人,底層關牲畜、堆雜物、當地壯族稱麻欄樓,也有人稱吊腳樓。

壩美村的生活幾乎都能自給自足,村民的食物、衣物、生產工具、生活用具至今基本上是自己生產,村子裡有隨處可見的水車、獨木舟、人工石磨、水磨、木碓、水紡織機等生產生活工具,這些無一不凝固了歷史,傳遞著遠古的文化信息。

壩美村跟桃花源極度相似,如果你也想體會一下《桃花源記》裡面的生活,那還說什麼呢?趕緊去那裡瞧上一瞧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琪望世界 的精彩文章:

我國被嚴重「忽略」的省會城市,一座宜居的南方「綠城」!
我國最牛的3座塑像,一座距今1000多年,一座比30層高樓還要高!

TAG:小琪望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