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科學家說人類祖先是非洲這種長胳膊的魚?達爾文的棺材板按不住了

科學家說人類祖先是非洲這種長胳膊的魚?達爾文的棺材板按不住了

『 西遊記動物園』哪條魚的手臂上有鱗

歡迎關注公眾號【薩蘇】(sasutime)

魚,怎麼會有手臂?談這個問題,我們得從豬說起。

這好像更離奇了……但是,放在《西遊記》的環境中,那就合理了。

科學家說人類祖先是非洲這種長胳膊的魚?達爾文的棺材板按不住了

▲ 雖然大多數豬都是人類餐桌上的肉食,但也有些豬並不那麼好對付

《西遊記》中,豬八戒經常偷奸耍滑,常會被誤以為沒有戰鬥力。實際上,老豬發起狠來,不是一般的兇猛。在第四十八回「魔弄寒風飄大雪 僧思拜佛履層冰」中,豬八戒被孫悟空逼著冒充童女一秤金,送到靈感大王廟等著祭賽。到地方發現那大王不守規矩,居然要先吃自己,事關核心利益,老豬當即變了臉——「現了本相,掣釘鈀,劈手一築,那怪物縮了手,往前就走,只聽得當的一聲響。八戒道:『築破甲了!』」

看來被老豬一耙築到的,還是一個裝甲妖怪呢。

只是這妖怪的甲有些特別,落在地上的兩片甲葉,竟然是「冰盤大小兩個魚鱗」——這說明所謂靈感大王應該是一條成精的大魚。

科學家說人類祖先是非洲這種長胳膊的魚?達爾文的棺材板按不住了

▲ 從古至今,披戴盔甲的魚不在少數,最早的魚類,名字便叫做甲骨魚

甲胄堅固的恐魚,三億六千萬年前稱雄海洋,直到今天看到它的化石,仍讓人感到膽寒。

然而,冰盤那麼大的魚鱗,還是太令人驚異了。西方稱直徑大於20米的海冰平台,西遊記說的明顯不是這個含義。我國古代稱月亮為冰盤,按此說也是沒法計算其大小的,但總得跟盆子口一樣大才像樣。

科學家說人類祖先是非洲這種長胳膊的魚?達爾文的棺材板按不住了

▲ 而日前有位朋友釣上一條56斤的大魚,魚鱗已經很大,也不過比一元硬幣稍大些

魚鱗像冰盤一樣大,還可以算是誇張,但此妖另一樣古怪的事情,就讓人覺得不好理解了——這個妖怪是在伸手抓豬八戒時被他築中,掉下兩塊鱗甲來。問題是,一條魚,怎麼會長出手臂來?

若是從位置算,魚也有類似手的器官,在卡通片里,魚便常用前鰭充當手臂的作用。

科學家說人類祖先是非洲這種長胳膊的魚?達爾文的棺材板按不住了

▲ 在魚的身上,有背鰭,臀鰭,尾鰭——還有酷似手臂的前鰭

可是魚的鰭從結構上看,只是軟骨連接的膜狀物,怎麼可能從上面砸下兩塊魚鱗來呢?

科學家說人類祖先是非洲這種長胳膊的魚?達爾文的棺材板按不住了

▲ 童話世界,傳說中的美人魚倒是有雙臂的,但胳膊上似乎從來沒有設計過鱗這樣的構造

是吳承恩先生說錯了嗎?人家可是大學問家。要是從科學角度理解,也不一定,吳承恩先生也許是像《紅樓夢》一樣在這兒埋了個密碼。世界上還真有一種胸鰭上有鱗片的魚,說起來,這種魚十分古怪,竟然可算是你我的直系祖先。

科學家說人類祖先是非洲這種長胳膊的魚?達爾文的棺材板按不住了

說到此處一定有人惱了——那個叫達爾文的大鬍子,給我們找了個猩猩當祖宗,已經夠讓人蕩氣迴腸的了,你老薩怎麼又給我們家祠堂里找了條魚?

沒辦法,達爾文家的猴子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它也得有個祖先,而按照古脊椎動物學家的研究,所有陸生哺乳動物,祖先都是一種不安分的魚類,這就是總鰭魚,它也是目前所知少數幾種長著帶鱗手臂的魚。

科學家說人類祖先是非洲這種長胳膊的魚?達爾文的棺材板按不住了

這種魚的化石在世界各地都有出土,它們共同的特徵是有一個酷似長矛的尾巴,和四條類似前後肢的「腿」充當胸鰭和腹鰭。

科學家說人類祖先是非洲這種長胳膊的魚?達爾文的棺材板按不住了

▲ 總鰭魚「手臂」中的骨骼與陸生脊椎動物頗為相似

總鰭魚胸鰭和腹鰭基部有發達的肌肉,鰭內原骨骼排列和陸棲脊椎動物的四肢骨構造相似。這種肉質鰭不僅能支撐身體,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沿地面移動,據推測,它平時的生活便是依靠這四條「腿」在水底以類似爬行的動作進行的。

總鰭魚長有肺,因此,在古代發生乾旱的時候,為了維持生存,總鰭魚可能從一個水塘爬到另一個水塘。這種行為久而久之,使其越發適應地面的生活。儘管有些科學家對陸生脊椎動物的祖先仍持「肺魚說」,但由地質史和發掘的化石證明,總鰭魚最有可能進化為古代的兩棲類。

在泥盆紀總鰭魚繁盛的時代,地球的陸地上已經有茂密的植物(主要是類似於蕨類的早期植物),而動物只有昆蟲之類,比如翼展兩米的大蜻蜓,它們看到一條魚不受規矩地爬上岸來,肯定也會大吃一驚,認為看到了類似靈感大王的妖精。

總鰭魚的前鰭內部長有骨骼,可以充當手臂的作用,外表覆蓋鱗片,正符合通天河魚怪的特徵

那麼,在唐朝的時候,孫悟空它們有可能遇到一條總鰭魚變成的妖怪嗎?

直到八十年前,人們可能依然會對這個問題說「不」,但是現在這個答案已經改變了。這是因為在很長時間裡面,人們認為總鰭魚早已經絕滅了——它畢竟是一種比恐龍還要早得多的動物。到六千萬年前,總鰭魚的化石便從世界各地銷聲匿跡了。如果有人認為它還能倖存下來,那你必須解釋清楚這之後一代一代的總鰭魚們為何沒在地球上留下化石的痕迹,難道它們死後還會用法術把屍體隱身嗎?

然而,1938年聖誕節前的一天,非洲「涅尼雷」號漁船的漁民在南印度洋的葛摩群島作業時,捕捉到一條怪魚。這條聞所未聞的魚十分兇猛,體長一米多,全身的魚鱗似鐵甲,尾鰭似短矛,滿口利齒,用手一動,它便憤怒地把牙咬得喀嚓作響。這條魚出水後活了四個小時,如果沒有人搭理估計會被當作紅燒魚吃掉,但當「涅尼雷」號抵達南非東倫敦港時,恰好遇到了一位博物學者等在那裡。這就是年輕的博物館研究人員娜汀梅?拉蒂邁女士,這位拉蒂邁小姐當時是南非羅茲大學一位解剖學教授的助教,經常到海邊為教授收購一些魚類標本。她發現了這條魚,而且發現這條魚的鰭卻與眾不同,它的鰭酷似一條條胳膊或腿,與身體相連。這位聰明的助教將這條1.5米長、57千克重的怪魚運回博物館,給它拍照、繪圖,將其製成了標本——當時學校在放假,只能用鹽腌鹹魚一樣把它保存下來,所以第一條這種魚的標本很寒磣。

結果,這條魚震驚了世界——它居然就是消失了六千萬年的總鰭魚,無論外觀還是骨骼,與當年的祖先幾乎沒有變化,這種魚被用拉蒂邁小姐的名字命名,稱為「拉蒂邁魚」,也被稱為「腔棘魚」

此後葛摩群島附近陸續捕到這種神秘的怪魚,更加證明了它的存在。這種魚的發現,揭開了總鰭魚六千萬年前存活的秘密——它的一支選擇了進入深海,在低溫、黑暗的水下洞穴中生活,新陳代謝低到了極致,結果,在葛摩群島狹小的深海地域里,它們默默無聞地生存了下來,直到今天。它顯然是拒絕了進化論的誘惑,是一種十分保守的動物。

它的存在,說明孫悟空和豬八戒於唐代在通天河遇到總鰭魚是有可能的,六千萬年,足夠修仙了,而且此魚鱗甲堅硬,看來很有些靈感大王的模樣。當然,最後調查的結果證明,魚的品種有些差異,但是和總鰭魚有一個相同的地方,那就是這個靈感大王,也是一條外來品種的魚。

科學家說人類祖先是非洲這種長胳膊的魚?達爾文的棺材板按不住了

1982年葛摩政府將一條珍貴的拉蒂邁魚浸制標本贈送給我國。這是直到今天,我國保存的唯一一條拉蒂邁魚

拉蒂邁魚離開低溫和黑暗的深海活不久,我們在中國任何一條河流中,至今沒有發現活的總鰭魚影子。所以,如果真的能在通天河發現一條總鰭魚出現,那一定會和發現一個靈感大王一樣令人驚訝。

如果是那樣,說不定我們會用拉蒂邁魚的命名方法,把它命名為孫悟空魚,或唐三藏魚。

【完】

歡迎關注公眾號【薩蘇】(sasutim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薩蘇 的精彩文章:

二戰侵略了大半個亞洲的日本,為啥獨不敢動中國這座彈丸小城?
這才是真正的中國脊樑-評《無問西東》

TAG:薩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