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傾聽國際期待,做出中國經濟新貢獻

傾聽國際期待,做出中國經濟新貢獻

在近日舉行的達沃斯論壇年會上,各國人士高度關注有關中國經濟發展的積極信息。「中國在達沃斯論壇上傳遞的信息非常正面,」阿聯酋經濟與貿易事務官員穆罕默德·謝拉夫說,中國的開放不僅有益於中國,也是世界各國的機遇。「感謝中國對世界的支持和貢獻。」外國網友的話,說出了國外普通民眾的心聲。(1月30日人民日報)

1月23日至26日,世界經濟論壇2018年年會在瑞士達沃斯小鎮舉行,今年論壇的主題「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運」延續了習近平主席去年出席論壇年會時論述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鶴特别致辭介紹了未來中國經濟政策的頂層設計,表明中國經濟新時代將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達沃斯的中國聲音再次讓與會者在寒冬感到了中國經濟帶來的陽光暖意。而隨著1月1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2017年中國經濟成績單,連日來,國際聲音也都在點贊中國經濟新時代,期待中國經濟新動力。

本次達沃斯論壇最大看點之一是中國向世界經濟注入信心。年會開幕前一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報告將去年10月所作今明兩年世界經濟增長預期分別調高0.2%至3.9%,並將對2017年全球經濟增速的估值上調至3.7%,宣告世界經濟迎來自2011年以來的最大增幅,這與中國經濟實現7年來GDP首次提速是如此地步調一致。對此,德國、比利時、法國、巴西、哈薩克等國經濟專家均一致認為,中國是世界經貿復甦「最重要因素」,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將繼續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而廣大發展中國家人民也對搭乘中國發展快車滿懷期待。對於這些點贊與期待聲音,一方面我們要認真傾聽,并力爭做得更好。另一方面,也要團結世界各主要經濟體,靈活運用好中國動力、中國倡議、中國角色,為引領全球經濟復甦持續做出中國新貢獻。

以市場與改革經驗用好中國推動力。2017年中國GDP增速高達6.9%,經濟總量躍上80萬億元人民幣新高,人均GDP已接近一萬美元大關,這代表著中國將擁有潛力巨大的內需市場。2017年,中國經濟發展的外溢性進一步增強,從商品貿易角度來看,我國進口增長18.7%,出口增長10.8%,高速增長的進口為其他國家提供了外部需求,從而對世界經濟穩定復甦做出了貢獻。而從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國進口額增加了5815億美元,佔世界貿易增量的將近20%,成為全球貿易復甦的重要拉動力量。2018年,中國將迎來改革開放40周年,並將首次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而預計未來五年,中國將進口超過10萬億美元的商品和服務,中國卓有成效的發展經驗,與巨大的消費市場和越加開放的力度,將讓世界各國共享中國發展機遇。

不斷夯實中國倡議內涵。去年達沃斯論壇,習近平主席把脈世界經濟面臨的問題,提出「堅持創新驅動,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長模式」「堅持協同聯動,打造開放共贏的合作模式」「堅持與時俱進,打造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堅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發展模式」的四點主張,這與中國在維護經濟全球化和引領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可謂言行一致、負責擔當。面對紛繁複雜的國際局勢,中國要堅定不移地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一方面,我們要持續推動供給側改革和創新驅動,彌補國內經濟短板,提升中國經濟新動能;另一方面,我們要聯合志同道合者,共同抵制形形色色的貿易與投資保護主義,維護WTO多邊貿易體系,不斷擴大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朋友圈」。

做出中國貢獻,勇敢擔當中國角色。中國角色,不僅是國內經濟的創新驅動和共奔小康,還應該是世界經濟的「推進器」的「壓艙石」。我們要以「親誠惠容」匯聚起周邊共同發展的合力,讓各國共享中國發展機遇。我們要把「一帶一路」打造成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路徑和宏偉實踐,通過與80多個國家和組織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政府間協議,持續推動一系列重大項目落地開花,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共建碩果累累的「百花園」,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推動構建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南方網劉立峰)

(稿件來源:南方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方網評 的精彩文章:

中非合作論壇升級為峰會透露了什麼?

TAG:南方網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