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一位玉雕大師長辭,他為我們留下了什麼?

一位玉雕大師長辭,他為我們留下了什麼?

《藏玉》

專註傳統和田玉

 

為您打開玉石收藏之路


再過一百年,可能沒人會記住我的名字,但一定還有人欣賞我的作品,這就足夠了。——馬進貴


  就在昨天,1月27號下午,一位玉雕大師離我們遠去。中國玉文化研究會玉雕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馬進貴因病在烏魯木齊逝世,享年71歲。

  這位新疆玉雕界被稱「馬爺」的玉雕大師,一生有著不可磨滅的豐功偉績。他將失傳的金銀錯工藝重新展現給世人,同時,改變了新疆有玉無雕的局面,

推進了新疆玉雕技藝的發展

。是新疆玉雕行業當之無愧的領軍人物。

他為我們留下的


  作為新疆玉雕界泰斗,金銀錯第一人,他被我們尊稱為「馬爺」。他將一個失傳多年的絕技重現給世人,那就是金銀

玉雕技藝。

  也許你對金銀錯並不是特別的了解。但很多人都應該見過它。金銀錯在青銅器經常有出現。

  

什麼是金銀錯?

金銀錯工藝最早始見於商周時代的青銅器,主要用在青銅器的各種器皿,車馬器具及兵器等實用器物上的裝飾圖案。

其表現手法為在器物表面上繪出精美圖案,依圖案之形鏨出槽溝。將純金或純銀拉成細絲或壓成薄片嵌入圖案中,而後打磨平整。

  乾隆皇帝酷愛玉器,曾下聖旨命清宮造辦處仿製一批金銀錯玉器,並賦詩讚其精美的做工。但因為金銀錯玉器對工藝有著極高的要求。所以在乾隆之後國力不濟,清道光年後,

「皇家製造」的玉工最終被裁員,隨著這一代玉工逝去,金銀錯玉器最終成為中國漫長的玉文化中的流星。

  到建國後的1964年時,潘秉衡大師參照一隻殘玉,制出了一款「壓銀絲嵌執壺」,算是對這種工藝的第一次恢復。但悲劇重演,當時正遇上建國時百廢待興的「艱難時世」,

金銀錯工藝失去了被發揚光大的機會。隨著潘秉衡大師老去,金銀錯工藝再次失傳。

  

直到2004年,馬進貴的二件金銀錯作品,再次震驚世人,讓金銀錯這種玉器重現人間。而中間玉器金銀錯中斷了將近40年。

  2004年11月,在中國寶玉石協會舉辦的「天工杯」玉雕精品展示會上,馬進貴的「白玉錯金鑲寶石西蕃壺」和「黑碧玉錯銀鑲寶石西蕃壺」兩件作品亮相,讓人們重現目睹了金銀錯工藝的美。

  曾經的驚鴻一瞥,讓馬進貴記住了金銀錯。一轉三十年,他用自己的信念復原出了這種

驚世之作。

  在玉雕創作上,他並不想走別人的老路,而是要力爭創作出代表新疆獨特風格的作品,而伊斯蘭文化就是很好的載體。這些具有濃厚的伊斯蘭風格的

金銀錯作品

,雍容華貴、絢麗多彩,獨樹一幟。

  歷史上的金銀錯多局限於實用性器皿,馬進貴將金銀錯工藝擴展到裝飾品,如手鐲、玉佩、戒指、項鏈等。

拾起傳統,走出守舊!


永遠在追求中生活


  

無論是對於新疆玉雕、亦或是國內玉雕行業來說,我們失去了一位老前輩、玉雕界失去了一位良師益友!

他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種技藝,更是一種精神。

  

對於金銀錯這種工藝,

馬進貴說,「這一特技要說高不可攀也未必,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沒有做不了做不好的。」

之前採訪報道

  

馬進貴信奉「天道酬勤」這四個字

,他踐行了自己的信念,

他將畢生精力、智慧、技藝和心血都用到了金銀錯上。

同時也告訴我們,作為一名玉雕師的追求與風骨。

  

就像他所說,技術永無止境,藝無止境,但我們要給自己設定一個,永遠在追求中生活。

  他有著諸多的

頭銜: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玉雕大師,中國玉文化研究會玉雕專業委員會常務副會長……但也許更讓我們記住的是他作為一名玉雕人,他完成了驚鴻的使命!作為一名堅守信念的匠人!

作為一個對玉文化的不懈追求者。

  一位玉雕大師與世長辭,留給我們的將會永存!

  大師千古!


  

(註:藏玉昨日訃告文章《沉痛悼念,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馬進貴因病逝世!》,因引用烏魯木齊晚報藝周刊之前的採訪話語,被舉報刪除,特此抱歉!)






和田玉鑒定、收藏指導


個人微信ID:icangyu2





▼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藏玉 的精彩文章:

一塊切出來的廢料引發的故事!|藏玉漫談
從一塊透明的和田玉說起!什麼才是溫潤如玉?

TAG:藏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