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醫生,我有幽門螺桿菌,我孩子怎麼辦?

醫生,我有幽門螺桿菌,我孩子怎麼辦?

先講一個故事

昨天我坐門診,一位家長帶個小女孩來看病。家長說孩子偶有肚子痛2周,主要是肚臍部位隱隱作痛。

2周時間不算長,先做個B超吧,然後去做個C13呼氣試驗,排除下幽門螺桿菌。

孩子剛要離開診室,我總覺得那裡不對頭,於是多看了孩子一眼,發現小女孩臉色有點蒼白。我順手開了個血常規檢查。孩子家長說前幾天化驗過了沒事,他雖然有點不樂意,但是還是去化驗了。

過了一會,孩子爸爸跑過來說呼氣試驗做不了,昨天吃過抗生素了。我說「先化驗血常規、做腹部B超吧」。

又過了一會,孩子爸爸拿著報告氣喘吁吁的過來了。血常規報告顯示血紅蛋白82g/L(正常範圍120-160g/L),原來孩子臉色發白不是皮膚白皙,而是貧血引起的呀!我再一問,孩子說最近幾天大便一直是黑色的。

孩子很有可能存在消化性潰瘍合併出血,所以肚子痛,貧血,大便像柏油一樣黑。目前迫切需要胃鏡檢查一下證實我的診斷。

孩子早晨到現在還沒有吃飯正好可以做胃鏡。我和孩子爸爸講明情況,孩子爸爸似懂非懂,但是同意做胃鏡看看。胃鏡室同事正要去吃飯,被我拉過來給孩子做了胃鏡。

胃鏡結果:十二指腸球部巨大潰瘍(2.5cm),幽門螺桿菌感染。

幸虧我多看了孩子一眼,否則這麼巨大的潰瘍要是漏診了,很有可能繼續出血,甚至會穿孔、開刀。

當醫生需要有豐富的經驗、高度的責任心,該做的檢查不要省。有時候貌似幫病人省錢,漏診誤診了病人可能花的錢更多,造成的傷害更大。

這個小女孩診斷清楚了,治療就方便了。禁食補液,奧美拉唑、甲硝唑等三聯治療2周,6-8周複查胃鏡。

家人也去查幽門螺桿菌,分餐。

下面是10個兒童消化科門診家長常問到的問題

1.兒童沒有消化道癥狀,需要查幽門螺桿菌嗎?

不需要。

根據《2017 ESPGHAN/NASPGHAN 指南:兒童和青少年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管理》及中國的《兒童幽門螺桿菌感染診治專家共識》,都不推薦常規對兒童進行幽門螺桿菌的檢測。除非有特殊的疾病治療需要,才對兒童進行幽門螺桿菌的檢測,不應在單純地檢測兒童是否感染幽門螺桿菌。

2.學校體檢偶然查出來幽門螺桿菌,沒有癥狀需要治療嗎?

不需要。

治療幽門螺桿菌講究性價比。如果沒有什麼癥狀,性價比不高,可以不治療。畢竟2種以上抗生素需要聯合應用2周,還是有一定副作用的,特別嬰幼兒喂葯特別困難。

但是國外專家共識說,如果治療可以考慮與患者/家屬討論後進行。

3.消化性潰瘍兒童需要查幽門螺桿菌嗎?

推薦為胃或十二指腸潰瘍兒童進行幽門螺桿菌檢查。如果確定幽門螺桿菌感染,應給予治療和根除。

4.腹痛的兒童可以查幽門螺桿菌嗎?

對於功能性腹痛時間兒童,可以查幽門螺桿菌,特別是其他檢查找不到原因的時候。

5.幽門螺桿菌感染治療後需要複查嗎?

需要

6.幽門螺桿菌感染治療多久複查?

至少停用奧美拉唑、抗生素2周以後再進行幽門螺桿菌檢查。

7.哪些兒童需要查幽門螺桿菌?

根據國內《兒童幽門螺桿菌感染診治專家共識》,兒童有檢測幽門螺桿菌的指征:

1. 消化性潰瘍;

2. 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

3. 慢性胃炎;

4. 一級親屬中有胃癌的患兒;

5. 不明原因的難治性的缺鐵性貧血;

6. 計劃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葯,包括低劑量阿司匹林。

而《2017 ESPGHAN/NASPGHAN 指南:兒童和青少年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管理》補充提到,對於要尋找慢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病因的患兒,可用非侵入性的方法檢測幽門螺桿菌。

8.哪些幽門螺桿菌檢查適合兒童?

胃黏膜組織活檢(快速尿素酶試驗、胃黏膜組織切片染色、胃黏膜幽門螺桿菌培養等)、尿素呼氣試驗、糞便幽門螺桿菌抗原檢測、血清幽門螺桿菌抗體檢測。

首選13C 尿素呼氣試驗,簡單方便,無創傷,適用於兒童。

血清幽門螺桿菌抗體檢測只能說明感染過幽門螺桿菌,但是不能說明現在是否感染。

9.兒童幽門螺桿菌感染常用治療方案

一線方案:奧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黴素14 天;青黴素過敏則換用甲硝唑或替硝唑;

在克拉黴素耐葯率高的地區,可用含鉍劑的三聯療法或序貫療法。

10.為什麼我孩子幽門螺桿菌感染治療總是失敗?

原因較複雜。

可能與以前抗生素濫用導致現在的抗生素耐葯有關;

可能與CYP2C19基因多態性有關,影響奧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

有的可能沒有按時服藥;

有的可能是家人沒有同時殺菌,又傳染給孩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復旦兒科黃志恆 的精彩文章:

TAG:復旦兒科黃志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