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玩耍申請書」走紅網路,「管」出來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玩耍申請書」走紅網路,「管」出來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

前幾天,Mommy在網上看到了一封「申請書」,感觸良多。

四川一個10歲的小女孩,在期末考試之前想要跟同學一起出去玩,於是給父母寫了一封「玩耍申請書」。

小女孩在申請書裡面寫道:

由於期末考試臨近作業比較多,壓力比較大,為了能調理好精氣神,在考試中取得出好成績,特向美麗的媽媽和帥氣的爸爸申請周六下午和同學出去玩。

看完這封申請書,Mommy真是哭笑不得。小小年紀已經這般鬼靈精怪,為了能夠得到父母的同意,居然耍起小心機刻意「討好」父母,實在可愛。

但是回過頭來想想,又好像有點可悲。玩耍本來就是孩子童年該有的生活,可是現在卻要淪落到要向父母「卑微」申請的地步。

現實生活中,像小女孩父母一樣嚴格要求孩子的父母不在少數。Mommy知道所有的父母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怕孩子因為沒有能力管好自己而耽誤大好時機,從而在孩子的人生中扮演起了「管理者」的角色。

「管」出來的孩子多半無能

管孩子對於父母來說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畢竟無論從哪方面來講,孩子都還不足以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這種出發點無疑是好的,但過程卻有點那麼不盡人意,父母在管孩子的過程中,要麼像文章開頭那個小女孩的父母一樣把孩子管的太嚴,要麼就太過於溺愛孩子。這樣「管」出來的孩子,多半都是不能獨立的「巨嬰」。

Mommy曾在公交車上聽到過一個女人跟老公打電話討論孩子的作業問題(請原諒我當媽之後,一聽到有關孩子的話題,好奇的雷達就會迅速打開),女人跟老公抱怨說,因為孩子奶奶經常插手孩子的作業,讓兒子養成了懶惰的習慣,所以現在一旦離開別人的監督,作業就完全應付了事,做得一塌糊塗。

現在,輔導孩子寫作業是很多家長的噩夢,在父母圈流行著這麼一句話「不談作業時,母慈子孝連摟帶抱,一涉及到做作業,雞飛狗跳,烏嗷喊叫,讓路人恥笑,讓老人血壓升高,讓鄰居不能睡覺!」

很有畫面感對不對?但這就是很多父母的真實寫照。不知道從何時起,父母對孩子作業的關心程度已經遠遠超過孩子自己的關心程度了,這樣的情況下孩子怎麼可能具備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

我們時常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管教」孩子,然而絕大多數時候我們並沒有「管」好孩子,反而讓孩子成了只會「等、靠、要」的巨嬰。

GIF

小時候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讓多少人在報考專業、畢業找工作的時候習慣性地等著父母出面?讓多少人到獨立生活後連飯都不會做靠著外賣度日?讓多少人在結婚生子的時候,眼巴巴望著父母掏空一輩子省吃儉用的積蓄?

引導比「管」更重要

我們管孩子是希望孩子越來越好,而不是靠著我們越來越好,所以在「管」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不應該扮演一個管理者,告訴孩子每一步該怎麼走,每一步該怎麼做,而應該做一名引導者,引導孩子自己去想該怎麼走,怎麼做。

Mommy在看《小豬佩奇》的時候,看到過這麼一個情節:

豬爺爺在自家院子里種了很多新鮮的蔬菜,中午的時候豬爺爺和豬奶奶就用園中新摘的蔬菜招待佩奇一家。但是很遺憾,喬治是個挑食寶寶,他既不喜歡吃黃瓜,也不喜歡吃生菜,更不喜歡吃番茄。

在爸爸媽媽和奶奶都勸說無果的情況下,爺爺想到了一個辦法,他把黃瓜、生菜、番茄做成了喬治最喜歡的恐龍形狀,喬治的興緻一下就被點燃了,很快就把黃瓜、生菜、番茄全部吃光了。

相比爸爸媽媽的勸說,豬爺爺的這招引導就很高明了,不費吹灰之力就讓喬治主動吃下自己不喜歡吃的東西。

在養孩子的過程中,培養孩子的主動性遠比什麼都重要。為人父母最高的境界不是把孩子「管」得很好,而是孩子離開我們之後依舊可以活得很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媽咪部落 的精彩文章:

寶寶聰明除了胎教,你還需要它!

TAG:媽咪部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