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打針,不吃藥,身上這個5個地方按一按就能退燒

不打針,不吃藥,身上這個5個地方按一按就能退燒

很多人一發燒就往醫院跑,開始吃藥或打退燒針,可是遇到半夜交通不便、或是孩子發燒已經不起路上折騰時怎麼辦?

今天教大家3個退燒穴位和1條經絡,緊急時拿刮痧板刮一刮,很快即可退燒!並且純物理療法,對身體無傷害哦~

穴位一:大椎穴

位置:

大椎穴位於背部第七頸椎棘突與第一胸椎棘突之間,約與肩平高。

取穴方法

大椎穴位於脊柱區,後正中線上,當第七頸椎棘突下間凹陷處。俯首或俯伏取穴。

按摩方法:用食指緩緩用力按壓大椎穴,持續數秒再慢慢放手,反覆操作10~15次;

大椎穴可以輔助治療感冒、肩背痛、頭疼、咳嗽、氣喘等。其也是解表退熱的常用穴,不管患了風寒感冒,還是因為其他病變造成的高燒不退,按摩這個穴位,可快速輔助退燒;

穴位二:委中穴

位置:

委中穴在腘橫紋中點,當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肌腱的中間。

委中穴位於膝關節後面,腘窩橫紋之中點,當股二頭肌腱與半膜肌肌腱的中間。

取穴方法

俯卧或站立位。在腘窩橫紋上,左右兩條大筋(肱二頭肌腱、半腱肌腱)的中間(相當於腘窩橫紋中點處),按壓有動脈搏動感處即為此穴。

按摩方法:按揉時,力度以稍感酸痛為宜,一壓一松為1次,一般可連續按壓20次左右;

功效:委中穴除了有助於緩解退燒之外,中醫上還有「腰背委中求」的說法,即長期久坐、姿勢不當造成腰背和肩膀不舒服的上班族或常感到腰酸背痛的老年人,常按委中穴可以通暢腰背氣血。

穴位三:曲池穴

取穴:曲池穴在人體的胳膊肘外側,準確位置是肘橫紋橈側端凹陷處。取穴的時候,先曲肘,讓手大臂和小臂呈90度角,讓手握拳朝向內側,讓形成的直角面與人體的身體面垂直,然後找到人手肘橫紋的外側端的位置即是曲池穴所在。

按摩方法:以指腹按壓或敲打1~3分鐘,每天次數不限;

功效:主要具有散風止癢、清熱消腫、疏通經絡之功效。按摩曲池穴能治療肩肘關節疼痛、上肢癱瘓、高血壓、蕁麻疹、流行性感冒、扁桃體炎、甲狀腺腫大、急性胃腸炎等;

穴位四:合谷穴

取穴:在第一掌骨和第二掌骨間凹陷處,或將另一隻手的拇指第一關節橫紋正對虎口邊,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處即是合谷穴;

按摩方法:每次按壓100次,每天3次,按壓至有酸麻感;

功效:按摩合谷穴最大的功效就是預防感冒,可以鎮靜止痛,通經活絡,清熱解表,增加身體抵抗力;同時頭痛、耳鳴、耳痛、牙痛、咽炎或扁桃體炎引起的咽喉腫痛、咳嗽及其他五官疾病,按摩合谷穴,都能快速減輕疼痛;

穴位五:外關穴

取穴:伏掌取穴,外關穴在腕背橫紋中點往上2寸(兩橫指)處;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按壓尺骨與橈骨間隙重點,以感到酸脹為宜;

功效:外關穴是解表退熱的要穴。經常按摩外關穴能夠清熱解毒、通經活絡、緩解治療耳鳴、頭痛等癥狀;

以上5穴位1經絡,刮拭到位,一般15分鐘後即可退燒。完全安全的退燒方法,不妨試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眾托幫 的精彩文章:

天氣太冷要貼暖寶寶?這6類人千萬要謹慎!
加不完的班、買不起的房,中國人都有的焦慮症,你還不治?

TAG:眾托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