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亞布的昆夏論證據

亞布的昆夏論證據

亞布的昆夏論證據

作者:亞布

對於夏朝,現在有多種理論:

一是國內的中原論,代表遺址二里頭,無文無字,複製出一個農貿市場大棚一樣的宮城,後來連親手製造的專家自己都不敢相信了,這是夏朝嗎?

二是羅靈傑的埃夏論,但古埃及的歷史年表與夏朝不符,古埃及文字雖與漢字有相似性,但埃及文字破譯後,與夏朝無關。

三是我提出來的昆夏論。夏朝在昆崙山一代,古書及《山海經》有明確記載:「崑崙虛遠在西北,帝之下都」,這說明夏朝都城在西北方向,而不是東方二里頭。且在喀喇昆崙山與喜馬拉雅山交匯處出土了哈拉帕古城印章文字,據我破譯結果顯示:與《山海經》很多內容記載一致。所以我認定哈拉帕文明就是夏文明,哈拉帕古城就是崑崙虛。中華起源於昆崙山,不在中原或埃及。

我之說以這樣堅定的認為哈拉帕印章文字是夏朝文字,哈拉帕古城是夏朝都城崑崙虛,主要有以下幾點證據支持:

一、筆者沿著《山海經》的脈絡,參照水書、甲骨文和金文,嘗試破譯了50枚印章上的文字。從破譯的結果來看:僅僅破譯了50枚印章,就出現了12位中國古籍上夏朝以前的人物。這些人物包括伯子杼、大禹、因乎、貳負、虞舜、共工、仁羿、用侯、丹朱、巫咸、華胥、曾侯。這些人物都記述在《山海經》、《古本竹書紀年》及《史記》里。50枚印章里還包含有「余、施、殷、曾、用、朱、有虞氏、昆吾氏、風、卜、曲、牛、儲、且、世、邠、華胥氏、穀穀、干」,19個上古姓氏。

二、印章文字與中國古代帝都崑崙墟的地緣關係

出土印章文字的哈拉帕古城,儘管離中國更近,可發現印章文字的人,卻還是把它歸結為印度文明。稍有點歷史知識的人,都會知道:印章文字大約發現於1922年-1930年之間,而那個時候的印章發掘地還在英屬印度統治之下,並不是現在的巴基斯坦。因為發現印章文字的人,是帶有濃厚殖民意識的西方人,他所要做的工作就是:為殖民合法化找到理論依據。這也就催生了雅利安人入侵印度的神話,催生了中國文明西來學說。自詡進步文明的西方考古工作者,也自然不會把哈拉帕這頂桂冠給中國戴上,這也就成了印章文字至今還沒破譯的瓶頸。

按照《穆天子傳》所云:「自宗周瀍水以西。至於河宗之邦,陽紆之山,三千有四百里。自陽紆西至於西夏氏,二千又五百里」。就是說周朝的時候,鎬京(今西安市)到西夏氏的距離合周制五千九百里,約合現在二千零四十公里。筆者在百度地圖上使用測距軟體,測得西安向西二千零四十公里處,正是現在的中巴邊境,五河之源。 也就是《山海經》裡面所說的昆崙山。而昆崙山周朝時隸屬於西夏氏。那麼,西夏氏是不是和我們一樣,也是夏朝的後裔呢?筆者認為:是。因為周穆王效仿古天子巡狩四方,入西夏諸國以後,多逢宗親,就像是回到老家一樣。況且出土印章文字的哈拉帕古城,就位於喀喇昆崙山與喜馬拉雅山交界處。而中國古籍上也一再強調:「海內崑崙墟遠在西北,帝之下都」。儘管古籍上記載的昆崙山和現在的喀喇昆崙山,所指的範圍可能不太一致,但不會出其左右。

三、印章文字與水書、甲骨文的同源關係

水書與甲骨文同源這個事實,在現在的華文世界裡沒有爭議。我曾對水書、甲骨文和金文進行過對比研究:分析得出的結果也是水書比甲骨文古老,甚至比印章文字還古老。雖然現在的水書受漢字的影響嚴重,但從可以確定為原始水書文字的情況來看,水書中的文字都是最基本的生活訴求,就連官爵之類的文字都極少出現,說明水書產生於階級社會之前,也停止造字於階級社會之前。停止造字以後,水書就因襲漢字,往往是把漢字反寫,以示區別。而印章文字情況截然不同。在《印章文字與哈拉帕古城遺址考辯》裡面,我破譯過「帝、王、公、侯、伯、子」六個字,而且把這幾個印章文字與甲骨文、金文進行了對比,做了論證。從這個現象上可以看出當時的印章文字,儘管變體很多,還處在發展階段,但肯定比水書成熟。從印章文字和甲骨文的發展規律來看:印章文字和甲骨文都借鑒了古老水書的造字方法,只不過印章文字是朝向簡潔的符號化發展,而甲骨文卻恰恰相反,朝向繁縟的象形文字發展,但其同源性是顯而易見的。筆者還發現一個有趣的巧合: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哈拉帕印章文字基本字元有400多個。這與我們現代漢語有字根400多個的數目極為吻合。這似乎也證明了甲骨文,乃至現代漢語,是在印章文字基礎上完善起來的。

四、圖畫印章與《山海經》的映證關係

考古需要實證,我們無法迴避這個問題。如果在哈拉帕和摩亨佐.達羅古城,出土了一件《山海經》裡面記述的文物,可以用巧合解釋。而問題卻是:在哈拉帕和摩亨佐.達羅古城遺址出土了多件《山海經》裡面記述的文物,這就不能不讓我們引起重視。據我考證:至少有四枚圖畫印章,刻畫的是《山海經》裡面記述的故事。它們是黃帝戰蚩尤、應龍殺蚩尤和夸父、二八神、怪獸「雙雙」。這些印章故事,被我寫成《印章上的山海經故事》,發在貼吧里。

五、朵拉維那古城還發現了迄今為止印度河文明遺址中唯一成排的文字遺迹(圖0076),就是城北門樓上的9個字。我使用哈拉帕《印章文字單子破譯表》,查得這9個文字的印章字碼為:0020.0084.0080.0020.0028.[未譯文字].0020.0020.0061.譯作現代漢語:子中華子因[未譯文字]子子蠅。哈拉帕印章文字「中華」兩字,本來我是在不同的印章上破譯的,沒想到這兩個字:竟然聯合起來出土於朵拉維那古城的北門之上。譯作:中華。這是我破譯哈拉帕印章文字,首次發現這種文明與「中華」有關的文字證據。

六、在我破譯哈拉帕印章文字「丹朱」的「丹」字時發現「丹」字,是丹水的地形圖。這幅地圖,與印度河上游南部的四條支流形狀完全一致,簡直分毫不差,甚至我都懷疑夏朝以前有航拍技術了。

綜合以上幾點,又結合《山海經》記述的年代,我把印章文字的年代斷在伏羲至於夏朝,就是大約公元前3100年-公元前1600年。這1500年也正是中國無信史階段,甚至當今有些網友開始懷疑夏朝是否真的存在,這已經動搖了中華五千年文明的根基。

筆者認為:不僅夏是信史,而且伏羲也是信史。近些年,筆者使用巴基斯坦的出土印章,對照《山海經》、《古本竹書紀年》、《穆天子傳》、《史記》、《尚書》等史籍研究,隱約看到一個縱橫在亞洲大地,上至伏羲,下至夏朝的龐大古國。按《山海經》所記述的範圍來看:這個帝國疆域西至伊朗高原;東抵中國海,北到西伯利亞,南達印度洋。應該是那個時代最強大的帝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別給你的蛙吃這些啦!你這是在害你的蛙!
做遊戲認字,告別乾巴巴的說教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