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陶瓷是好陶瓷,關鍵是你怎麼看!14個陶瓷鑒定行話圖文詳解

陶瓷是好陶瓷,關鍵是你怎麼看!14個陶瓷鑒定行話圖文詳解

面對火爆異常而又錯綜複雜的古舊瓷器市場,不少人顯得無所適從。其實,很多專業收藏瓷器的藏友,在研究或者交流的時候都會用到一些專業術語,所以總結了一下,供藏友們參考。


1粘砂:

指的是釉面上有一些遺落的窯灰,或者是在器底因墊燒粘結有砂粒。一般常見於器足。

2磕傷:

器身胎釉的某一部分,被其他物體碰撞而磕壞;同於口、足磕傷。


3開片:

由於胎體粗松或燒結火度不足,還有的因是漿泥胎體,在驟然冷卻時,胎釉的分子結構收縮係數不平衡所導致的自然裂紋。呈現出深淺不一、大小不一,互相交錯的長短開片紋。

4軟道:

釉面久經磨擦出現的細微絲紋。


5劃傷:

釉面或彩繪的表面,被硬物劃破後所留下的傷痕。


6磨釉、傷釉:

由於釉面和其他物體磨擦,致使釉面局部損傷。


7失亮:

器物釉面因長期使用,經久磨損失去光澤。


8剝釉:

由於胎釉結合不緊密,釉層從胎體上自行脫落,多見於孔雀綠和茄皮紫釉等等低溫秞器。

9脫釉:

釉面受鹽、鹼、酸的腐蝕,或入土年久受侵蝕而致剝落。


10傷彩:

色彩表面局部或者是全部,被磨劃致傷。

11脫彩:

器物上的彩繪紋飾,由於經久使用而磨脫,或是入土年久被侵蝕變質而脫落(其中繪金彩的紋飾更易脫去),或因長期受雞毛撣的拂掃而無存留。


12水銹:

器物長期受土埋或水浸,有灰、黃、鐵紅或銅綠色等化學物質粘附在器表。


13炸底:

器物底部被投放入的物件撞擊致傷,形成的裂紋。


14耍圈:

器物胎底面和器身沾接處出現一圈裂紋,有的已經斷離,以明代的缸、罐最為常見。

了解這些專業術語,將有助於新進藏友們快速入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藝術品鑒定網 的精彩文章:

藝術品金融化已完成第一步+資產化
價值百萬的南紅竟然卻淪為地攤貨?南紅最常見的造假手段大揭秘!

TAG:中國藝術品鑒定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