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後,Google 登月大獎最終也沒發出去
2007 年,Google 與 XPrize 基金會宣布成立 Xprize 登月比賽,目的用來鼓勵私人公司探索月球。
由於難度較大,這項比賽曾多次延期,但依然沒有任何參賽者有希望獲勝。上周,Google正式宣布今年 3 月 31 日截止日期之後不會再延期比賽,以目前參賽者的進度來看,該項賽事將不會有贏家。
在這之前,登月這種活動一直被視為是以政府力量才能做到的事情。從 1969 年,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第一次登上月球到 1972 年「阿波羅」計劃結束之後,40 多年來還沒有過其他的載人航天器離開過地球軌道。
Google 與 XPrize 基金會為實現這個計劃設置了一個登月獎(Lunar Xprize)。他們設立的標準並不真要求宇航員登陸月球,而是要求參賽者將一輛月球探測車發射到月球上行進 500 米,隨後向地球發回高清視頻及其它數據就可以。
首個完成這一目標的團隊將獲得 2000 萬美元的獎金,第二名也將有 500 萬美元的獎金。如果在月球上找到存在水的證據,或保持月球車整夜工作,將獲得另外 500 萬美元獎金。
在宣布開賽後的十年里,先後共有 32 支隊伍參賽。但目前,全球只剩下四個團隊還在堅持爭奪 Google 的登月獎,同時計劃對月球表面進行深度探索,不過這些公司已經確認無法在截止日期之前發射登陸器。
其中來自以色列的團隊 Team SpaceIL 出現了資金不足的問題,另外三家公司 Moon Express、TeamIndus 和 Synergy Moon 則因為技術原因無法在今年發射登陸器。
SpaceIL 公司人士表示,在 2015 年年底就已經拿到了發射合同,並曾計劃在 2017 年的下半年,使用 SpaceX 的一枚獵鷹 9 號火箭將它們的成果送入太空。可惜因為 750 萬美元的資金缺口而被迫放棄這一計劃。
目前,他們還計劃在 2018 年發射探測器,但肯定今年三月底之前完成不了這一計劃。
Moon Express 團隊的前景略微良好,在 2017 年年底獲得了 2000 萬美元的 B1 輪融資,同時他們也獲得了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的登月許可,這意味著 Moon Express 成為了歷史上第一個被允許向月球表面發射登月器的私人公司。
但獲得融資之後,Moon Express 創始人明確表明,登月探測器因為技術原因將不會如期發射了,並且公司的重點已經轉向登月飛船的研發上。
而來自日本的 Hakuto 和印度的 Indus 則在去年 10 月準備一起搭載同一枚火箭發射月球探測器。但由於花光所有經費,無力再向火箭運營商支付 3500 萬美元的發射費用而宣告計劃取消。
登月獎(Lunar Xprize)原定 2012 年為截止日期,之後由於參賽隊伍統一發郵件給 Google 要求延期後推到 2014 年,然後又一次改為 2017 年 12 月 31 日前完成登月計劃。直到最終延期到 2018 年 3 月 31 日。
「我並不認為這個獎項失敗了。它激勵了全球各地的團隊,讓我們有信心踏足到一個一直由政府所壟斷的行業裡面。與此同時,在阿波羅計劃之後,月球就逐漸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Google 的這次大賽又重新將它拉回到了我們討論的話題當中,」 Moon Express 的創辦人兼 CEO Bob Richards對此說到。
在過去十年里,民營太空產業快速發展。美銀美林發表報告預測,受成本下降的推動,未來30 年太空產業規模將由目前的約 3500 億美元增長 8 倍,達到至少 2.7 萬億美元。
按照美國宇航局的規劃,政府資金和政府項目將用於火星等更加宏大的探索項目,常規的商業衛星發射、空間站人員物資輸送等任務,將交給民營太空企業來完成。
由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創立的 Space X 已經在過去幾年內實現了重複利用火箭的目標。兩周前,SpaceX 公司發射的龍飛船在美國時間 1 月 13 日駛離國際空間站、返回地球,完成了給空間站進行物資補給的任務。
而在接下來的一周內,Space X 公司另一隻獵鷹重型運載火箭(Falcon Heavy)也將進行首次發射,這枚火箭的目標是發射到火星軌道上。
亞馬遜的 CEO 貝索斯也在去年表示他計劃每年出售 10 億美元的公司股票,用來資助它的太空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的火箭項目。十多年前,貝索斯啟動了自己的太空事業藍色起源公司,希望可以開啟第一批太空旅行。
不止是民營公司,去年 12 月,美國總統特朗普也正式簽署「太空政策一號指令」,要求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重啟登月計劃。
「這次不會只留下美國國旗與腳印,還要為未來前往火星甚至更遠的太空打下基礎」他說。
題圖來源:El Centinela
我們做了一個壁紙應用,給你的手機加點好奇心。去 App 商店搜好奇怪下載吧。


※據說今年市場會有這 5 個時尚趨勢,好像沒什麼新意
※星巴克在美國賣黃金烘焙咖啡,40 年來首次更新核心豆子選項
TAG:好奇心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