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年貨用油「套路深」,你家的油用對了嗎?
今天臘月十六
距離小年還有7天
在河南,年夜飯一定少不了這些東西
酥肉、丸子、排骨、雞塊、魚、方塊肉
腌制、烹炸後
餐席當天用好的料水上鍋蒸
別提有多好吃啦!
最近豫姐家也開始炸年貨了
啥都準備好了準備開炸可犯了愁
家裡有橄欖油、花生油、調和油、菜籽油
應該用哪種油來炸東西呢?
家人把這個問題拋給了豫姐
那麼這期豫醫就來討論下「食用油」的那些事兒
食用油在烹飪中不可或缺的原因
高能量物質的補充與儲存。人體主要依賴油脂與碳水化合物來儲能,這就是為什麼清素的食物不擋餓的主要原因。
必需脂肪酸的補充。主要就是亞麻酸、亞油酸及其衍生物,包括我們常說的DHA之類的物質都包括在內。除了食用油,堅果也是補充這些物質的另一來源。
輔助作用。油脂會提高一些物質的吸收效率,比如維生素E,它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
好吃!這一點不得不承認,油炒出來的食物比清水煮出來的好吃多了!無論是味道還是口感,都是蒸煮所替代不了的。
食用油琳琅滿目到底怎麼選?
其實
不同的烹調方式
適宜用油的種類也不同!
看看這個油煙點對比圖就明白了
花生油
最適合炒菜的油
花生油所含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大概是3∶4∶3,是均衡型植物油。壓榨生產的花生油香氣濃郁,其中維生素E和胡蘿蔔素等營養成分保存較多。
健康吃法:
適合一般炒菜,如烘烤、久煮、煸炒。盡量還是避免高溫油煎和油炸。
注意事項:
花生油分為壓榨產品和溶劑浸提產品,前者更香,購買時,最好挑選大品牌、等級高的產品,這是因為,花生容易被黃曲霉毒素污染,且這種毒素容易溶於油脂,劣質花生油存在這方面風險。
大豆油
性價比最高
大豆油的脂肪酸組成為亞油酸51.7%、油酸22.4%、亞麻酸6.7%和棕櫚酸11.1%,由於亞油酸含量豐富,屬於高亞油酸型植物油,並富含維生素E。
健康吃法:
最具性價比的油脂,適合炒菜。
菜籽油
可以煎炸
菜籽油中膽固醇含量極少,一般含有一定的種子磷脂,對血管、神經、大腦的發育十分重要。
注意事項:
部分菜籽油中含有相對較高的芥酸,影響整體的營養價值。因此將炒菜鍋燒熱後倒入菜籽油,並多燒一段時間,讓部分芥酸揮發掉。
菜籽油開瓶後要儘快食用,放置過久,其中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容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破壞。建議買小瓶裝,買後儘快吃完。
茶籽油
炒菜或涼拌
茶籽油又名山茶油,山茶油在營養價值、食療功能方面並不遜色於橄欖油,並且價格便宜,算得上物美價廉,因此又被稱為「東方橄欖油」。適合所有人,尤其是兒童以及「三高」人群。
健康吃法:
山茶油耐熱性較好,適合日常炒菜,也可用作涼拌菜。山茶油適合與大豆油、玉米油等含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搭配。
注意事項:
目前,一些小型榨油作坊採取土法熱壓榨方法制油,可能存在雜質多、營養損耗大、易霉變等問題,建議盡量購買大品牌山茶油。
芝麻油
涼拌或做湯
芝麻油也有沁人心脾的香氣,同時富含維生素E、芝麻素、芝麻酚、植物固醇等,有益於預防心血管病。
健康吃法:
最好用於涼拌、蘸料或做湯添加。芝麻油的香氣經不住高溫加熱。
注意事項:
通過傳統壓榨法或水代法生產的芝麻油,在香氣和營養價值上更好。
橄欖油
最好涼拌
橄欖油被認為是迄今所發現的油脂中最適合人體營養的油脂。研究發現,橄欖油有助於預防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
健康吃法:
最好是用橄欖油涼拌、烘培、嫩煎食物,避免油炸。如果是高級初榨橄欖油,最好只用於涼拌或做湯。
注意事項:
橄欖油「高溫敏感性」強,一旦油鍋起煙,就會產生煙霧及有害自由基,增加癌症、中風和白內障等疾病危險。
購買時優先選擇壓榨產品,質量更好。橄欖油摻假現象比較常見,選購時不要貪便宜。
亞麻籽油
涼拌
亞麻籽油所含的必需脂肪酸亞麻酸含量達50%以上,遠遠高於深海魚油的5%和核桃、松子的6%~12%,堪稱「陸地魚油」!
健康吃法:
最好用於涼拌,因為亞麻籽油易氧化聚合,不耐熱。
注意事項:
亞麻籽油不飽和程度太高,開封后要儘快吃完。
小麥胚芽油
涼拌
小麥胚芽油味道鮮美,富含維生素E。更重要的是,小麥胚芽油富有多不飽和的歐米伽6脂肪酸,該不飽和脂肪酸能促進皮膚及毛髮生長,有益骨骼健康。
健康吃法:
可以用來做醬、醬汁和蘸料,最好不加熱!
豬油、黃油
加工面點
豬油為飽和型食用油,和它類似的還有黃油、牛油等動物油。這類油脂的耐熱性較好,長時間受熱後氧化聚合較少,這是最為突出的優點。
但是,大多動物油脂含較多膽固醇,以豬油為例,平均每百克含膽固醇93毫克,不適合心血管病患者食用。
健康吃法:
這類油脂常被用來加工面點、煎炸食品,打造酥脆的口感。
專家建議:
不建議多數人經常食用這類油脂,喜歡吃各種酥脆食品的人最好明白,難忘的口感背後隱藏著大量的飽和油脂,還是控制食用為妙。
最後總結
涼拌首選:大豆油、芝麻油、茶籽油、亞麻籽油、小麥胚芽油、橄欖油
炒菜首選:菜籽油、花生油
煎炸首選:菜籽油
面點首選:豬油、黃油
用油要合理
最後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消化內科主任 夏興洲表示,《中國膳食指南》建議中國人每天食用油的攝入量為25g,而目前,我國城市居民每人每日油脂平均消費量已近50克。夏興洲建議炒菜用油量大就要相應減少肉類的攝入量,多吃蔬菜,以達到膳食平衡。
油膩食物吃得太多,主要會對身體形成以下危害:
增加腸胃負擔:油膩食物容易導致胃酸、胃蛋白酶分泌過多。如果晚飯吃了太多的油膩食物,危害就更大了,就寢時食物有可能尚未充分消化和排空,平卧後容易導致胃酸和殘餘食物反流進食管,導致食管黏膜的損傷,也容易引起脾胃負擔過重、食積,易患慢性胃炎等。
增加患心臟病、腦中風風險:吃油多可導致血液中的膽固醇和脂肪酸過多,會附著沉積在血管上,造成動脈硬化,最終還會形成血栓。
以上這麼多介紹是否對你起到了幫助呢?
豫姐家人在這個文章做出來之前選擇了菜籽油,問及原因
——「菜籽油好上色!這樣可以省醬油」(也對哦~醬油吃多了也不好)
【本期話題】
你家平時用啥油?
歡迎大家在文章下方留言


※在冬季,抑鬱症居然你這麼近,你恐怕都想不到!
※這張圖,若你看到線是彎的,就極可能失明!老花眼、近視都來測測
TAG:久久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