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這是為什麼,有什麼深層次的含義?

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這是為什麼,有什麼深層次的含義?

一說「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很多人都聽過這句話,但大部分人不知道是為什麼?少年為什麼就不能讀《水滸傳》呢?老年讀《三國演義》又怎麼了,難道也不行?

少不讀水滸,老不讀三國,這句話源自哪裡呢?相傳這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批判文學家金聖嘆評論水滸三國等名著的話語,他為什麼這樣說呢,這有什麼深層次的原因嗎?

有的段子手這樣理解這句話,一年級的小朋友在看水滸,問正在工作的爸爸,「爸爸,高俅的「俅」怎麼讀」;「爸爸,朱仝的仝怎麼讀」;「爸爸,李逵的逵怎麼讀」。看完是不是想笑,有些人用這種調侃的方式解讀這句話。假如是因為很多生僻字而不讀水滸,那麼少年時為什麼能讀三國呢?「爸爸,司馬懿的懿怎麼讀?」所以這句話只能這樣調侃一下,真正的原因不是這樣的!

《水滸傳》主要是講的什麼?一百零八好漢聚義梁山,說是好漢實際上就是一幫土匪強盜,他們說是殺富濟貧,實際上就是殺人越貨。水滸里描述的主要是熱血男兒的英雄氣概,青少年正處在一個叛逆期,如果看多了水滸,他就會特別崇拜水滸中這些所謂的好漢們,遇到事情很容易腦子一熱衝動起來,後果那是不堪設想,所以少年時最好不要看《水滸傳》。長大後遇事逐漸沉穩了,不再那麼容易衝動了,看看水滸也不會去單純的模仿了!

《三國演義》主要是講了什麼呢?曹操、劉備、孫權等人爭奪天下,故事情節中處處充滿了計策和權謀,老年人本來經歷的事多了,做人比較圓滑,要是再讀讀三國,研究一下裡面的計策,遇到事情的時候學習模仿一下,那後果更是不堪設想啊。所以年長得人最好少讀三國,也別學習諸葛亮用計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國 的精彩文章:

三國時期最有智慧的謀士是誰呢?各有何特色
號外號外!!真三國無雙番位變動

TAG: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