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圈黑科技之「石墨烯」,魅族 Flow Bass 深度體驗
那天辦公室里有同事在追某品牌的新品發布會,湊過去看完熱鬧發現,我對現在的千元機還是沒什麼感覺,倒是對裡面的兩條耳機有些想法。對了,說的是魅族的動鐵/圈鐵耳機:LIVE 和 Flow Bass。
前者是四單元動鐵耳機,外形亮騷,顯然不適合我在辦公室戴。後者是一條專門為「低頻發燒友」而生的耳機,擁有兩個中高頻動鐵單元以及一個專門負責低頻的動圈單元,外觀設計很不錯,這一點嚴重引起了我換塞的興趣。所以 Flow Bass 很順利就到手了,幾天體驗下來,現在說一說我對它的看法。
▎外觀設計:如流水般融入自然
雖然 Flow Bass 在外形上沿用了前代 Flow 的設計,但是我拿到產品的第一印象還是相當驚訝。早知道魅族在手機上的設計頗有成就,但沒想到在耳機上也能看到。
據說 Flow Bass 的外觀由知名設計師 坪井浩尚 操刀,實際看到也的確達到了一流設計師的水平。耳機在線條語言上很流暢,我想這些大膽的線條會對 Flow Bass 的金屬工藝造成挑戰,因為 Flow Bass 從外面看起來金屬元素很多,耳塞、線控、插頭都是細拉絲金屬。
尤其是耳機本身,不規則的異形造型用金屬做起來要比那些圓柱體、半球體等軸對稱造型的耳機困難許多,而且在不規則造型上做細拉絲也遠比鋁合金氧化困難。
上耳之後的重量控制得不錯,三單元加上金屬工藝並沒有想像中的重。值得一提的,Flow Bass 入耳式設計還能充當隔音,佩戴後很安靜。
Flow Bass 附帶了三種耳塞(惰性、單層、雙層)、五個大小選擇,其中個人最喜歡的是「惰性耳塞」,很貼耳朵,隔音效果也最好。為了和前代 Flow 做區別,魅族還特地為 Flow Bass 推出了新的配色——極光灰,相對內斂低調,不過金屬在反光下還是有那麼一絲騷氣。
▎聽音系統:煥然一新
耳機並非縮小版的音箱,特別是涉及圈鐵混合單元,具體了解一下機身內部的結構原理,對評判其聲音十分重要。為了做出更好的低音效果,魅族可以說對 Flow 整一個硬體都進行了重新設計,主要在以下三方面:
1.Flow Bass 的動圈振膜使用了石墨烯材質的複合振膜動圈(俗稱「黑金」),其中邊緣為雙層複合材質,而中間是3層複合材質,這樣的設計給動圈帶來了更好的韌性和彈性;
2.同時 Flow Bass 對動鐵單元進行了更換,採用了新調音過的雙單元動鐵,實際表現如何後面會有評測;
3.最後 Flow Bass 對聲學濾網進行了加密設計,主要是為了能有更好的低頻透氣效果。
魅族將這三者組合命名為「Bass+系統」,為了動圈單元能有更好的發揮空間,Flow Bass 延續了 Flow 上的BVS低音導流系統。通過定製導管延長低頻的頻響時間,進一步提高聲音的清晰度與動態範圍。
沒有想到的是,在把硬體大幅更換和新調音後,魅族對 Flow Bass 的定價還是維持在 599 元價位上,這倒是令我很意外。
▎音質:預期之外有點驚喜
這幾天聽 Flow Bass 使用的前端是魅族自家的 PRO6 ,相信這裡有很多人嘲笑我為什麼不用專業一點的前端設備,比如說 Sony 的 zx100 或 a35 。其實原因很簡單,我買 Flow Bass 的出發點就是為了能讓手機推動,如果我需要搭配前端,我會選擇更專業的 LIVE 而不是 Flow Bass。
很多耳機的入門者對於音質的追求一直停留在《無間道》里梁朝偉對劉德華介紹音響的那句話:「高音甜、中音準、低音沉」。然而真正要做到這三個標準,是相當困難的。或者換種說法,能夠做到這三點的耳機價格都十分昂貴。
Flow Bass 作為一款599 元的耳機,並沒有刻意追求這三點全部做到,而是選擇了低頻作為突破。前面我也簡單介紹了魅族專門為Flow Bass 低頻設計的Bass +系統。現在聊一下它的音質表現。
高頻上我選取了當下流行的 Whitney Houston 的《I Have Nothing》。在歌曲前半段,Flow Bass 的發揮穩定,不過到了副歌,Flow Bass 稍顯力不從心,高音沒有真正提上去,略微不足。
中頻我選取了周杰倫的《等你下課》。不知道是杰倫的的聲音太具有魅力還是 Flow Bass 的表現十分出色,這首歌讓我感覺很溫暖,人聲的親切感十足。
高頻尚可,中頻穩健,那麼 Flow Bass 的低頻表現如何?要知道,我買這條耳機最大原因同時也是它的最大亮點,就是它別出心裁的低頻調音。
低頻方面,我選取了有名的《阿姐鼓》,Flow Bass 沒有令我失望,多次聽下來都給我感覺它的聲音帶有彈性,層次表現也比較豐富。看來Flow Bass 在低頻上的努力還是有所收穫的。
▎音質小結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儘管 Flow Bass 在高頻上的表現還稍顯青澀,但是在中低頻的表現十分令人滿意,尤其是 Flow Bass 的低頻層次感豐富,具有彈性。
▎通話體驗
除了日常聽歌外,我認為 Flow Bass 在通話表現上同樣沒有壓力,畢竟是 HiFi 設計,面對高清語音通話也完全駕馭得住。實際體驗了幾天,Flow Bass 在通話時對環境噪音的控制和聲音的還原還是值得肯定的。
▎總結
對於 Flow Bass ,我還是比較滿意的。一方面它的音質在 599 的價位上的表現合情合理,同時 Bass +系統還能讓我在低頻上爽一把。與其買同價位上所謂「三頻均衡」但聽起來卻如同白開水般沒有特色的耳機,我更贊同 Flow Bass 這樣在擅長領域做突破的思路。
另一方面,Flow Bass 的做工雖然不能說無可挑剔,但它在設計上以及在金屬工藝上的表現絕對超過了同價位的大多數耳機,畢竟魅族在手機上的設計經驗擺在那裡,降維打擊輕鬆自如。帶著 Flow Bass 出街,給人更多的印象會是高端的耳機,而且逼格不是一般的高。


※砍耳機孔還不夠,手機揚聲器也要沒了!
※三星 Galaxy A8體驗:豎置雙攝,外觀驚喜
TAG:ZEAL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