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並不可怕,只要做到這些防範工作就不會影響到你了!
糖尿病是胰島功能喪失或相對不足所致,前者,多發生在青少年時期,為I型糖尿病,需要肌注胰島素,生活,應該是終生用藥,後者是II型糖尿病,緩慢進行,表現為中老年齡段,高發,與遺傳,家族糖尿病史有關係。與暴飲暴食,生活不規律,等誘發因素有關係,表現多飲,多食,多尿,身體消瘦有關係。
糖尿病
可以自己來檢查。用大頭針(或縫衣針)鈍的一端輕輕觸碰腳部皮膚,看是否有感覺,如感覺差表示觸覺減退。棉花捻成尖端狀,輕輕划過腳底皮膚,看自己是否可以感覺到,如果沒有感覺則表示輕觸覺消失或減退。糖尿病性植物神經病變時可出現汗液分泌異常,即便天氣不熱(尤其是吃飯時)也常常大汗淋漓,且以顏面、上身為主,下肢出汗較少。或者近期無緣無故患上比較頑固的皮膚瘙癢,經常複發,甚至癤子反覆發作,用遍各種藥物都不見起色,這就要警惕是否有血糖高的情況。為什麼糖尿病會引起皮膚瘙癢?糖尿病患者因皮膚內葡萄糖含量增高,刺激皮膚髮癢,或因皮膚長期處於慢性脫水狀態,出汗減少,皮膚過度乾燥而瘙癢等等都極有可能是糖尿病,這個時候一定要去醫院檢查,及時治療!
注意
當然,也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進行預防哦!
芒果在大多數人眼裡是濕毒的代表,但是有研究表明,每天吃一個芒果或可起到預防糖尿病和降低膽固醇的作用。這是因為芒果中含有的一些成分與治療糖尿病和膽固醇藥物藥理相同。所以想要預防糖尿病,可嘗試吃一些芒果,但需避免過度食用,每日一個為宜,濕熱體質者最好幾天吃一個。
飲食
吃飯前先來一道醋汁拌蔬菜。阿里森納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2型糖友或糖尿病前期的人在吃碳水化合物之前,喝兩勺醋,餐後血糖升幅會低些。這是因為,醋能減緩澱粉酶分泌,放慢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速度。
櫻桃含有胡蘿蔔素、維生素C、維生素B2、鐵、鉀、磷、鈣等營養成分。櫻桃含鐵量較高,可以促進血紅蛋白再生,防治缺鐵性貧血;櫻桃還含有花青素、紅色素等,有助尿酸的排泄,能緩解痛風、關節炎所引起的不適。多吃櫻桃可以增加胰島素含量, 有效降低血糖。櫻桃中富含的花色素苷能增加人體內部胰島素的含量,有效降低血糖。此外,櫻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對於糖尿病患者防治並發腎病和心血管疾病有益。
注意
獼猴桃味甘、酸,性寒。歸肝、膽、胃、肺經。具有調中理氣、生津潤燥、解熱除煩、通淋之功效,適用於脘腹脹滿、煩熱型糖尿病,兼有黃疸者最合適啦。
大多中青年「應酬族」吃得多、坐得多、動得少,加之平時不注意控制飲食,大吃大喝,容易導致營養過剩,促使胰島每天都在過度工作。時間一長,胰島負擔過重,就會導致血糖不能正常的控制,「應酬族」中的糖尿病患者明顯增多。特別是那些大腹便便的男性同胞們,更容易被糖尿病「盯上」。尤其要注重飲食!
在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吃什麼主食、吃多少,對餐後血糖管理至關重要。主食是以澱粉類為主的碳水化合物,如果主食吃得很少,長期下去患者就會營養不良,嚴重的甚至會誘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出現體重下降、食慾降低、噁心嘔吐的癥狀,甚至會出現脫水或休克的情況。 吃蔬菜吃闊葉類比小葉類好,小葉類的蔬菜比莖塊類的蔬菜好,薯類(如山芋)要少吃,吃的話要適當減少主食,這樣對血糖高的人也是很有好處的。
警示
芬蘭一項調查發現,運動能激發胰島細胞的活性。每周運動四小時,或每天運動三十五分鐘的人,即使體重沒有變化,其患糖尿病的風險也會下降百分之八十呢。因此要重視體育鍛煉。積極體育鍛煉有助於保持血糖、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正常,降低糖尿病前期、II型糖尿病、心臟病和中風的發生風險,增強心臟、肌肉、骨骼再生能力,改善血液循環、增強肌肉和保持身體各個關節的柔韌性。
多吃蕎麥麵。蕎麥麵是蕎麥加工成的麵粉,營養價值很高。蕎麥麵含二十種氨基酸且組成平衡。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苦蕎的含量高於小麥、大米、玉米和甜莽。脂肪含量為百分之三,也高於小麥、大米及薯類,蕎麥脂肪含有九種脂肪酸,含量最高的是油酸和亞油酸。油酸在體內可以合成花生四烯酸,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這時應注意,麵條中應加些魚(肉)片和蔬菜,稀飯(最好是燕麥粥)中應加些麥片和雞蛋,這樣的搭配比較合理,避免了單純碳水化合物穀類食物對血糖較大的影響。在動物肉類中,主要分為魚類、家禽和畜肉三種。專家指出,糖尿病人選用肉類時最好先選擇「沒有腿」的魚類,其次是「兩條腿」的禽類,最後才是「四條腿」的畜肉類。可以多吃豬肉哦,因為豬肉的氨基酸組成接近 「理想蛋白」,豬肉蛋白質營養價值遠遠優於花生蛋白和玉米蛋白。豬肉作為氨基酸平衡的優質蛋白質食源, 每天適量攝入就可以彌補主食等植物性食物中這些必需氨基酸的缺乏, 從而提高蛋白質的總體利用率。
養生
至於豬蹄還是少吃。因為豬蹄中富含膠原蛋白,是很好的延緩衰老的美容食品。但因其熱量和脂肪含量都偏高,糖尿病患者還是少吃為宜。還有豬肝也要少吃,因為糖尿病朋友往往同時伴有脂質代謝紊亂,與糖代謝紊亂相互影響,因此要以低脂飲食為主。豬肝含有較高的膽固醇,食後會使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升高,加重脂質代謝紊亂。


※內分泌科醫生:糖尿病在身,卻不明所以?牢記這四點
※有糖尿病人注意:身體出現這2組癥狀,你可能得焦慮症了
TAG: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