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陰陽五行——冬季與身體的關係
最新
02-02
根據原文摘錄整理於《黃帝內經》靈樞——四氣調神大論第二和陰陽應象大論第五
本篇主要講述春夏秋冬四季與身體的關係。四時陰陽是萬物的根本,人體要保持健康,必須使體內陰陽二氣保持平衡,否則無論是陰盛陽衰,還是陽盛陰衰都會導致身體生病。要想身體好必須根據四時的變化而保養自己的身體,在冬季怎麼來管理自己的身體呢?今天咱們就說一說。
在冬天的這三個月,是生機潛伏,萬物守藏的季節。
在冬天是水結成冰,地凍而裂,人們不要攪擾身體的陽氣,應該早睡晚起,最好等到陽光通過窗戶照到你時在起床。不要為事煩勞,要使自己的心情情緒保持平靜。盡量避免寒冷,要穿暖衣服。最好不要老出汗使自己的陽氣耗損。這就是順應冬季的保養。如果違背了這些方法,就會耗損腎臟,致使到春天供給陽氣時能力不足,就會導致春季發生萎厥病。
冬天按照方位來說主北方,冬天產生寒氣,寒氣能生成水氣,水氣能生成鹹味,鹹味能充養腎氣,腎氣能滋養骨髓,骨髓能充實滋養肝氣,腎氣關聯耳朵。
它的變化在天為寒氣,在地為水氣,在人體為骨髓,在五臟為腎,在五色為黑色,在五音為羽,在五音為呻,在人體的病變為戰慄,在苗竅為耳朵,在五味為咸,在情緒上為恐。驚恐會傷腎,通過思慮可以平抑驚恐,寒氣會損傷血,臊氣能平抑寒氣,鹹味會損傷血脈,甘味能平抑鹹味。
根據多本內經相關書籍整理,有什麼不妥之處多包涵,僅供學習交流所用。


※這5個習慣,父母幫助孩子養成,受益終生!
※《葬花吟》林黛玉的心事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