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母嬰 > 寶寶「燒抽了」,大腦會受影響嗎?

寶寶「燒抽了」,大腦會受影響嗎?

文/冀連梅

老百姓俗稱的「燒抽了」在醫學上過去叫「高熱驚厥」,現在叫「熱性驚厥」。

這是一種幼兒發燒時常見的併發症,常常發生在6個月到5歲的兒童身上,這個年齡段的兒童大概有2%-4%的人經歷過熱性驚厥。尤以12個月到18個月的幼兒高發。

確實,發作時孩子的表現常常是失去意識、抽搐、翻白眼、以及四肢在身體兩側抽動等,任誰見到這樣的場面都會感到恐慌。人們之所以恐慌,是怕燒壞孩子的大腦,害怕影響孩子今後的學習能力和智力等。

這種看上去很可怕的癥狀真的會有家長們擔心的嚴重後果嗎?

事實上,絕大多數的熱性驚厥發作時間不超過一兩分鐘,有時甚至只是幾秒鐘,這種短暫的驚厥發作是一種良性無害的發作,不會燒壞孩子的大腦。國外大量研究表明,得過熱性驚厥的孩子的智力和學習能力不比沒得過的差,95%-98%有過熱性驚厥的孩子不會進展為癲癇。

只有出現下列情況的少數孩子有可能進展為癲癇:

一,單次發作時間維持一小時以上。

二,發作時只是單側身體抽動。

三,24小時內多次發作熱性驚厥。

四,在不發燒的情況下發作驚厥。

了解了熱性驚厥沒那麼可怕後,家長們還需要了解熱性驚厥是怎麼一回事兒?科學正確的應對措施應該是什麼?是否有減少熱性驚厥複發的手段?有了理性的認識並掌握科學的應對措施,萬一孩子發作熱性驚厥才可以從容應對。

熱性驚厥是怎麼一回事兒?

目前認為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其一,與這個年齡段的兒童神經系統發育不成熟有關。隨著孩子逐漸長大,神經系統發育成熟後就不會再發作熱性驚厥。

其二,遺傳的原因。直系親屬(如父母、兄弟姐妹)有熱性驚厥史的幼兒更容易發生熱性驚厥,目前認為和家族基因有關,國際上這方面的研究還在進行中。

科學正確的應對措施應該是什麼?

切記一個原則:應對熱性驚厥不是人為停止驚厥,因為驚厥常常會自己停止,家長要做的是保持孩子呼吸道通暢,同時記錄發作時的表現和持續時間,如果可能用視頻記錄下來,這些信息對後續醫生的診斷更有價值。

正確應對手段包括:保持鎮靜,解開孩子的衣物,避免衣物包裹過緊束縛孩子的手腳抽動,同時不要把孩子抱在懷裡限制他手腳的抽動。應把孩子側躺放在平的地方,以防止嘴裡的分泌物誤吸進入氣管。

記住一點,驚厥發作中的孩子不會咬傷自己的舌頭,反倒是人為塞進嘴裡的手指、棉簽、筷子、壓舌板等物容易造成呼吸不通暢或者口腔損傷。在整個發作過程中也不要急急忙忙抱起孩子往醫院跑(除非發作持續時間超過5分鐘),通常的發作不會超過一兩分鐘,如果是第一次發作,發作停止後再去醫院明確診斷。

如果孩子表現出脖子僵直,大量嘔吐,醫生可能會建議做腰穿以排除流行性腦膜炎等嚴重疾病。如果有嚴重的腹瀉,醫生可能需要排除是不是脫水造成電解質紊亂導致的驚厥。

是否有減少熱性驚厥複發的手段?

家中孩子得過熱性驚厥的家長常常會感到自責,認為是自己對寶寶的發燒降溫不及時才造成寶寶驚厥的。

事實上,儘管熱性驚厥與發燒有關,儘管目前臨床上普遍主張當體溫超過38.5時給孩子使用退燒藥等措施降體溫,但相關的臨床研究還沒有證據支持這些退熱措施會減少熱性驚厥的複發。使用退燒藥的意圖更多地是通過降體溫緩解孩子不舒服的感覺,還可以通過降體溫減慢孩子的新陳代謝,從而避免由於脫水造成的驚厥。

發作過熱性驚厥的孩子有1/3會有複發,下列兒童屬於熱性驚厥複發風險比較高的:1.首次發作時體溫並不是很高的,可能沒到38就驚厥的;2.發燒初起時就驚厥的,換句話說,出現發燒癥狀和發作驚厥的時間間隔越短,越容易複發;3.首次發作時年齡小於15個月的;4.直系親屬中有熱性驚厥史的。

複發風險高的孩子,進展為癲癇的風險只比一般兒童稍微高一點,因此少數這類孩子再次發燒時,可以在神經內科專科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處方葯安定進行個體化的熱性驚厥預防治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催乳師之家 的精彩文章:

寶寶哭鬧不止?可能是脹氣了,簡單幾招告別「大肚子」
兒科醫生分享:遺憾的斷奶經歷

TAG:催乳師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