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告訴你一個特別的節日——世界濕地日

告訴你一個特別的節日——世界濕地日

世界濕地日

2018年2月2日是第22個世界濕地日,今年世界濕地日的主題是「濕地——城鎮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為保護自然環境和生態環境,提高公眾濕地環境保護意識,2月2日,由襄城縣北汝河國家濕地公園管理中心舉辦的「世界濕地日」宣傳活動在古城公園舉行。

工作人員為群眾講解濕地知識

工作人員給公園裡的鳥兒撒糧

活動現場,濕地公園管理中心的同志利用宣傳展示牌向廣大市民講解濕地的生態作用和濕地保護等相關知識,並通過發放宣傳手冊和濕地知識讀本的形式讓宣傳內容更加直觀,更加深入人心。

1

襄城縣北汝河國家濕地公園

北汝河國家濕地公園是淮河上游伏牛山區和黃淮平原過渡地帶重要水源地保護、濕地生物多樣性保護及濕地知識宣教展示的河流型濕地。它是休閑娛樂、生態觀光、科普教育、濕地研究等多種功能的生態公園。

濕地公園位於襄城縣中部,西至襄城縣與郟縣交界處,東至大陳閘,東西長27.5公里。規劃總面積896.67公頃,濕地面積533.86公頃,濕地率佔59.54%。根據濕地公園資源特徵和分布情況,將濕地公園劃分為濕地保育區、恢復重建區、宣教展示區、合理利用區和管理服務區5個功能區。濕地公園所在的地區屬暖溫帶大陸季風氣候,四季分明,並有各類動物活躍其中,植物種類更是數不勝數。

2

世界濕地日是怎麼來的?

1971年2月2日,來自18個國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濱小城拉姆薩爾簽署了《關於特別是作為水禽棲息地的國際重要濕地公約》。為了紀念這一創舉,並提高公眾的濕地保護意識,1996年《濕地公約》常務委員會第19次會議決定,從1997年起,將每年的2月2日定為世界濕地日。

3

濕地究竟有多大能耐?

眾所周知,濕地與森林、海洋並稱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同時,它也是價值最高的生態系統。

根據《濕地公約》的定義,濕地包括沼澤、泥炭地、濕草甸、湖泊、河流、滯蓄洪區、河口三角洲、灘涂、水庫、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時水深淺小於6米的海域地帶等。濕地具有涵養水源、凈化水質、調蓄洪水、控制土壤侵蝕、補充地下水、美化環境、調節氣候、維持碳循環和保護海岸等極為重要的生態功能,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因此也被譽為「地球之腎」、「天然水庫」和「天然物種庫」和「儲碳庫」。

一組來自聯合國環境署2002年的權威研究數據顯示,1公頃濕地生態系統每年創造的價值高達1.4萬美元,是熱帶雨林的7倍,是農田生態系統的160倍。濕地還是許多珍稀野生動植物賴以生存的基礎,對維護生態平衡、保護生物多樣性具有特殊的意義。

4

城鎮濕地是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的?

如果保護好城鎮濕地,將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宜居。

1、減少洪水泛濫。濕地像一塊能夠吸收洪水的巨大海綿,河流、池塘、湖泊以及沼澤能夠吸納與儲存大規模的降水。在沿海城鎮,鹽沼濕地和紅樹林具備著抵抗風暴潮的緩衝功能。

2、補充飲用水。地下水、雨水和河流幾乎是所有飲用水的來源。濕地能夠對滲入地下蓄水層的水進行過濾,不斷補充這一重要水源。此外,濕地也能夠調節河川徑流,這也同樣有助於保證飲用水的供應量。

3、過濾廢水並提升水質。濕地中豐富的淤泥和繁茂的植被能夠吸收有害的毒素、農藥和工業廢物,從而承擔著濾水器的功能;城鎮濕地也能夠幫助過濾生活廢水。

4、改善城鎮空氣質量。得益於高水分含量和豐富的植物種類,濕地能夠向周圍擴散潮濕的空氣,進而冷卻其周邊的空氣,緩解熱帶城鎮和極度乾燥地區的氣候。

5、增加人類幸福指數。當濕地作為一種綠色空間在城鎮得到有效保護時,濕地也給當地居民提供了休閑空間,讓當地居民能夠接觸了解到更多樣的動植物種類。研究表明,與自然的互動可以減輕人們的壓力並提高健康水平。

6、給人們提供謀生之路。多種魚類在濕地繁衍生息,令它們成為備受歡迎的漁區。此外,濕地還提供了可供編製生產的蘆葦和水草、和可供藥用藥用的植物和果實,還有其他對於當地居民十分實用的產物。濕地同樣促進著旅遊業的發展,由此給當地的人們提供更多的工作機會。

保護北汝河濕地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的生存家園。值此22個世界濕地日,我們更要加強生態保護意識,將這片寶貴的「地球之腎」保護好,讓更多人見證它的無窮魅力。

記者:邢雨斌

責任編輯:張佳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今日襄城 的精彩文章:

TAG:今日襄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