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對於佛經和祖師大德的開示,我們該如何對待?

對於佛經和祖師大德的開示,我們該如何對待?

楞嚴

【原文】

天如集楞嚴會解,或曰:「此天如之楞嚴,非釋迦之楞嚴也。」予謂此語雖是,而新學執此,遂欲盡廢古人註疏,則非也。即盡廢註疏,單存白文,獨不曰「此釋迦之楞嚴,非自己之楞嚴」乎?則經可廢也,何況註疏!又不曰「自己之楞嚴遍一切處」乎?則諸子百家,乃至樵歌牧唱,皆不可廢也,何況註疏!

【注釋】

楞嚴:指《楞嚴經》,具名《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共十卷,唐朝沙門般剌密帝譯。明朝智旭大師《閱藏知津》中稱「此經為宗教司南,性相總要。一代法門之精髓,成佛作祖之正印。」

天如:元朝惟則禪師,號天如。得法於中峰明本禪師,後住姑蘇之師子林。注《楞嚴經》,集唐、宋之九種註解,附以補註,稱為會解,盛行於世。明朝交光禪師之《楞嚴正脈疏》曰:「自元末及今二百餘年,海內講聽楞嚴者,惟知有會解,而他非所尚。」明朝馮夢禎之《本住白文序》曰:「是經譯梵以來,疏解者十餘家,唯天如會解,學者翕然宗之。以為是足盡楞嚴矣,不知是天如楞嚴,非如來所說之楞嚴也。」

白文:指書的正文部分,不附加註釋,稱為白文。如通常讀書,先讀白文,後看註解。《朱子全書*易》云:「某自小時未曾識訓詁,只讀白文。」

【譯文】

元朝天如禪師,將唐、宋以來九種《楞嚴經》的註解加以會集,並附以補註,稱為《楞嚴會解》。有人看到這部著作,批評道:「這是天如禪師的楞嚴,並不是釋迦牟尼佛當年所說的楞嚴。」我認為這話雖然正確,但如果初學佛的人以這句話作為依據,從而完全放棄古人的註疏,那就錯了。即使完全放棄註疏,單讀《楞嚴經》原文,難道就沒有人對你說:「你這所讀的是釋迦佛的楞嚴,並不是你自己的楞嚴」呢?這樣看來,連經文都要放棄,何況註疏!又難道不會有人告訴你「自己的楞嚴遍一切處」嗎?既然遍一切處,連諸子百家的著作,乃至樵夫牧童所唱的山歌小調,都不可以放棄,何況是祖師解釋《楞嚴經》的註疏呢!

【學文解讀】

這一段話呀,是蓮池大師對《楞嚴經》的一些看法。那麼有人說,讀經就讀原文,不要讀不要看這些註疏,祖師大德的註疏。實際上呢這也不完全對、不完全正確。因為什麼呢?因為《楞嚴經》是佛講的,往往不好理解。那麼祖師大德們,他們呀用自己證悟的境界,歷朝歷代將自己證悟到的境界,把《楞嚴經》註疏出來,是有幫助理解的。因為《楞嚴經》的經義是不變的,但是在每朝每代、不同情況下,度化的人是不同的,所以這些祖師們在注釋《楞嚴經》的時候,往往是有感而發的,往往呢,是根據當時人們的需要,特彆強調某方面的。所以呢有的時候,蓮池大師說:完全認為這個註疏是不需要的、沒必要的,這個看法,也不完全對,也太偏執了。

那麼對於我們來說,《楞嚴經》對我們修行是有極大的幫助。我們修行遇到境界,《楞嚴經五十種陰魔》就可以給我們參考,告訴我們遇到什麼情況,問題出在哪裡,怎麼對待,怎麼用心;看《二十五圓通》,就知道過去這些阿羅漢們、菩薩們是怎麼修行的,用什麼心修行的,用什麼行動來逐漸深入證悟的。所以說《楞嚴經》是非常寶貴的一部經典,慢慢我們隨著自己修行進步,逐漸我們有時間、有機會,逐漸我們可以學習學習。

∞ 精彩推薦 ∞

∞ 本源法師弘法視頻 ∞

∞ 認識彌陀寺 ∞

弘法 實修 安養

教遵天台 行歸凈土

1、東台彌陀寺每年舉辦佛七、短期出家、傳三皈五戒梵網經菩薩戒。

2、每月六齋日傳授八關齋戒,農曆正月、五月、九月整月傳授八關齋戒。

3、每月十五、三十誦戒、學戒。

4、每月不定期放生2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東台彌陀寺 的精彩文章:

你知道學佛修行中信願的重要性嗎?

TAG:東台彌陀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