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體質酸性還是鹼性?你真的知道怎麼回事嗎?

體質酸性還是鹼性?你真的知道怎麼回事嗎?

一般的來說,酸鹼性指的是使酸鹼指示劑變色的性質,測酸鹼性可以用石蕊和酚酞試劑,石蕊試液遇中性不變色,遇酸性變紅,遇鹼性變藍;酚酞遇中性、酸性均不變色,遇鹼性變成紅色。

酸鹼性概念

酸鹼性在歷史上的不同階段,有著不同的定義。

布朗斯特與勞倫認為,酸性是物質能提供質子給鹼的性質,鹼性是物質能接受酸提供的質子的性質。

路易斯認為,酸是電子的接受體,鹼是電子的給予體。

我認為,酸是在水中電離出的陽離子全部是氫離子的化合物,鹼是在水中電離出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

酸、鹼體質偽概念

酸鹼性食品的區分是有的,酸鹼體質的說法不科學,這兩者也並無直接關聯。

酸鹼性體質的概念基於一個常識,那就是人體的血液pH值是7.35-7.45,呈弱鹼性,因此推導出鹼性體質更好的理論。

實際上,人體的血液pH值在正常的新陳代謝下,會通過緩衝溶液的作用確保pH值不會過酸或過鹼,無論是酸中毒還是鹼中毒都是非常嚴重的疾病。所以在這個問題上,大活人不會出現所謂的酸性體質,那也就無所謂鹼性體質,酸鹼體質概念也就沒有任何科學意義。

說酸鹼體質概念是偽科學已經是很客氣了,個人認為這根本是反科學,因為偽科學大多是難以證明的命題,未來科技發達了真的有可能轉正,而反科學理論的創立者大多心術不正,多半是出於利益的考慮,明知自己胡說八道還要拚命去維護所謂的理論,這種理論永遠不可能轉正,就是瞎吹。從科學客觀的角度來說,對於正常大活人根本不存在所謂的酸鹼性體質。

酸鹼性這套「理論」,就是用低級的化學知識來生搬硬套到複雜的人體生命系統中。其核心理論就是酸鹼互相中和抵消。在這套理論面前,人變成了簡單的一杯水,放的酸多就酸,放的鹼多就鹼。這就是中國無數低級卻有奇效的「商用偽科學」的典型例子。因為多數百姓缺乏基本的思維分析能力,缺乏基礎的科學常識,這類理論具有絕佳的土壤。

講個有趣的段子諷刺此類營銷概念手法:

苛性氫,一般也叫零醇,二氫醚。別名較多,常見的別名有:零醇、氧酚、羥基氫、氫羥酸、苛性氫、二零醚、正氧烷、氧乙烯、氫氧化氫、脫碳甲醛、一氧化二氫、氫化超氧醯、脫氰零醛肟、二聚氫氧酸酐、氫化脫磺硫酸、氧化脫羧乙酸、氫化脫苄苯甲醇等。

常溫下無色無味的液體,不具有吸水性,與水任意比互溶,水溶液中性(不含雜質的情況下)密度為1克/立方厘米(4℃,1.01*10^5Pa),相對分子質量為18.01528,相互吸引的鍵力為共價鍵。 在一個大氣壓下沸點為100℃,凝固點為0℃。比熱4.186J/(g.℃)0.1MPa15℃。最大相對密度時的溫度3.98℃。

可溶於酒精,可溶解多種物質,被人大量吸入肺部可導致人因呼吸系統衰竭而死亡。 現已在大多數腫瘤患者的腫瘤細胞內發現該物質,同時長期飲用硬度過大的苛性氫可導致腎結石與膀胱結石,而且,根據調查苛性氫還是酸雨的主要成分。因此,我們應當向國際環保組織與國際生物組織呼籲:禁止使用該種物質。

看過長篇大論後,會發現它說的就是水。

這就很尷尬了。

酸、鹼食物概念

酸鹼性食品是一個純粹的學術性概念,就是根據食品燃燒後的灰分溶於水的酸鹼性來確定該食品是酸性還是鹼性。但燃燒後的灰分與食物消化過程有很大差異,不能說酸性食物消化之後就是酸性的,反之亦然,所以這個概念沒有太多的實際應用價值。

在近些年的一些科普文章中,有關食物酸鹼性質的宣傳主張「選擇食物注意酸鹼平衡」,並且特彆強調酸性食物對健康有害。這些宣傳在居民中造成很大負面影響。從營養角度來說,這些說法缺乏科學依據,不值得提倡。

另外,「食物酸鹼平衡理論」還宣傳「穀類、肉類、魚和蛋等酸性食物攝入過多可以導致酸性體質,引起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腫瘤等慢性病的發生;蔬菜水果類屬於鹼性食物,能夠糾正酸性體質,防止慢性疾病。」而實際上,蔬菜水果之所以能夠防止以上慢性病的發生,是因為它們產生的能量低,而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以及對健康有益的植物化學物質,而不是所謂的鹼性的作用。反過來看,魚肉、蛋類,奶類提供的優質高蛋白質是水果蔬菜所不能比擬的。

需要重點提出來的是,灰分呈酸性的食物多數是高硫的食品,這包括了像大蒜、雞蛋和海鮮類等產品,一些香辛料也是高硫食品,這些食物都是非常健康的食物,這與酸鹼體質理論中所謂鹼性食物就健康的說法背道而馳。

那麼,為什麼飲用水會有酸鹼之分呢?

我們到底該如何選擇飲用水呢?

學過化學,應該都知道,自然界中的水是中性的(PH=7),但由於大多會溶入一定濃度的二氧化碳,使水呈弱酸性。但由於大多會溶入一定濃度的二氧化碳,它溶解在水裡,就會生成碳酸,從而使水成為弱酸性。

天然礦泉水的話,根據水源不同而不同,因為地下水滲透過程中需要通過各種硅酸鹽地質,大多數是微鹼性(PH>7)。由於人體胃酸的PH值為0.9~1.5,消化系統能承受酸度較高的胃酸,那麼也能承受含量較低的軟飲料中的酸。

人體有超乎你想像的強大自我調節能力,無需擔憂飲料中的酸性對於身體健康的影響。

常見飲料的pH

有相關實驗結果表明:

常見飲料的pH值全部偏酸性,其中碳酸飲料酸度最強,其次依次為功能飲料、茶飲料、果汁飲料和果肉飲料。

碳酸飲料的測定 pH 值為2.42

功能飲料的pH 值為2.87

茶飲料的pH值為2.99

果汁飲料的pH值為3.12

果肉飲料的pH值為3.45

我國食醋的pH值普遍在2.8至3.8之間,而碳酸飲料的酸度比食醋的酸度還要酸。

最後,再次強調物極必反的原理,凡事適當即可,沒有什麼是越多越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體質 的精彩文章:

中醫院推拿科-體質辨證+循經推拿點穴+節氣灸
陰虛體質該如何調理?

TAG:體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