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極簡主義等於低慾望?開什麼國際玩笑

極簡主義等於低慾望?開什麼國際玩笑

記得喬布斯那間一無所有客廳嗎

喬幫主那個年代

minimalism已經開始在西方流行

這幾年

更是大行其道

一時間

一年四季一件黑T

一個人一共少於100件生活用品

性冷淡風

tiny house big living

等等都變成時尚概念

谷歌minimalist或者minimalism

有6400萬條記錄

要知道

搜Steve Jobs

也才出來300多萬條記錄

可見極簡主義有多

而前幾年 在東方的日本

大前研一寫了一本《低慾望社會》

講述日本在過去二三十年

經濟低迷消費停滯

人口減少與老齡化

年輕人婚不育 不工作不出門

喪失成功欲 只在乎小確幸

沒有慾望 沒有夢想 沒有幹勁

低慾望社會就像一潭死水

年輕人在裡面掙扎

它在日本不斷蔓延

並擴散到一衣帶水的鄰國

不少中國學者也在驚呼

警惕今天的日本會變成明天的中國

低慾望社會有多可怕 請自行百度

而極簡主義是否另一種形式的低慾望生活呢

開什麼共產主義國際大玩笑

極簡主義和低慾望完全

是兩碼事好嗎

雖然他倆長得有點像

低慾望是因為沒有希望而沉迷現狀

對事物不再有興趣和期待

消極的響應社會和環境

而極簡主義是通過了解自己

找到真正對自己重要的那些事物

去蕪存菁

把有限的時間精力資源

放在追求那些

能真正帶給你幸福快樂和意義的

低慾望是消極的放下

極簡主義是積極的放下

放下對你無意義的

追求對你有意義的

這一點有點像佛教的理念

很多人覺得佛教是消極的厭世

那是你還沒明白它說的啦~~~

(別問我 我也還沒明白呢)

我在女人里大概屬於

購物較少的那類

特別是服飾鞋包類

(綠植家居品不屬於購物)

而且在吳先生的熏陶下

我一般只買打折品

我親愛的老媽,老姐們,老閨蜜們

凡是親近的女性都認為我太摳門

對自己太埋汰

只賺錢不花錢

(當然現在也不賺錢了

終於可以堂而皇之不消費)

屬於典型的非典型性女性

10年前我也買過包

Prada

Chole

Marc Jacob

還有幾隻Coach Kate Spade...

但我發現這些包並未讓我快樂

工作時我背的最多的是雙肩包

因為攜帶電腦方便

後來不上班

我喜歡背

清邁120人民幣買來的臟布包

容量大

可摺疊

可蹂躪

耐臟耐洗

最主要蹭了颳了也不心疼

從此以後

我的Prada Chole和MJ

一直在柜子里睡覺

而臟布包之後

我4年沒買過一個包

(我的臟布包讓我覺得自己不食人間煙火 世外桃源著)

每次跟老媽老姐「對峙」時

我一直說沒覺得需要新衣服新包包

她們覺得是我壓抑了自己的慾望

好吧我承認

我的確壓抑過自己買包的慾望

也許被我壓抑的慾望潛入了最深的地方

讓我很少看見她

但我不承認

這些曾經的慾望因為未實現而

帶給我更多的痛苦

也許我被自己洗了腦

或者有一天

我需要穿著名牌服飾

背著名牌包包

才能成功找到

我夢寐以求的

那麼我會毫不猶豫的去買一堆

但是現在我真的不需要

一隻新包

或者一堆

紅的黃的藍的綠的

大的小的中的

圓的方的長的

皮的布的革的

包包

(不用羨慕,這些都不是我的)

當然我沒有把之前買的那些

從來不用的Prad Chole 和MJ

扔掉或者送走

因為實在是舍~不~得~

(哈哈 偽極簡主義者露出了馬腳)

當年我們全家從美國搬回上海時

我跟老公猜大概會打包100隻箱子

(不包括傢具)

結果一共打了150隻

當時把自己驚呆了

三口之家的生活居然

這麼龐大

一年之後

我們又從上海搬到加拿大

當時一共就帶了7隻行李箱

(當時帶來加拿大的所有箱子)

這7隻箱子里包括了

我們3個人一年四季的衣服鞋子

一些簡單的廚房餐具

兩間卧室的床品

一些早先的照片

和樂樂的中文書籍

(當然我的Prada Chloe和MJ都沒跟著我)

來了之後又新買了兩套卧室床品

和添加一些必要的鍋碗瓢盆

居然發現生活也夠了

我把所有的皮鞋

大部分不怎麼穿的衣服

家居裝飾品

夏天的席子被褥

(加拿大的確不需要)

等等都留在了上海

但我怎麼也想不起來為什麼

那些東西居然有140隻箱子之多

更感慨原來你根本不需要它們

一樣也能活的很好

大部分東西都留在

上海自己和老媽的公寓里

老媽的卧室柜子里塞滿了

我的衣服和鞋子

還有我那幾十串從來也不戴的項鏈

(去年回國探親時我把首飾拍了一堆照片找人送,結果也沒送出去多少。這只是其中部分,基本上我從來不戴)

我自己成minimalist

把垃圾都堆在老媽家

還好是親生的 我媽不嫌棄我

我在人生的意義中寫過這樣一段話

「感恩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目前的狀態都是自己的選擇

這個世界首先以意念而生

所有一切的現實皆因某個念頭而實現

無論當初什麼原因

你的選擇一定是因為

它的一些東西是你想要的

而人生的不如意

都是你的選擇的副產品

當你對生活不滿意時

回想一下當初為什麼選擇了它

人很容易忽略自己擁有的

而煩惱於那些自己沒有或不喜歡的

所以一定要感恩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接受你所擁有的同時

帶來的那些副產品」

極簡主義同樣是一種選擇

選擇你的人生當中對你重要的事物

而簡化一切其他

這種選擇會成為你心甘情願的決定

因為你明白

擁有更多並不帶給你快樂

相反

可能它的副產品帶給你更多的痛苦

(minimalist Joshua Fields Millburn & Ryan Nicodemus在投幣洗衣房洗衣服)

(minimalist Joshua Fields Millburn家裡的客廳)

在所非而思居住的北美

極簡主義被很多人了解

因此你的選擇可能更容易被理解

而在中國

極簡主義可能會被劃入摳門或另類

但這些不重要

所非而思說

(其實是所非而思的閨蜜說)

人做一個決定取決於什麼

法律法規

道德準則

社會輿論

問心無愧

還是隨心所欲

都不是

做一個決定只需要看

你是否願意承擔這個決定帶來的後果

如果你願意

那麼就去做吧

所非而思覺得

太他媽有道理了

你仔細琢磨

是不是這個理兒

如果你認了這個理兒

你就可以不被社會裹挾

不做別人眼裡應該的你

遵從自己

遵從自己的選擇

從而獲得的是

自由

如果你想對自己的生活做一些改變

或者一些清理

那麼可以試著

從衣食住行的某些內容開始

嘗試小小的極簡主義

比如

把很久不穿的衣服捐給災區

買一件新衣服的同時

必須處理一件舊衣服

打掃衛生

清理房間

多吃簡單加工的食品

多使用公共交通

隨身帶一個水壺而不是總是買水

減少自己的任務清單

少參加無謂的聚會

這些都能讓你的生活更美好

當你的周圍開始變得簡單

也許你的心

也會開始簡單

並且看的更清楚

Life is simple

when you live simpl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索非而思的生活態度 的精彩文章:

TAG:索非而思的生活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