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漢魏六朝詩》:劉邦,項羽和虞姬

《漢魏六朝詩》:劉邦,項羽和虞姬

《漢魏六朝詩》開篇是是劉邦的《大風歌》: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這和我們之前對詩的認識以及之後對詩的認識都不太一樣。之前是四字句,像《詩經》那樣,或者是是六字句,或者是之後的七言和五言。根據《漢書·高帝紀》的記載,這是一首歌詞,是劉邦在平定了淮南王英布的叛亂之後,得勝班師,路過自己的老家江蘇省沛縣,把昔日的親友們都召集來共同歡飲了十幾天,席間他突然自彈自唱,留下了這首大風歌——你可以想像,一個平民出身的皇帝,在生平的功績達到無以復加的程度時,他宴開半個月,核心的目的是什麼:第一炫耀,第二求賢。章培恆認為最後一句抒發了劉邦前途未卜的焦灼和恐懼,這是很有道理的。或者說,這首歌的核心基調就是焦灼。

緊接在《大風歌》後面的就是《垓下歌》。這是一首絕命辭: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這裡面寫得是嘆息。項羽被劉邦圍困在垓下,馬上就要死了。我們可以想見,這是一個大型的絕命現場。項羽的表現是如何的呢?他只寫了兩件事:名馬,美人。騅和虞,對他來說可感可知的東西,他不知道拿這兩件東西怎麼辦,還有無可奈何的東西,是他自己的「力」和「氣」。世界之大,反秦,抗暴,被圍,似乎都退到背景里去了,真正切實可感的東西,就是還沒有用盡的力氣,無處安置的美人,無可託付的名馬。項羽確實是好漢,他不像劉邦一般,要寫「大風兮雲飛揚」,寫時勢,寫風雲,寫世態,他只寫自己和自己最親近的東西。這樣的減法,看得出他此時的一無所有:大軍,江山,勝利等等都一片模糊,他真正可以掌握的無非就是自己,名馬和美人。

相比較前兩首,虞姬居然也有一手傳世的詩,我之前完全沒讀過,叫《和項王歌》: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這首詩《史記》和《漢書》都沒有記載,直到唐朝的張守節不知道怎麼從《楚漢春秋》中做了引錄,這才流傳下來,很多人不相信它的真實性,因為這是一手五言詩,是的!五言詩!而且還比較成熟。但是辯偽的工作也沒什麼實質性的說明力,根據《漢書》和《水經注》中的記載,那時候五言詩已經出現了。這首詩的價值在我來看,像是一個歷史現場的口供。垓下歌太寫意了,項羽寫了自己,寫了絕境,寫了英雄末路。但是這種描寫是高度個人化的,我們看見他對自身力量的崇拜,看見他對失敗的歸因,看到了他在絕境中的柔軟。但是真正發生了什麼,我們還需要一個目擊證人。虞姬就是。

虞姬寫得很清楚,「四方楚歌聲」。這就是歷史現場,項羽被圍困,大軍賬外歌聲四起。虞姬還寫了「大王意氣盡",這是項羽最真實的描寫。虞姬也第一次明確的提到死亡。這才是垓下之圍的夜晚真正發生的事情。它是高度寫實的。和項羽的詩對照來看,才更能看清楚一個英雄的末路,一個美人的絕境。一個是「意氣盡」,一個是「何聊生」。

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項羽烏江自刎也就三十齣頭,即便在古代,這也算是當打之年,虞姬的年齡更小,這一對亡命鴛鴦,在這樣的時代這樣的境遇之下,留下了兩首完全不一樣風格和氣質的詩歌,從兩個角度還原了垓下之圍的兩種事實,一種是高度自我的,自我存在感極強的瞬間,一種是寫實的,堅硬的不可突破和否認的現實。這兩種事實都是真的,對誒個人都是絕對真實的,但它卻是給我們兩種截然不同的世界的鏡像。人心似海,世事如謎,文學能折射的不過是其中的千百種之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票乘客 的精彩文章:

誰是受害者:伍迪·艾倫和他的新電影

TAG:無票乘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