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可不知的翡翠歷史:翡翠開始在中原地區流行是在什麼時候?

不可不知的翡翠歷史:翡翠開始在中原地區流行是在什麼時候?

翡翠在我國本為鳥名,《說文》「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後漢書·西南夷傳》中載「出孔雀、翡翠」,唐代詩人陳子昂「翡翠巢南海,雄雌珠樹林」詩句中的翡翠也是指的翡翠鳥。

但此名何時借用玉石,目前還不得而知。

章鴻釗先生曾在《石雅》一書中引漢班固《西都賦》「翡翠火齊,含耀流英」、引漢張衡《西京賦》「翡翠火齊,絡以美玉」之句,並考證火齊為寶石珠、翡翠與火齊並題,有可能指玉石。

還有人根據宋代歐陽修《歸田錄》所載「余家有一玉罌,形制甚古而精巧,始得之,梅聖俞以為碧玉。在潁州時,嘗以示僚屬,坐有兵馬鈐轄鄧吉者,真宗朝老內臣也,識之曰:『此寶器也,謂之翡翠。』雲禁中寶物,皆藏宜聖庫,有翡翠盞一隻,所以識也」之事,認為宋代時期,翡翠已明確指玉石了,但是否為今日之輝石翡翠,還有待考古資料的證實。

不過明末謝堃在《金玉瑣碎》一書中曾詳細的敘述了一件翡翠螳螂,其「頭頸翅爪,碧色通透,唯肚腹上紅下白,紅色者,翡也,白色者,質也,其巧可愛」。這種綠、紅、白三色分布在一塊玉石上並具有半透明的滇黔翠,極可能就是我們今日所稱之的翡翠。

此外,明末的徐霞客在其遊記中也記載有永昌故人潘先送給他兩塊翡翠,後托工匠碾成兩個印池,兩個杯子,碾價為白銀一兩五錢之事。由此可知明末雲南永昌府(今保山)確已有了翡翠與,當時徐霞客稱之為「翠生石」,很有可能就是今日緬甸所產的翡翠。同時,有雲南考古工作者,在雲南考古中也有發現明末墓葬出土翡翠器物的情況。

然而,截至目前,所有的考古發掘的宋代、明代內地墓葬中還沒有翡翠器物的出土記錄,就是在著名的嵌飾著各種寶石的萬曆皇后的鳳冠上,也未見翡翠飾物,看來翡翠大量地輸入中原地區,還應該是18世紀末葉清朝中晚期的事,而後很快受到帝王后妃以及富豪們的垂青,經濟價值也日益增高。

紀曉嵐在《閱微草堂筆記》卷十五《姑妄聽之》中說到「蓋物之輕重,各以其時之好尚,無定準也。記余幼時,人蔘、珊瑚、青金石,價皆不貴,今則日昂。綠松石、碧鴉犀,價皆至貴,今則日減。雲南翡翠玉,當時不以玉視之,不過如藍田乾黃,強名以玉耳,今則為珍玩,價遠出真玉上矣。」同時,中國藝人還按照中國玉石的傳統碾啄手法,利用翡翠質地的不同色澤,創造了眾多的精巧、秀美、技藝高超的各種裝飾、佩戴、陳設、觀賞等工藝品。

據趙汝珍《古玩指南全集》引愛月軒筆記所載,在清末慈禧太后隨葬的珠寶中有大量的翡翠製品,其「腳下足旁有翡翠西瓜兩個,綠皮紅瓢,白子黑絲,估價為五百萬兩銀。翡翠甜瓜四枚,白皮黃籽粉瓢者兩個,綠皮白籽黃瓢者兩個,估價值六百萬兩銀。在頭頂有一翡翠荷葉,葉滿筋綠,如天然一般,重有二十二兩五錢四分,制價二百八二五萬兩銀......翠佛二十七尊,每尊佛重六兩,此外還有翡翠桃十個,綠色桃身,粉紅色桃尖,與真桃極為相似。還有翡翠白菜兩顆,綠心白葉,在菜心上落著一隻滿綠色的蟈蟈。綠色的葉旁有兩隻黃色的馬蜂......」。

總之,翡翠製品自進入中國內地後,便成了上至皇帝,下到百姓極為鍾愛的玉石裝飾品了。它們不但深居皇宮,而且還運用於當時民眾生活的方方面面,品類眾多,難以計數,從而一躍成為中國清代晚期玉器製品中的一朵奇葩,為中國玉器增添了新的內容,注入了生命的活力。

本文參考文獻《中國玉器發展史》常素霞 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Culbol小顧 的精彩文章:

珠寶設計大揭秘:胡涓涓——流暢著的生命線條

TAG:Culbol小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