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愛瑪,莫非你是我的前生

愛瑪,莫非你是我的前生

1-

「新搬來一位鄰居,你知道他們叫什麼名字嗎?」麵包店的老闆馬丁問妻子道。

「叫什麼名字?」

「包法利,包法利啊!他的名字叫查理,她叫珍瑪,是不是很不可思議?」

妻子和兒子都漫不經心地調侃,只有馬丁把這件事兒看得很重。

「怎麼會有這樣的巧合?在福樓拜寫出著作的地方,諾曼底,來了這樣的一對夫婦,真是太巧合了!」

……

馬丁七年前繼承了父親在諾曼底的麵包店,每日生活安詳又平靜。他喜歡福樓拜的《包法利夫人》,隨身攜帶著這本書,對裡面的人物和情節了如指掌,如數家珍。

《包法利夫人》中的女主叫愛瑪,和這個新來的英國女鄰居名字只差一個字母,女鄰居叫珍瑪,而男主卻和男鄰居完全重名——查理·包法利。

福樓拜虛構了一個感到人生無趣的女人,這樣的角色成為了一個普遍的概念,成為一個原始的意象。

馬丁認為珍瑪也會成為那樣的女人。因為珍瑪雖然很漂亮,但是她卻是一個忍受不了平庸生活的女人。

因為愛瑪很久以前也是一個平庸的女人,總想著過上層社會的生活。

她年輕漂亮,卻嫁了一個懦弱的丈夫。眼前局促的生活,讓她很落寞,希望能夠得到一份浪漫的愛情。總是追求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最後慾望讓她走進了死亡的深淵。

經營一段不被世俗所允許的感情,最終都不會有好的結果,最後愛瑪服毒死去了。

眼前的珍瑪和過去的愛瑪有太多的相似之處,珍瑪並沒有讀過《包法利夫人》,馬丁卻處處做對比,聯想著一切有象徵意義的人或事。

2-

查理·包法利和珍瑪剛剛結婚,從倫敦來到了諾曼底鄉下。

諾曼底風景秀麗,散發著淡淡的田園氣息,有大家喜歡的葡萄酒和麵包。

查理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男人,他會修理,每天身上都有濃濃的油漆味,衣服上掛著木屑,但是他的脾氣很好。

珍瑪長得很陽光,靚麗,是那種人見人愛的姑娘。

他們來到鄉下以後,和麵包房師傅馬丁還有法國女人薇姿做了鄰居。

珍瑪的美貌深深地打動了馬丁,馬丁總是關注珍瑪的生活,故事就從馬丁的視角開始展開了。

他們在一起聚會的時候,別人都在愉快地聊天。只有馬丁痴痴地看著珍瑪,他感覺珍瑪的表情有淡淡的憂鬱。

在她的靈魂深處,一定等待著發生什麼,她就像不幸的水手睜大絕望的眼睛,在生活的寂寞里四處遊盪,遙望天邊朦朧的月色,找尋著一葉白帆……

看著眼前的珍瑪,馬丁心裡閃現出一個大膽的念頭,他感覺珍瑪也會像愛瑪一樣有一段婚外情出現,那是一段孽緣,馬上就會發生。

3-

一切都是緣分也是契機,珍瑪在鄉間小路散步的時候,被馬蜂蟄了,過敏了,馬丁和海爾韋把她送進了醫院。

海爾韋是一枚小鮮肉,來諾曼底自家的城堡複習,準備法律考試。

這樣的邂逅,讓珍瑪和海爾韋相識了。當珍瑪和海爾韋再次相遇的時候,就在馬丁的麵包房門前。

馬丁吸著香煙目不轉睛地看著他們,他依舊痴戀著珍瑪的美貌,看到兩個人熱切地交談,心中又閃出一個大膽的念頭。

他們之間常理中的對話,都和馬丁的想法如出一撤。馬丁脫口而出的話語,就是珍瑪和海爾韋之間對話的內容,幾乎一字不差。

「上次那事過後,您怎麼樣?」

「嗯,挺好的,謝謝,您呢,還好嗎?」

「再好不過了,謝謝!」

……

馬丁感覺眼前的一切就像自己導演的一場戲,他彷彿已經看到了兩個人赤身裸體地交織在一起,這想法讓他感覺很爽……

小鎮那麼小,珍瑪和海爾韋在超市又相遇了。海爾韋熱情地為珍瑪介紹葡萄酒的品質,並邀請她去城堡做客。

某一天,珍瑪的紅色轎車真的開到了海爾韋的城堡,只是她不知道,馬丁在後面跟著呢。

馬丁想到孤男寡女在一起肯定會如膠似漆,很是嫉妒,卻又自欺欺人地想,或許兩個人不會那樣子,他們在一起或許只是喝喝開胃酒,僅此而已,但珍瑪脖子上的紅印泄露了所有的秘密。

馬丁非常固執地感到珍瑪越來越向愛瑪的人生軌道靠近,他不願意看到死亡的結局。他也想做些什麼,想勸珍瑪停止。他認為珍瑪衝進了一個沒有未來的故事中,這故事會毀掉她,就像魯道夫毀掉愛瑪一樣。

愛瑪·包法利的人生迅速浮現在他的腦海中。愛瑪厭倦生活的平淡,兩度偷情,最後走投無路選擇了自殺。

他假裝海爾韋給珍瑪寫了絕交信,珍瑪沒有發現他的陰謀,接到信後很是悲傷。

4-

農村的房子里總是會有老鼠出現,珍瑪為了滅鼠準備了一些鼠藥。

馬丁看到這些鼠藥,大驚失色。他可能沒有意識到心裡想的是什麼,但是脫口而出的卻是葯死老鼠的同時,有可能也會葯死其它的生物,比如說他們都有一隻愛犬。

影片中,珍瑪的鼠藥出現過好幾次,看到這裡的時候,我也想可能珍瑪會服毒自殺,不太敢確定。感覺珍瑪即使不是服毒自盡,她的死也肯定跟鼠藥有關。

這個時候,我突然間想起列夫·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那部影片的開頭,男主和女主在火車站相遇的時候,就有一個人卧軌自殺了,這也為安娜後來的自殺做了伏筆。

而《新包法利夫人》中的珍瑪,如果看影片的前半部分的話,她的死應該是服毒更加合理。

但結局卻不是這樣子的,珍瑪最後是被麵包噎死的。讓人感覺有點出乎意料,細想也是合理的。影片多次表現珍瑪買麵包的橋段,也有珍瑪安靜地吃麵包的鏡頭,一片一片地撕開,放在口中,很享受的樣子。

馬丁做了好吃的麵包放在珍瑪的門口。這個時候,珍瑪的丈夫查理已經知道了她的出軌行為,憤怒地離開了家,家裡只有珍瑪一個人。珍瑪聽到了敲門聲,打開門進來的卻是她的老情人——帕德里克,手裡拿著馬丁的那份麵包。

她的這箇舊情人是一個渣男,百般乞求珍瑪和他重歸於好。無奈珍瑪已經幡然醒悟,不想再過這種沉淪的生活,當即拒絕了他,舊情人就和她爭執了起來。

麵包就放在眼前的桌子上,珍瑪隨手拿起麵包,一片一片地撕著放在嘴裡,一邊吃著,一邊和渣男爭論……

突然間珍瑪被麵包噎住了。老情人從後面抱住了她,想幫她捋順,把卡在喉嚨里的麵包吐出來。

此時,查理回來了,他想通了,想跟珍瑪重歸於好,但是回到家裡,看到兩個人那樣抱在一起,很污的畫面,他誤解了珍瑪。

兩個男人廝打了起來。誰也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他們都很憤怒,錯過了最佳搶救的時間,珍瑪最後躺在了地上,死去了。

故事很老套,也很俗氣,就是一個女人出軌的故事。

5-

但是整個影片,卻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首先是美麗的諾曼底田園風光,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街道兩邊開滿了鮮花,古老的城堡令人感覺回到了中世紀,院子里的花草整齊有序,窗戶和門的周圍爬滿了綠植,空氣中瀰漫著麵包和葡萄酒的香味……

影片拍攝的視角也很獨特,是通過馬丁的眼睛來展現珍瑪的生活。馬丁在暗處,說白了也就是在偷窺別人的隱私。偷窺本來就是一件很刺激的事情,能夠激起觀眾很強烈的探索慾望,讓你不由自主地跟著他的腳步往前走,隨著他的眼睛去看這個故事發展的走向。

另一個就是全方位的視角,讓你感覺自己站在高處,你的視野覆蓋了整個的畫面,覆蓋了珍瑪全部的人生。你看到了故事的開頭,也看到了故事的結尾。有一些狗血,但是看得還是很痛快。

再就是這個故事的定位很特別。不管是人名還是地名都有其特殊的意義。諾曼底是福樓拜的故鄉,他的成名作《包法利夫人》就以這裡為創作背景,前面也說了,珍瑪的經歷與《包法利夫人》里的愛瑪有一些驚人的相似。

有點像曹雪芹的《紅樓夢》。紅樓夢中的人名大多用的是諧音,用這樣的手法來預示人物的命運。比方說,甄英蓮,甄士隱,賈雨村,霍起……,對應的就是真應憐,真事隱,假語村,禍起……,這裡就不過多舉例了。

故事不緊不慢,緊緊扣住人心,彷彿就發生在我們身邊。不知道哪一個環節,哪一句話,就觸動了你,就會把自己設身處地地放在故事裡面,私下裡想不明白的一些問題,在那一刻就迎刃而解了。

死亡是珍瑪最終的結局,她好像沒有別的選擇。

影片的結尾和開頭做了呼應,他們又來了新的鄰居。這個新鄰居叫安娜,聯想豐富的馬丁真的想到了安娜·卡列尼娜,竟然和我的想法一樣。他當然想到了新鄰居會不會卧軌自殺,而我想的卻是愛瑪是不是珍瑪的前生,這個安娜又是不是珍瑪的來世……

影片到此結束了,把這些疑問留給了觀眾,意猶未盡。鏡頭拉得越來越遠,依稀還可以聽到馬丁熱情的介紹,看到新鄰居的笑容。周圍的樹木和建築都撒上了淡淡的清雪,時間已經走向了冬季。起身離開,就好像一切從來沒有發生過一樣……

文章均屬原創,轉載請聯繫本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鳴鳳在竹mfzz 的精彩文章:

風過有痕 疤痕的年輪

TAG:鳴鳳在竹mfz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