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中一支萬人部隊,存在五百多天後消失,出了2個上將2個中將
1933年的時候,經過四次反圍剿的洗禮,紅軍已發展到30多萬人,面對國民黨軍第五次圍剿,紅軍組建了一支近萬人的部隊,這支部隊存在五百多天後就消失了,但還是出了2個上將2個中將等一批將軍。
這支部隊就是少共國際師,這支部隊成立於1933年8月5日,在江西寧都縣組建,成立之初全師共有一萬餘人,大多數是中共黨員和共青團員,下轄三個團。
這支部隊是由少共中央局牽頭組建的,為完成少先隊是紅軍後備軍的偉大任務,少共中央局從根據地抽調優秀共青團員、少先隊隊員組成3個少年先鋒團。
少共國際師被編為五軍團第十五師,下設第五十八、第五十九、第六十等三個團,由周恩來同志親自授旗,全師平均年齡18歲,歷任師長都是20歲左右,師政委肖華上任時只有17歲。
少共國際師成立後,立即投入了軍政訓練,首任師長是陳光,後來吳高群、曹里懷、彭紹輝都擔任過該師師長,首任政治委員是馮文彬,後來肖華、羅華明分別擔任過政治委員。
在第五次反圍剿中,少共國際師奉命開赴黎川前線,配合紅三、紅五軍團投入戰鬥,在閩北拿口,少共國際師打的首仗,就殲敵500餘人。此後,該部又進行了幾十次戰鬥,第二任師長吳高群在戰鬥中犧牲。
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少共國際師擔負掩護軍團主力轉移任務,渡過湘江之後,該師只剩下二千餘人。遵義會議後,中革軍委決定對紅軍進行整編,少共國際師被編入紅一、紅二師,番號就此撤銷。
少共國際師從一九三三年八月五日成立到一九三五年二月十日撤銷,共存在了五百三十多天,一群紅小鬼們經受了殘酷的戰爭考驗,一批年輕的紅軍指戰員後來成為了解放軍的戰將,這支隊伍中走出的開國上將有兩人,分別是蕭華、彭紹輝,中將有兩人,分別是曹里懷、陳正湘,另外還有13名少將。


※此人官至副國級,美國邀請他去訪問,他回答除非你們向我道歉
※1933年日軍一連隊,製造中國戰爭史一大恥辱,張學良終於憤怒了
TAG:歷史縱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