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左衽?右衽?你暴露的正是對服飾史的蠻橫無知!

左衽?右衽?你暴露的正是對服飾史的蠻橫無知!

全文共3884字 | 閱讀需要8分鐘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傳統服飾

從「漢服」開始接觸古代服飾的人,看古裝劇最喜歡糾兩個問題:頭髮是不是紮起來,衣襟向左還是向右。一旦發現人家「披髮」又「左衽」必定要痛斥鞭撻一番,包括熱播的《三生三世》里大量服裝都是「左衽」,就成為了很多人討伐的根據了。

關於「左衽」的意思

一開始我們還是要梳理一下很多人所主張的「左衽」意思來源,這樣我們才更清楚問題的所在。

「左衽」的問題主要出自於孔子這段話,「披髮」「左衽」這兩點都被提到了。

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於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豈若匹夫匹婦之為諒也,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

——《論語·憲問》

衣衿向左,謂之左衽。夷狄之人,被髮左衽。

——《論語註疏》

「左衽」就獲得了第一個意思,代表夷狄

(管仲表示一直被艾特到但又沒自己什麼事,真的好煩惱啊!)

在儒家的另一本經典《禮記》了則提到了「左衽」的第二個意思,表示死人

小斂大斂,祭服不倒,皆左衽結絞不紐。

——《禮記·喪大記》

「皆左衽」者,大斂小斂同然,故云皆也。衽,衣襟也。生鄉右,左手解抽帶便也。死則襟鄉左,示不復解也。「結絞不紐」者,生時帶並為屈紐,使易抽解。若死則無復解義,故絞末畢結之,不為紐也。

——《禮記正義》

不難發現,這些「左」「右」幾乎都來自於儒家主張,儒家覺得活著的時候要「右」,死了或者非我族類的就相反的就是「左」。然而問題來了,後來的歷史長達兩千多年,地球真的會繞著儒家轉嗎?或者,退一步說,著錄儒家經典的那些年代,地球真的曾經那麼轉過?還是儒家的一廂情願呢?

「左衽」用意的虛與實

其實對於儒家來說,衣服怎麼穿,「左」還「右」都只是表面問題而已。真正的本質問題是儒家講究的倫理秩序。

我就多啰嗦幾句哲學上的問題,大家會更明白一點「左衽」這件事的本質。我們都知道儒家那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李石岑在《中國哲學十講》里說到這是一種唯心論,孔子主張正名。說白了就是,一個人的名頭上有了「君」,那麼這個人就自然擁有了「君」的權力和威望,哪怕這人極其昏庸無能做「臣」的都不能去推翻他,因為「臣」名頭下的那個人就只有「臣」的地位和職責。這些倫理也好道德也好封建組織也好,它們的體系建立在正名。我們從小接受的是唯物教育,所以聽起來會有點奇怪。

(李石岑代表作《中國哲學十講》,根據他1932年在福建省教育廳暑期講學會講演稿整理而成,1935年由世界書局出版)

那麼回到「左衽」上,我們再回去看看前面那個章節引用的句子就不難發現了,問題是出在「尚右」上,「右」之名被放在了「中國」和「生」上面,那麼「左」就只能是「夷狄」和「死」了。

所以「左」「右」本來是沒有什麼區別的,這本來就是一個相對的方位而已,衣服嘛往左穿還是往穿右最多關乎順不順手,照片視頻更簡單了鏡像一下就好了。但是被掛上了華夷之辨、生死之別,背後更站著儒家維護封建組織的用心,那就不得不複雜許多了。

「左衽」服裝的古與今

那麼歷史上的服飾的「左」「右」的真實情況又是如何呢?這就要分成兩個部分來說了,一部分是寫下那些話的人所處的時代「左衽」情況如何?另一部分則是後世大家的服裝「左衽」又是怎樣的了?

當時將「中國」周圍小國、部落等大致按照方位成為戎、狄、蠻、夷。而孔子那段話里提到的管仲所輔佐的齊桓公主要面對的是南方的楚國和北方的山戎。

(齊桓公圖霸中原戰爭圖)

山戎按照記載應當是一支頗為強大的游牧民族,並沒有留下更為確切的史料下來,自然也就沒有關於服飾的記載了,也就無從得知「左」還是「右」了。實際上就算是留下了裝扮記載的夷狄也不會刻意去寫「左」「右」的,因為這本質就是我們上個章節提到的儒家主張,而不是服飾上的顯著特徵,所以即便是儒家經典也並不拿這個當作重點記述。

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其性也,不可推移。東方曰夷,被髮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蠻,雕題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髮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禮記》

楚國的情況則複雜一點,因為很多人認為以楚國的文明程度是不能算作蠻夷的,但是在史書里無論是當時的人還是楚國自己都是以蠻夷自居的,而且它的確算作齊桓公當時的重要對頭,所以孔子應當是算了楚國的。但是楚墓真發掘了不少,右衽這件事是無疑的了。

(這位初中生和大驚小怪的記者應該先搞清楚楚國的屈原歸不歸儒家的規則管,歷史要學好啊!)

(湖北江陵九店東周楚墓出土木俑)

(江陵馬山楚墓出土的小菱形紋錦面綿袍)

可見孔子就連他自己所處的那個時代的夷狄是不是「左衽」都說了不算,那後世的效果就更可想而知了!

總體來說,中國古代服飾若出現交疊,「右」的情況比較常見,這是出於方便還是習慣,又或者是儒家主張的規則大家可以自己去判斷。不僅僅是中原地區,就連許多中原以外的政權都是以「右」示人了。

(元太祖成吉思汗)

(仁宗皇帝後 武宗皇帝後濟雅圖皇帝母)

導致現在很多人咋咋呼呼的「左衽」,往往出現於明代,並且集中於明代前期女裝上,這是因為明朝前面的遼金有一個穿著習慣,然後被延續下來了。反觀元代的蒙古人卻是無論男女都是「右」,如果真有這座華夷之辨大山為何卻是反過來執行呢?

(明代容像)

而且在崔溥的《漂海錄》里明確記載了1488年時明代服飾的「左」「右」情況。

江南人皆穿寬大黑襦褲……婦女所服皆左衽……自滄州以北,女服之衽或左或右,至通州以後皆右衽。

——《漂海錄》

崔溥本人就是一個非常恪守儒家倫理的人,對於左右衽極為敏感,他在另一段里也提到了這點,所以也就難怪為什麼是他記下了這點,而不是明代人自己。你會記下來你習以為常的東西嗎?

北京即虞之幽州之地,周為燕薊之分。自後,魏以來,習成胡俗。厥後,遼為南京,金為中都,元亦為大都,夷狄之君相繼建都,其民風土俗皆襲胡風。今大明一洗舊染之汙,使左衽之區為衣冠之俗。

——《漂海錄》

崔溥的記載同時也說明一件事,「左」「右」是不具備全國統一性的,真的只是一時一地的服裝習俗而已。

(日本僧人雪舟所繪,他於1467-1469訪明)

此外,現行的西式服裝男女衣服也是有左右相疊區別的,換算成一些人的「左衽」「右衽」理念恰好也是明代前期常見的男「右」女「左」。如今的服裝設計師都是這套理念培訓出來的,所以會採納執行在古裝設計上也不意外。

(男女西裝)

(韓劇《宮》劇照,「左衽」設計的韓服時裝)

一些採用傳統元素設計的時裝也會採納這個理念

我們可能都錯解「左衽」

以上全部,洋洋洒洒,都是建立在「左衽」須解釋為衣襟交疊的順序上,但是如果「左衽」根本不是這個解釋呢?

顧頡剛先生就曾提出「左衽」的「衽」根本不應該解釋為衣襟,而是衣袖。他的依據是許多提到「衽」的文獻里根本全是一些衣襟不可能達到的事。

二八齊容,起鄭舞些。衽若交竿,撫案下些。竽瑟狂會,搷鳴鼓些。

——《楚辭·招?》

左袪掛於榑桑,右衽拂於不周。

——《哀時命》

被發文身,錯臂左衽,甌越之民也。

——《戰國策·趙策二》

(顧頡剛,古史辨派創始人)

此外,「衽」也可以解釋為「裳」,這個解釋也可以達到上面顧頡剛先生覺得衣襟做不到衣袖卻能做到的效果。

朝玄端,夕深衣。深衣三袪,縫齊倍要,衽當旁,袂可以回肘。長中繼掩尺。袷二寸,祛尺二寸,緣廣寸半。以帛裹布,非禮也。

——《禮記》

衽,謂裳之交接之處,當身之畔。

——《禮記正義 》

這兩個不同的解釋加上前面我們默認的那個,其實是三種不同完全不同的服飾狀態。

顧頡剛先生主張的是「左衽」等於左臂穿袖,那麼其實就是「右袒」,這種服飾狀態比較古老,許多民族早期都有這種服飾,只是左右會略有不同,一般來說那隻手比較常用就袒哪邊。

(三星堆大立人)

很多人將此是做「左衽」證據,其實他最外層穿的是「左袒」

而解釋為「裳」的話,則有可能描述的就是將下擺向某個方向扎束。

(大概這個意思(土耳其),圖僅為示意並非復原)

我們現在對於「左衽」的默認來自於後世註解,但服飾是此一時彼一時的,哪怕有圖像資料輔助都難以完全解釋,更何況中間還經歷了一個很大的起居方式的變革。此外,若無註解,哪怕是古人對於先秦經典也會看不懂的。所以「左衽」到底是什麼意思,恐怕仍有討論的空間。

其實就算「披髮左衽」里的這個「披髮」意思也是有爭議的,不是簡單的披散頭髮的意思。有人覺得是「辯發」的意思,也有人覺得是「斷髮」的意思,還有人覺得只是不戴冠。(看吧,其實哪個問題都不簡單吧)

還有那個大殮小殮「左衽」的說法,大家自己隨便找幾個墓報告看看吧,總不能考古專家專挑和儒家主張作對的墓來發掘吧!

哪怕退一萬步講,當作這些爭議都不存在,也不考慮歷史的真實情況,有人真的願意順從儒家倫理去做這個「左」「右」的區別,那也很不好意思啊人家也可以不遵從儒家的主張啊,畢竟不信奉儒家如今可不是死罪啊!

「左衽」的問題出在哪?

為什麼很多人喜歡挑古裝劇「披髮」「左衽」的問題,實在是因為這兩個「知識點」最簡單不過又最能咋呼不過了,在手臂上別一個【糾察】就可以上管古裝劇,下管買家秀,這是最低門檻的炫耀學識的配置了。

什麼時候能學會去看一整套裝束了,而不是糾結於這些末微又無用的細節了,才算是真的可以談一談服飾史了。

我記得有人在「分答」上問我最反感漢服愛好者哪一點,我回答是他們在攪渾服飾史這攤水,將一些服飾史里的專有名詞揪出來一通瞎解,導致許多人無法正常進入一門本來就不怎麼昌盛的學科。

以至於有些人還煞有其事表示,作為中國設計師在設計與傳統有關的服飾的時候,「左衽」「右衽」是不可行差踏錯的雷區。唉!恕我直言,崔溥到明朝的時候,他滿腦子儒家東西卻看到一個完全沒怎麼當回事的明朝,結果幾百年後韓國設計服飾的完全沒把「左衽」「右衽」當回事,我們卻好像突然「開竅」了一般,認真起來了,真是早這兩千多年幹嘛去了?

(進行設計後的韓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國家歷史 的精彩文章:

你聽,你聽,那思想的碰撞叮噹作響,一直在歷史的深處迴響……
人物丨他比唐太宗更節儉謹慎,害怕進諫大臣,卻治理出中國歷史上最好的四十年

TAG:中國國家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