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欲松須求穩,能慢還要勻——你平時練拳做到了這些嗎?

欲松須求穩,能慢還要勻——你平時練拳做到了這些嗎?

鬆鬆松,太極功。太極不松難成功。這是古人對松在練習太極拳當中的重要性的總結。可如何松,這種松又是什麼感覺?這是讓學太極拳的人感到非常困惑和懊惱的事。因為松的不對就會懈了。打的拳里沒有棚勁,別人看著不好看,自己也感覺不到樂趣。其實,我在去年的多篇文章當中都提到了想松就得從無極樁入手。再者,無極生太極。練太極拳不從無極樁入手就好似蓋房子不打地基,肯定是不對的。

練內家拳有心法一說,這不是小說所杜撰,而是真實存在的。有些老師傅的確是有一套內里的練法內容,但是他不說,你在表面是根本看不出來的。而你無論和他學多久,他覺得你不是那塊料,或者在品德上讓他不滿意,那麼他就不會告訴你。所以,一定要尊重老師傅們。

我們這個門的無極樁也是從松入手的。但我們的松嚴格遵守道家的練法要求,所以外表看似往那一站而已,實際內在的意一直在控制著一切。而通過這樣的松就是要實現松肩墜肘;松腰落胯;松膝到腳。這些部位對於練好太極拳,練對太極拳非常的重要。我常講無論什麼太極拳,招式雖然有其不可替代的意義,以及形成了不同的風格。但是任何太極拳在身體部位的開發與運用上都是一樣的。能認識到這一點,方知天下太極是一家到底什麼意思,以及練拳與心境才會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了。

練太極拳還要注意穩。即重心要穩定在腳下,要腳下生根。但是如果不松是做不到的,所以整個運動的過程中都要注意松。要把無極樁當中所體驗到的松在動態的打拳當中去揣摩,去感受,做為動態的依止標準。慢才能感覺到運動過程中的滋味。豬八戒吃人蔘果的速度快,所以感覺不到滋味,感覺不到滋味就不會有體驗,以及通過體驗進一步的提升練習的深度和效果。所以,練太極拳不是為了慢而慢,而是為了感知與掌控的更加細膩化。慢是結果,不是方法和刻意控制。如果把結果當方法那練一輩子也沒效果。不能看別人通過播種,澆灌而生成的禾苗就以為直接弄個秧苗查到地上就行了!

練拳還要把勻做好,動作的用力要均勻,速度要均勻,有的地方松,有的地方緊,這不行。要一松俱松,一緊俱緊。把太極拳說的很玄虛,只說神意氣是極不負責的言辭。它就是實實在在的內外之功。關鍵是要有科學的合理練法把它所要具備的條件都給開發出來。而這種程度實際上是非常難的一件事。不得法,不勤奮,不經歷一番磨礪,誰都無捷徑可言。我在給學生的講課中對於勻這個問題曾經提出導體的概念。即,要把自己的周身整體練成一樣的屬性,也就是所謂的肌肉若一。只有形成整體的勻稱,節節貫穿,周身一家才有實現的可能。

這就好比一根繩子,如果在它的任何一個部位綁上石頭,磚頭,鐵棍,那麼我們抖繩的力到那裡必然會斷,會散。反之則會很順遂的呈現在另一端,也就是所謂的形於手指。因此,勻是極為重要的。而身體上的勻一定要與練習中的力度和速度相匹配。忽快忽慢,忽松忽緊是絕對練不出整體的勻,形成周身一家的導體性的。所以,練功夫是不能快以及快慢相間的。但是練技法則是可以的,也是必須的。只是前者為體,後者為用。若沒有前者的基礎,後者那麼練則就沒有一點意義。這就好似同樣是發力,你松的好的人,和根本就沒有松的人效果怎麼可能一樣呢?!這些都是現代很多練太極拳的人不明白的,也認識不到的。有理恭習開智慧,無理痴練老亦非。練太極拳與理不合就沒什麼大意思了!

太極的秘密

太極的史秘

太極無二理。太極是什麼?太極無非一個圈,陰陽變轉在裡邊。若能識得環中趣,輾轉隨意見中天。太極拳並不是某個人,某一家的產物。正如你能作詩,為什麼別人就不能作詩的道理一樣。太極文化,太極之理是老祖先留給我們所有炎黃子孫的,後人只是用拳在各自的理解上對其進行了承載與延展。所以,才有了不同風格,不同淵源的太極拳。張三丰暫且不說,單是王宗岳的存在的不可否認性,就是對天下太極出陳家的說法的一個有力的駁斥。我在往期文章中對這個歷史事實正本清源的揭秘不是為了要打倒誰,而是為了讓習練者們以更開放的眼光和胸懷去面對與認識。

太極的隱秘

我在去年開始正式傳播古傳太極。什麼是古傳太極?有清晰的歷史傳承脈絡與內容,不是現代人自己臨時起意創編的即為古傳太極。任何一家只要能符合這一點,就都可以說是古傳太極。我們在2017年向太極拳市場推出的「古傳太極十三勢」,是我們這個門的祖師爺李瑞東先生(1851年生人)學自於楊祿躔先師所傳授的內容而來。其中棚、捋、擠、按、採、挒、肘、靠也叫作「老八手」、「八大勢」。它實際上練的是功,在此基礎上往裡加的身形,步法,手法,技法,戰法而形成拳(套路),是謂拳功一體。所以,從這一點上而言,在過去的古譜里稱拳架子為十三勢,而不叫太極拳。十三勢本身就是對人體上中下三節的具體部位的開發鍛煉,而在這個過程中要嚴格遵循陰陽銜接轉換的原理去做。所以,十三勢就是太極拳,太極拳就是十三勢。如果上中下三節具體部位沒有細緻具體的開發,那麼陰陽的落實就是空談,空話。傳播十三勢就是為了幫助大家找到根,進而你的拳才能更好的開花結果。

李氏太極的真秘

李氏太極拳舊時被武術界的人士稱為『』武清派太極」——李瑞東先師為武清城關鎮人故;被稱作「文武太極」——五星捶練柔,奇門拳練剛故。李氏太極拳剛柔皆備;被稱作「武當悟修金蟾派太極」——李瑞東先師先得河南蔣派(蔣發)之武當悟修太極拳傳承內容,後得江南甘派(甘淡然)之武當金蟾太極拳傳承內容故。前者為武當北派太極(王宗岳一支),後者為武當南派太極(張松溪一支)。李氏太極拳於2014年被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很多很多人對這個是真的不懂,所以不會從中了解到李氏太極拳存在的歷史真實性和重要性。我們知道一個藥品想通過葯監局的層層審核才能投入市場。而審核所投遞的資質證明極其嚴格。那不是花錢托關係就能夠解決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也是這樣的情況。即,能被認定為國家級非遺的項目,絕對都已經被國家機器進行了縝密的審核和考證才能通過。這種歷史脈絡清晰,傳承無誤恰恰就好似藥品一樣,讓太極拳愛好者們放心。值得一提的是,迄今為止被鑒定為國家級非遺的太極拳除了眾所周知的陳,楊,武,吳,孫之外,就只有李氏太極拳了。

李氏太極的奧秘

李氏太極拳做為道家太極的傳承,保留了道家修鍊的實質性內容。在整個世界範圍而言,我們道家先賢對於人體生命奧義的先行與認知都是排在第一的。所以,將道家的修鍊功法放在武術當中有著難以想像的提升效應。我們李氏太極拳在內煉有其專門理法,稱之為內丹;在外練有其專門理法,稱之為外丹。丹是什麼?上日下月的合併體。日月即為陰陽。故太極拳之內外丹功實際就是對陰陽物質的整合和陰陽原理的契合。陰陽人人天生皆有,但有而卻不知用。欲用又不得其法,故動盤(行功走架)和靜盤(站,坐,卧)都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效果。真功妙法講究三家相見。即陰陽只有通過第三方的介入才能產生效應。這個第三方乃黃婆,真土,刀圭,慧劍,玄牝,腰脊,百會會陰一線穿,腰胯,肩背等等內外不同之事物。這都是李氏太極承傳了道家太極之法的高深內容。真正的太極哪是那麼簡單的!古傳太極豈止局限於名相爾!

古傳太極2018年展望

基於去年的全年傳播,通過線上和線下的教學和培訓,而先期的將古傳十三勢推向了太極拳愛好者市場。我的學生們也在培訓中感受到了古傳古法對之前所學各家拳術的極大幫助。借著廣大太極拳愛好者逐漸對古傳古法的思考,重識,求知的動力,2018年除了繼續傳播教授古傳太極十三勢之外,在我師鄭昭明先生的叮囑下,決定將李氏太極的核心主拳之一,太極五星捶進行對外傳播。如果說我去年的文章更多的是反覆強調松,怎麼松,松到腳下這類的內容,那麼今年就要開始對腰、胯、肩、背、頭、手進行具體的實質性闡述。在我們李氏太極拳法體系當中,將人體分為上中下三盤。之前所闡述的無極樁,腳屬於下盤的練法內容,而今後所闡述的則是涉及中盤和上盤的內容。希望通過這些秘密的披露,讓我們真正喜愛太極拳的朋友們為我們的太極拳高屋建瓴,並不膚淺而感到自豪。

太 / 極 / 的/ 秘 / 密

文宇文化傳媒

太極修真、太極武學、太極醫學、太極藝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傳太極 的精彩文章:

TAG:古傳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