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南宋理宗皇帝的頭骨,竟被元代妖僧做成法器,使用了84年

南宋理宗皇帝的頭骨,竟被元代妖僧做成法器,使用了84年

這是一曲南宋王朝的悲歌,這是一段我們漢人讀之泣血的歷史!

宋理宗趙昀是南宋王朝第五位皇帝,1264年11月16日去世,帝陵位於紹興東南的永穆陵。

然而,在他入土為安僅僅二十一年後,其陵墓就被盜掘,屍身也慘遭凌辱。更令人可悲的是,他的頭顱也被砍下,竟被製成酒器,在元朝妖僧手中流傳,北上南下,碾轉千里,直到84年後,方才又回歸永穆陵,留下了一段令漢人凄慘又心酸的歷史。

現在就讓我們帶著悲痛的心情,去了解其中究竟!

宋理宗趙昀

1276年2月,元兵佔領了南宋都城臨安。

1277年2月,原西夏藏傳佛教僧人、吐蕃僧人八思巴的弟子——楊璉真珈被元朝委任為「江南釋教都總統」,負責管理江南地區佛教事務。

元朝至正二十二年(1285),楊璉真珈因覬覦宋朝珍寶,在丞相桑哥的支持下,他招來河西妖僧及凶黨,開始大規模盜掘宋皇陵。

同年九月,楊璉真珈和妖僧允澤率部眾到來南宋皇陵。

負責守護南宋皇陵的陵使羅銑竭力阻擋,卻遭到毒打,允澤拔刀相逼,羅銑被逼痛哭離去。

妖僧、歹徒們開始挖掘宋陵,理宗的棺材被粗野的撬開,據記載,開棺時有白氣衝出。

宋陵遺址

因為宋理宗入殮時用水銀浸泡以防腐,所以宋理宗的屍體保存完好。歹徒們將棺中寶物洗劫一空,並取出含在宋理宗口裡的夜明珠。

為了排出注入宋理宗腹中的水銀,他們又把理宗的屍體搬出來,頭朝下腳朝上,將屍體倒懸於樹。妖僧允澤甚至用腳猛踢理宗的頭顱,肆意侮辱。防腐的水銀慢慢地從理宗口中一點一滴滴落,連續滴了三天三夜。當時被掘的還有寧宗、度宗、徽宗、高宗、孝宗、光宗以及皇后諸陵。

楊璉真伽前後挖開古墓100餘座,把多數皇陵以及埋入皇陵的后妃、皇子、公主以及功勛大臣的墳墓幾乎全 部挖開,屍骨撒滿山溝,一片狼藉,慘不忍睹,楊璉真加覺得這樣還不過癮,於是將諸帝骨骸雜以牛馬枯骨,在臨安故宮中築塔十三丈,名曰鎮本,以壓勝江南士人的反抗意志。

七天後,這些喪心病狂的歹徒們又來到宋陵,看到宋理宗頭顱最大,妖僧楊璉真珈不覺心動。當時妖僧之間有個習俗,說如果得到帝王的頭骨,可以厭招福去災,並可致巨富。楊璉真珈心思至此,遂命人將理宗的頭顱割下,據為己有。理宗原想保護自己的屍體千年不朽,卻不知在死後竟然暴屍荒野,身首分離,落到如此悲慘的下場。

宋陵現狀

歷代陵寢,雖多有盜掘,而慘酷如斯,真可以說是慘不忍睹。朝野為之震動,民間怨聲衝天。

辛虧紹興有唐珏等兩位義士冒險收集先帝遺骨,葬入一座廟裡,後人為唐珏修了寺廟,名曰雙義寺。

這是南宋皇陵的第一次劫難,也是最大的一次劫難。

頭骨酒器

楊璉真珈得到理宗的頭骨後,便效仿西漢初年匈奴打敗大月氏,把月氏王的頭骨製成飲酒器具的做法,也讓人在理宗頭骨上鑲銀塗漆,製成酒器,一直帶在身邊,時時飲酒作樂,其行為真是喪盡天良,令人髮指。

楊璉真珈獨自佔有理宗的頭骨達6年,但蒼天有眼!帝王的頭骨並沒有給他帶來什麼好運氣。

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五月,元朝丞相桑哥案發,因為楊璉真珈是桑哥的心腹,有人便檢舉楊璉真珈盜掘宋陵的惡行。忽必烈勃然大怒,下旨將楊璉真珈撤職查辦,「怙恩橫肆、窮驕極淫」的楊璉真珈這才結束了他橫行江南的歷史。定罪後,楊璉真珈被「械之於市」,百姓無不稱快。

楊璉真珈被查辦後,其所有財產被沒收充公,這其中就包括宋理宗的頭骨。理宗的頭骨被送入大都宣政院,用來賞賜帝師。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國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區軍政事務的中央機關,由帝師兼領。就這樣,理宗的頭骨又從江南來到了元朝首都大都,幾十年來一直在僧人手中流傳,而且還頻頻出現在酒席宴會上。

理宗畫像復原圖

理宗的頭骨最終回到江南,與元朝末年的歷史學家危素有關。

1367年十月,朱元璋命徐達北伐殘元,元軍節節敗退。

洪武元年 (1368年)八月,徐達派部將吳勉率軍進佔大都,時任元順帝翰林學士承旨的危素聽到消息後,匆忙趕到報恩寺,想投井自盡。寺僧阻攔道:「國史非公莫知。公死,是死國史也。」意思是說:你死了,朱元璋找不到比你還了解歷史的人啦!

危素這才不再尋死,向吳勉請降,旋即被當做戰利品送至金陵。

在金陵,朱元璋召見危素這位七十多歲的歷史老人,與其談論宋、元興替之事。危素曾在元朝的一次宴會上,看見過理宗的頭骨酒器,此時便乘機說出宋陵浩劫經過,並說「又截理宗頂骨為西僧飲器,天下聞之,莫不心酸。」

我漢人天子朱元璋聽後,嘆息了很久,道:「宋南渡諸君無犬失德,與元又非世仇,元既乘其弱並取之,何乃復縱奸人肆酷如是耶?」意思是說:南宋的所有皇帝,和元朝帝王並無深仇大恨,元朝卻縱容妖僧為害!

隨即馬上命丞相李善長親自處理此事,尋找宋理宗頭骨的下落。

太祖朱元璋

李善長親自發文到北平,要求北平守將吳勉全力尋找宋理宗頭骨。

吳勉不敢怠慢,當即派人四處尋訪,終於打探到宋理宗頭骨在僧人汝納手中。吳勉親自帶兵找到汝納,向其索要理宗頭骨,汝納不敢違抗,交出了頭骨。吳勉得到頭骨之後,馬上派人送到金陵,朱元璋下令將宋理宗頭骨暫時安葬於京城之南的高座寺西北。

頭骨法器

洪武二年(1369年),紹興進獻《永穆陵圖》,朱元璋又下詔將宋理宗頭骨歸葬永穆故陵,並敕建享殿和頂骨碑亭以及圍牆。就這樣,從1285年到1369年,在外飄蕩達84年的宋理宗頭骨,經歷了重重磨難,終於回到了故土,終於得以安息。

民國拍攝的宋理宗陵配殿,毀於文革

明初,朱元璋下詔令重新修復宋六陵,並把宋理宗的頭骨重新埋到宋理宗的墓中,而且每一座陵都重新樹上碑,並派了守陵人員,划出宋六陵這塊地方不準砍伐,當時,陵區成了一片茂林。

然而,到了清朝,又有人對宋六陵進行了盜掘。抗戰期間,汪偽政權的一些官兵也曾到這裡來進行過一次集體盜掘,對宋六陵的破壞相當大。巍巍皇陵,如今只剩下一叢叢稀疏的古松樹,還昭示著昔日皇家的威嚴,象徵著南宋皇陵的存在。

今天的宋理宗永穆陵

清代文人王居瓊曾遊歷到宋理宗永穆陵,看到陵上荒草叢生,感傷不已,揮筆寫下《穆陵行》一詩嘆之。

其中「黑龍斷首作飲器,百年枯骨卻南返」寫的就是宋理宗頭骨之事。

讀史至此,夫復何言?

生前死後事難料,只留下,後人一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洗劍讀史 的精彩文章:

《山海經》的作者,究竟看到多少其他文明世界

TAG:洗劍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