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調理體質也應注意地域區分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調理體質也應注意地域區分

俗話說得好: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作用重大。有經驗的老中醫接診,必須了解患者生活的地域。人的體質與他所處的自然和社會環境密切相關,其飲食結構、風俗習慣、宗教信仰、生存環境,都會影響到個體體質。

從中醫角度來看,居住在我國東部地區的人,濕熱體質形成的概率較高;生活在南部地區的人,濕熱、血瘀體質偏多;生活在西部地區的人,氣虛、陰虛體質偏多,陽虛體質較少;生活在華北地區的人,濕熱體質較多;生活在東北地區的人,氣虛、陽虛體質較多。

既然了解了各地域人的體質特點,有針對性地加以調養,能避免很多疾病的發生。

西部地區海拔較高,氣壓低、空氣中含氧量少的地域特點,使人易出現氣虛體質。該地區多風、空氣乾燥、紫外線強烈等特殊的氣候環境,使人還容易出現陰虛體質。因此在飲食上應多吃芝麻、百合、豬瘦肉、冬瓜等滋潤性食物,這是改善陰虛的一個重點。

東北地區春秋季節時間較短,冬季時間較長,天氣比較寒冷,人也容易出現氣虛體質和陽虛體質。人們要多吃一些具有禦寒作用的食物,如羊肉等,宜穿棉衣、棉褲、棉襪,避免著涼受寒。

南部和東部地區的人,濕熱體質較多,這大概是因為這兩個地區溫度較高、多雨,易使人體遭受濕邪入侵,再加上高溫天氣,使濕熱淤積在體內,因而形成了濕熱體質。另外,我國這兩個地區的經濟較為發達,人們的生活水平相對富足,常吃熱量較高、肥甘厚味的食物,這也是濕熱體質較多的一方面因素。

因此東部和南部生活的人們,要多吃具有利濕功效的食物,如紅豆、綠豆、黃瓜、蕉、西瓜等,還要避免居住在低洼潮濕的地方,保持居所乾燥、清潔、通風,床上用品多拿到戶外晾曬,避免雨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