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閣樓處放了一塊磚,六百年來無人敢動,原來是這樣!
素有「天下第一雄關」的嘉峪關位於明長城的最西端,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關口,也是古代出關的必經之路。明初為抵禦日益強大的吐蕃而修築,嘉峪關修築的奇特之處更在於在缺水的荒漠地區能做到用水充足。
那麼這樣的一個雄偉的建築為什麼在閣樓的後檐台處放一塊多餘的磚呢?這樣豈不壞了風景?而且就算是修築時遺留的建築垃圾,為何後來的人不把那塊磚清理了呢?
原來這塊磚後面有著一個驚心動魄的故事,那就是嘉峪關定城磚的故事,說這小小的一塊磚是定城磚或許有些迷信,但這名字確確實實是被叫了六百餘年。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在明初修築嘉峪關之時,督促施工的工頭叫郝空,是個校尉。此人心思歹毒,總是對工匠非打即罵。在修築的工匠中主事的是以一位叫易開占的工匠,這位匠人在業界名聲顯赫,他修築的工事結構嚴謹、堅固且造型精美。在開工之前那個歹毒的工頭故意刁難易開占,問道:「修築此關究竟需要多少塊磚?大師傅可否告訴我?」易開占淡淡地說:「不多不少,恰恰需要九十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塊磚。」這工頭可不是善茬,他當即說道:「好,你說多少就是多少,我一塊不少的給你,若是到時候多一塊少一塊我定當饒不了你,我必定稟報上級砍了你的頭,你的這群工匠們就等著被罰去邊疆做苦役把。」
易開占雕像
而此時的易開占,不緊不慢不慌不忙的走到眾工匠面前,安定了眾工匠的心,便帶領著大家按照預先的設計開始施工。到了竣工那天,工匠們都欣喜萬分,經過長時間的努力,這座雄偉的建築終於完工了。可此時,一名工匠卻捧著一塊剩餘的磚交到易開占手中,這可嚇得眾人滿頭大汗。
這時監事工頭也聞訊趕來,要將這易開占拉下去砍頭。只見易開占從容的拿著磚頭走向城頭閣樓處,大聲的說道;「此乃定城磚,若無此磚,此關不保!」而那工頭也只好灰溜溜的離開。
就這樣,自建成以來,那塊磚就一直放在那,無人敢取。後世更是把這塊磚作為對當時修築嘉峪關功高勞苦的眾工匠的紀念。


※智勇雙全的荊軻刺秦為何失敗?荊軻:都怪隊友太傻
※他是楊業長子,卻被人們叫做六郎,原來都是因為迷信
TAG:三國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