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數九寒天,冬治冬防,注意這四點才能為來年健康打下基礎!

數九寒天,冬治冬防,注意這四點才能為來年健康打下基礎!

文章 脾胃病科 韓玲艷

數九寒天,冬治冬防,想不想讓身體更好些?!

數九寒天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河邊看柳,

七九河開,八九雁來,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剛走出門就看到一群小孩爭相奔跑著,口裡背著「九九順溜歌」嬉鬧而去,突然意識到原來現在已是數九寒天,這北方近年來也不知怎麼了,很少下雪,讓我恍惚不知已然到了冬季最最寒冷之時!看來這長期在空調、暖氣房待著,工作忙又沒時間出門轉轉的我,就像與世隔絕一般......

我們醫院現在門診量增多,呼吸道疾病患者數量更是增長的猖狂,在這個時期如果我們能夠合理養生,防病治病,針對數九天的天氣特點,能夠保暖禦寒、適當進補、保證充足睡眠,就可以溫暖過冬,蓄積能量,為來年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

A

保暖禦寒最重要

「百病從寒生」,寒冷使人體抵抗力下降,不但容易感染致病微生物,而且可能引發或加重多種慢性基礎性疾病,因此,冬季應採取積極的防守保暖措施,使人體感覺暖和舒適,血脈流暢,手腳溫暖為宜。

俗語說:「風從頸後入,寒從腳下生」,在寒冷的季節里,大家出門時除了要穿高領毛衣外,最好還要戴上圍脖,以免寒冷有「機」可乘。迎風時要用圍巾遮擋,或者戴上口罩,以免受寒後患面癱。中醫認為人體內的血液得溫則易流動,得寒就容易停滯,所謂「血遇寒則凝」,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老年人則一定要戴上保暖的帽子。頭部受寒後,血管受寒冷刺激後容易收縮,痙攣狹窄,使頭部的血供受阻,容易誘發腦卒中。除了頭頸外,還要注意腳部的保暖,很多人都有這樣的體驗,雙腳穿得暖和了,一身都感覺是暖的。

B

適當進補

食療是養生的最好方式,專家介紹,在冬季寒冷時節,可適當喝些羊肉湯、牛肉湯,在湯中加入當歸、大棗、黃芪等食材,能夠提升營養增加免疫力。但要注意「秋冬養陰」的進補原則適可而止,否則人們吃多了容易燥熱內生,五心煩熱,會口乾舌燥,爛嘴角。

冬季飲食要注意「三多三少」,即多吃蛋白質、維生素、纖維素含量高的食物,少吃糖類、脂肪、鹽分含量高的食物。飲食忌辛辣燥熱,谷、果、肉、蔬菜要合理搭配。

C

冬主藏 宜多睡

《黃帝內經》說:「冬三月,此為閉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人雖然不是需要冬眠的冷血動物,但冬季是萬物休養生息的季節,故人體也宜順應自然,多靜少動,相應比其他季節多睡一些時間。

冬季里宜早睡晚起,成年人應保證每晚8小時的睡眠時間,小孩甚至應該更多一些。現代人上班時間是固定的,不能晚起,那麼晚上應該10點前就要上床睡覺。為了保證較高的睡眠質量,卧室最好不放或少放手機、電視、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以免電磁波輻射對人體睡眠造成影響。

一些老年人習慣起早,天氣晴朗時他們仍一大早爬起來堅持晨練,並認為晨練對抗寒冷,有益健康。事實上冬主藏,白天過度活動消耗陽氣,不利於陽氣的收藏,清晨氣溫較低容易使血管收縮導致血壓上升,誘發心腦血管疾病。臨床上,不少老人心梗、突發中風,都是晨練時發生的。老人可以把晨練安排在有太陽的八、九點以後,一邊運動、一邊曬太陽。可以做保健操、八段錦、太極拳等方式鍛煉身體。

D

冬季養陽——冬灸

除了飲食進補外,三九寒冬的冬灸也可謂最應時的進補。在最寒冷的季節,在特定穴位上隔物灸,如隔姜灸、隔鹽灸等,可溫經祛寒、健脾補腎、提高人體免疫力。中醫認為,除了艾灸外,熱水泡腳也是很好的「補藥」,睡前熱水泡泡腳,可以促進人體血液循環,使人溫暖入睡。

冬治冬防,冬季養生要按照氣候變化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一些平日應酬多的中年人,應盡量戒煙戒酒;而年輕人則應該少熬夜,按時起床睡覺,不要長時間玩手機電腦。

小編在這裡希望大家:

寒冷的天氣身體暖,

複雜的世界心簡單!

一切將陽光明媚,春暖花開......

· END ·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有用

請分享、轉發給你的朋友看

亦可給我們留言

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囊視界 的精彩文章:

吃飯總出汗,當心是身體出現問題!

TAG:青囊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