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大英雄喬峰如果生在戰國,還會為身世問題發愁嗎?

大英雄喬峰如果生在戰國,還會為身世問題發愁嗎?

看過金庸小說和電視劇《天龍八部》的都會為大英雄喬峰的身世問題感到很糾結,蕭峰的身世以及他和阿朱的愛情,成為整部作品的核心。如果喬峰處在同樣是大一統前夕的戰國時期,他就不會有那麼大負擔了。戰國和五代到宋,是兩個很相似,又有很大不同的時期。

戰國和五代其實很類似,都是大一統的前夜

戰國七雄,齊、楚、燕、趙、韓、魏、秦,最終完成統一的是秦,至於其原因,和秦的地緣優勢、變法圖強有關,還有一點就是引進人才。

五代十國,契丹要完成的使命和秦類似,也是順應統一趨勢,它同樣依託自己佔有「燕雲十六州」的地理優勢,模仿漢族的治理結構,並引進中原漢人中的有才有識之士。

看起來,秦和契丹做的是同一件事。

但在人才流動這塊,是差異最大的。六國人才中李斯、趙高、韓非子等都是佼佼者,卻在本國不被重用,一入秦就受到重用。這些人都有選擇的自由。如果不是六國人才,秦國也不會完成統一的。曾有人向始皇反映,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秦始皇也有過動搖,李斯據此上《諫逐客令》,很有名,大意是秦國強大靠的不是自己一畝三分地,而是要吸納天下精華為我所用。

這些入秦者,並沒有道德負擔,其中多數是三晉之才(韓、趙、魏),這三個國家擁有今天河南、河北、山西的土地(趙的疆界已經到塞外了),法家思想就是從晉大陸生的,這些人進入秦國,促成了秦國的強大。

而到了契丹和宋爭雄之時,胡人和漢人的分界線就非常明顯了。如果這種分界線出現在戰國時期,那麼法家入秦就相當於背叛本族。

這兩個時期為什麼有這麼大區別呢?

小編認為原因如下:

第一:秦雖然是周朝原來西部的小國,但畢竟關中是周朝數百年所在地,現在它繼承了周朝的使命,在名分上和東部六國是沒有區別的。中國古代的東夷、西戎、北狄、南蠻說法,位於西部的秦國並不屬於戎。

第二:漢族正處於形成期,還沒有最終定型,最終定型是在漢朝之後,漢族的稱謂就和漢族有關,民眾中還有原始蒙昧的遺存,也可以說漢人和胡人並沒有那麼大的差異,大家都比較落後。

第三:秦國雖然對三晉人才大開吸納之門,但從地理上說這塊區域包括汾河流域、河洛地區以及河北地區是連續的平原交接處,歷史上交流和往來都比較多,關係比較密切。而契丹剛剛取得「燕雲十六州」,對於漢人來說是很陌生的,並且是天然不同的,因此它雖然重用像韓延徽這樣的漢臣,但不為主流價值觀接受。它又距離當時的中原(人才中心)有一定距離,交流也不方便、密切。

不過歷史是不以人的主觀意識為轉移的。無論是秦國還是契丹,都充當了最終統一者的角色。現在看來,當初的分別也許顯得有點不太自信了,任何力量都會被我中華文明同化,要麼就滾蛋。客觀上,契丹也好,女真也好,都成了中華文明的傳播者。

《天龍八部》里的大英雄喬峰,因為身世問題引出來那麼多的愛恨情仇,就反映了宋遼對峙時人們已經普遍的身份認同問題。可以想像如果喬峰生在戰國時期,就沒有那麼大出身的負擔了。蕭峰和阿朱,大時代的愛情就是那麼曲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國 的精彩文章:

日式戰國題材手游《信長之野望:大志》上架IOS端
王朝歷史(九)戰國七雄稱王順序梳理

TAG:戰國 |